1 / 37
文档名称:

早期教育.ppt

格式:ppt   大小:496KB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早期教育.ppt

上传人:yzhlya 2017/8/29 文件大小:49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早期教育.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早期教育
康复医学科
早期教育定义
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用于发育偏离正常或可能偏离正常的小儿,通过这种措施使其发育水平提高或赶上正常儿童
早期教育理论基础
皮亚杰婴儿认知发展理论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蒙台梭利的敏感期理论
皮亚杰婴儿认知发展的理论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是20世纪最具广泛而持久影响的心理学理论之一。
皮亚杰是20世纪最有影响和贡献最大的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他生于瑞士纳沙特尔,聪明早慧,22岁便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1921年皮亚杰到日内瓦大学任职,正式开始了对儿童心理特别是儿童的思维、智力和认知发展的系统研究工作。在此后的50多年里,他先后发表专著百余卷,论文多篇。1955年,皮亚杰在日内瓦创立,直至去世。
(1)发生认识论(ic Epistemology)
皮亚杰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既是感知的源泉又是思维的基础。
主体为认识客体必须对客体施加动作,在动作的过程中主体或者客体发生相互改变、相互适应。他认为,这种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适应是智慧的本质,而适应的本质则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Equilibrium)。他把适应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同化,二是顺应。
同化:主体通过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例如,从用杯子喝水到用碗喝水
顺应:改变主体本身的动作或认知结构以适应客观变化。
例如,从吸奶嘴到用杯子喝水,婴儿采用新的动作,以适应环境。
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如果机体和环境失去平衡,就需要采用同化或者顺应的方式重建机体与环境的平衡。这种不断的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就是适应的过程,也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和原因。
(2)认知发展阶段阶段理论
皮亚杰把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 ~ 7岁)、具体运算阶段(7 ~ 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 成年)。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可以完整地归纳为以下几个要点:
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是连续性,但又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它决定着该阶段的主要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具体到每一个儿童的发展,阶段则可以提前或推迟,但阶段的先后次序不变。
③各阶段的出现,从低到高有一定秩序,不能逾越,也不能增长,更不能互换;每一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前一阶段的结构是构成后一阶段结构的基础,但前后两个阶段有着质的差别。
④在心理发展过程中,两个阶段之间不是截然划分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水平上分化的形式和内容,会在更高的水平上得到重构、改组或综合
(3)感知运动阶段(0~2岁)
本阶段是婴儿感知觉、注意、记忆、学习、思维和言语等初步发生发展的时期,也即儿童智力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主要通过身体运动引发各感官产生对事物的认知。
(4)前运算阶段与自我中心化现象
2岁以后,婴儿进入了前运算阶段。这是感知运动智力向概念性智力发展的一个中间性过渡阶段。由于这一时期婴幼儿还不能进行逻辑运算,故称为“前运算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