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关于反气旋(高压)的若干问题解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4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反气旋(高压)的若干问题解析.docx

上传人:科技星球 2022/12/1 文件大小: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反气旋(高压)的若干问题解析.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关于反气旋(高压)的若干问题解析 】是由【科技星球】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关于反气旋(高压)的若干问题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关于反气旋(高压)的若干问题解析
 
 
许长玲
有关反气旋的知识多年来一直是各类考试命题的关注点。我国多种天气都与反气旋活动密切相关。高中地理鲁教版“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节关于反气旋有少量的文字介绍,关于反气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知识窗有简单的说明。考纲对这
部分内容要求不是太高,但考试命题者却常在书本知识上不断地发掘延伸,加深了难度和广度。在这种情况下仅靠书本上呈现的内容就显得不足,这就迫使教师需要更全面地了解反气旋。我根据自己对反气旋的理解,结合部分资料和典型考题,对反气旋知识进行探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反气旋(高压)的含义
反气旋或高气压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但需要注意的是反气旋与高气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高气压侧重描述气压水平分布,而反气旋侧重描述气流的水平运动。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称为高气压。高气压的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流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在北半球向右偏转成按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旋涡,在南半球向左偏转成按顺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旋涡。高气压的这种环流系统与气旋正好相反,所以称反气旋。(如上图所示)
二、反气旋的结构及天气特征
由于反气旋中心是下沉气流,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不利于云雨的形成。所以,在反气旋控制下的地区多晴朗天气,夏季多炎热干燥,冬季多寒冷干燥,春秋两季多风和日丽。
三、南北半球反气旋气流运动方向判定
课堂上教师常用左右手定则判定反气旋气流运动方向。北半球用右手判定,方法:右手半握,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水平气流辐散方向(顺时针)。南半球用左手判定方法同上。学生做题时常用画梯度力的方法,从风向箭头起点画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若顺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
偏,则为北半球;向左偏则为南半球。在北半球的反气旋图上东侧吹偏北风,西侧吹偏南风;在南半球相反。
四、反气旋的分类
按生成的地理位置分为温带反气旋、副热带反气旋和极地反气旋。按其热力状况可分为:冷性反气旋(冷高压)和暖性反气旋(暖高压)。冷性反气旋多出現在中高纬的大陆地区,如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暖性反气旋多出现在副热带地区,如影响我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不同类型的反气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五、温带冷性反气旋(冷高压)与我国的寒潮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温带冷性反气旋(冷高压),它向偏东方向移动可引起大规模的冷空气活动,导致所经地区形成大风降温天气。受其影响,我国冬半年全国性寒潮平均每年有3—4次。每年的3—4月是寒潮活动最频繁的季节,11月次之。全国性的寒潮一般于9月下旬开始活动,一直到次年5月才结束。每一次寒潮从爆发到结束(移出中国)约需3—4天。
六、副热带暖性反气旋(副热带高压)与我国的降水
副热带高压是一个常年存在、稳定少动、极其深厚的暖性高压。对我国天气、气候有重要影响的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通常降雨带位于副高脊线以北约5—8个纬度。每年2—4月,副高脊线稳定在北纬18°—20°之间,我国华南地区出现连续低温阴雨天气。6月中、下旬副高脊线迅速北跳越过20°N,并稳定在北纬20°~25°之间,长江中下游和日本南部一带形成梅雨天气。7月上、中旬,副高脊线再次北跳,摆动在北纬25°~30°,黄河下游地区进入雨
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结束,进入盛夏,处于高压脊控制,脊上强烈的下沉气流使低层水汽难以成云致雨,天气变得炎热少雨,形成伏旱;7月末至8月初,副高脊线跨越北纬30°,到达一年中最北位置,雨带也北移至华北、东北地带。8月底或9月初,高压脊线开始向南回跳,雨带也自北南移。10月以后,高压脊线退至北纬20°以南,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结束。因此西太平洋副高的位置和强弱进退直接影响着我国雨带的分布。当其活动出现异常时,常常造成我国较大范围的旱涝灾害。若副高势力较弱,位置持续偏南,雨带就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造成南涝北旱,相反若副高势力较强,季节性北跃时间提前,位置较常年偏北,江淮地区就会出现空梅,发生干旱,而北方地区就容易出现洪涝灾害。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