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家庭护理干预预防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尿路感染效果.docx

格式:docx   大小:44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家庭护理干预预防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尿路感染效果.docx

上传人:科技星球 2022/12/1 文件大小: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家庭护理干预预防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尿路感染效果.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家庭护理干预预防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尿路感染效果 】是由【科技星球】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家庭护理干预预防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尿路感染效果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家庭护理干预预防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尿路感染效果
 
 
金玮清+邱健
摘要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尿路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2015年6月—12月选择脑卒中后遗症患者50例及家庭护理人员50名,分为干预组25对(患者25例和护理人员25名),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25对,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及家庭护理人员6个月内预防尿路感染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干预组尿路感染率为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P<)。干预组家庭护理人员预防尿路感染相关知识得分为(±)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并有效预防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在家庭护理中尿路感染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Key脑卒中后遗症家庭护理尿路感染
::A:1006-1533(2016)22-0035-03
Effectoffamilynursinginterventiononthepreventionofurinarytractinfectioninpatientswithstrokesequelae
JINWeiqing,QIUJian(HongqiaoCommunityHealthServiceCenterofChangningDistrict,Shanghai200051,China)
ABSTRACTObjective::FromJunetoDec2015,50patientswithcerebralapoplexysequelaand50familycaregiverswereselectedanddividedintoaninterventiongroup(25patientsand25caregivers):Therateofurinarytractinfectionintheinterventiongroupwas4%,which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32%(P<).Thescoreofthepreventionofurinarytract
infectionrelatedknowledgeofthecaregiversintheinterventiongroupwas(±),which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andthe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hadthestatisticalsignificance(P<).Conclusion:Targetednursinginterventioncanimprovethedegreeofthepatientshealtheducationknowledgemastered,.
KEYWORDSstroke;sequel;homecare;urinarytractinfection
尿路感染是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容易发生的疾病[1-2],据报道,尿路感染的复发与个人饮食、情绪和卫生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3-5],因此护理工作是关键。为了更系统化的了解并掌握社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尿路感染预防措施,本文对辖区内中山、虹桥2个团队管理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及家庭护理者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2015年6月—12月选择辖区内中山和虹桥2个团队脑卒中后遗症患者50例及家庭护理人员50名,患者均有诊断明确的急性脑卒中病史,发病半年以上病情稳定后留有肢体偏瘫、咳嗽或不同程度的吞咽反射障碍,所有患者均未留置导尿。将中山团队作为干预组,虹桥团队为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家庭护理人员25名。干预组中,患者男8例,女17例,年龄60~72岁,平均
(±)岁。对照组中患者男9例,女16例;年龄61~74岁,平均(±)岁。两组家庭护理人员文化程度均为小学及以上,能理解护理相关知识及技能,能承担护理患者半年及以上。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社区护士每月家庭访视2次,为家庭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知识宣教及技能指导。每季度开展1次小组活动,交流体会、答疑等。具体护理指导内容如下:①尽量避免使用尿路器械和插管。②坚持让患者大量饮水,每天饮水量达1500ml以上,2~3h排尿1次,以避免细菌在尿道繁殖。③尿失禁护理。尿失禁患者应垫以尿布,及时更换。男性患者可选择尿套,将尿液引流至尿袋。床单应保持清洁、干燥、无异味,及时更换。④注意个人卫生。患者避免穿过紧的衣裤,内裤要选择棉制品,并每天换洗。嘱患者不要憋尿,憋尿时常会引发感染,造成尿道感染复发。每晚临睡前,排空膀胱。应每日清洗***1次,清洗时避免在会阴区用刺激性肥皂、泡沫剂、粉沫剂和喷剂等。禁用坐浴、盆浴,以免引起逆行感染。⑤盆底肌肉训练。进行收缩会阴及肛门周围肌肉训练(提肛运动),每次收缩维持10s,10次为1组,每天进行3组。⑥膀胱肌肉训练。鼓励患者尽可能长时间的保留尿液,待不能控制时再排尿。每次应将尿液用力排尽,2次排尿间隔以大于1h为宜。⑦指导患者正确用药,严格掌握药物服用的剂量和时间,以保证疗效。⑧饮食指导。给予足够热量、维生素和易消化的食物,尤其维生素C能提高尿液的酸度,使各种诱发尿道感染的细菌不易生存。⑨心理护
理。即护理人员对患者要关怀体贴,根据不同情况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影响治疗的心理因素,使之积极配合治疗。
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和两组家庭护理人员6个月内预防尿路感染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其中理论知识50分(自制问卷调查),技能(会阴护理、尿套、尿布使用方法)50分,总分100分,总分越高则知晓率越高。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
2结果

干预前,两组护理人员预防尿路感染相关知识掌握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干预后,干预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表1)。

干预组发生尿路感染1例,感染率为4%,对照组发生尿路感染8例,感染率为32%,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惯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脑卒中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患病后致残率之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因此,对患者应尽早介入康复护理,以降低患者的残障程度,使其最大限度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从而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在康复过程中,如何发挥患者及其家属的作用、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在家庭护理中存在的诸多风险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在社区,也有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的护理指导,但缺乏系统、全面的预防尿路感染的指导和社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尿路感染发病率的调查研究。

尿路感染是由细菌(极少数可由真菌、原虫、病毒)直接侵袭所引起的疾病[6-8]。非复杂性尿路感染80%由大肠杆菌引起,10%~15%由葡萄球菌和克雷白杆菌引起,仅2%~5%由变性杆菌所致。而复杂性尿路感染的细菌谱则更广,大肠杆菌仍为主要致病菌,女性因尿道较短,尿道口到肛门口的距离较近,大肠杆菌很容易侵入尿道造成感染;男性则多因结石、前列腺肥大、神经性膀胱排空不良等造成。卧床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较高,长期留置导尿患者的发生率更高,并易造成条件致病菌感染[9]。对于尿路感染患者,日常护理工作非常重要,如能很好的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尿路感染的治疗有很大的辅助作用,也有利于患者预防其他继发性疾病。

本研究发现,干预组家庭护理者知识掌握情况得分为(±)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分(P<);干预组患者尿路感染率为
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P<),提示针对性的家庭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及其家属的防病意识,指导其养成正确合理的生活****惯,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最终有效预防在家庭护理中尿路感染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Reference
[1][J].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2004,6(3):86-87.
[2][J].医学信息,2011,24(9):223.
[3]石昭,[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6):124-125.
[4]孙雪峰,[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1,21(4):201-202.
[5]孟祥博,刘元标,[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12):1160-1162.
[6]贺彩芳,吴雪洁,杨碎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4):413-414.
[7]潘丽英,汤云,董先娥,[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0):873-876.
[8]杨丽娴,林楚芳,马惜珍,***霉素预防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9):1012-1014.
[9][J].医学信息,2010,10(9):124-125.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