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某三甲医院消毒灭菌连续三年主动监测效果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某三甲医院消毒灭菌连续三年主动监测效果分析.doc

上传人:丰儿 2022/12/1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某三甲医院消毒灭菌连续三年主动监测效果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某三甲医院消毒灭菌连续三年主动监测效果分析 】是由【丰儿】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某三甲医院消毒灭菌连续三年主动监测效果分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某三甲医院消毒灭菌连续三年主动监测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连续三年消毒灭菌的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查找薄弱环节,确保消毒灭菌质量,预防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2018年消毒灭菌及环境卫生学监测资料,分析检测样本合格率及比合格标准分布情况。结果三年共监测物体表面、空气、手指表面、内镜、透析液及透析用水等标本3458份,监测合格标本3419份,%。不合格标本分别为:医务人员手19份,物体表面10份,内镜8份,消毒液2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结论我院消毒灭菌质量总体情况良好,通过监测,反馈,培训,整改,再监测的良性循环,有效的预防控制了院内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消毒灭菌;主动监测;卫生监测;院内感染
中图分类号:R187文献标识码:ADOI:.1006-
文章编号:1006-1959(2019)10-0126-03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environmentalhygienemonitoringresultsofdisinfectionandsterilizationinourhospitalforthreeconsecutiveyears,tofindweaklinks,toensurethequalityofdisinfectionandsterilization,,,3,458specimensofsurface,air,fingersurface,endoscope,dialysateanddialysiswaterweremonitored,and3,419qualifiedspecimensweremonitored,%.Theunqualifiedspecimenswere:19medicalpersonnel,10surfaces,8internallenses,-%,%%,respectively,thedifferencewasnot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feedback,training,rectificationandre-monitoring,effectivepreventionandcontrolofnosocomialinfections.
Keywords:Sterilization;Activemonitoring;Healthmonitoring;Nosocomialinfection
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卫医发[2000]431號)[1]的要求,医院应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其目的是希望能及时发现医院环境中会造成医院感染的隐患,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保证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的重要内容,而医院环境对医院感染的发生有着重要影响,如果医院对环境卫生学监测不够重视会导致医院感染及暴发的发生[2]。研究证实,加强对医院环境卫生学进行监测,可显著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对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3]。现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连续三年重点部门监测效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2018年12月医院感染管理重点部门环境卫生学监测记录,监测科室包括:各个病区ICU、产房、新生儿科等病房,3个中心(消毒供应中心、静配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内镜室(消化内镜室、支气管镜室),其他重点部门手术室、口腔科、血库、导管室等相关科室。、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透析液、透析用水、使用中的消毒液、消毒灭菌的内镜等进行采样。微生物室工作人员进行中和剂的配置,对送检标本进行检测并出具报告。监测均遵照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卫医发[2000]431号)、《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的规定进行标本的采集、处理。

Ⅰ类环境暴露30min、Ⅱ类环境暴露15min、Ⅲ、Ⅳ类环境暴露5min,细菌数量按照层流菌落总数:百级-手术区≤/()、周边区≤;千级-手术区≤≤;重点部门≤4cfu/();普通病区≤4cfu/()定为合格。

、物体表面采用棉拭子涂搽法检测细菌总数:①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菌落总数应≤10cfu/cm2,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菌落总数应≤5cfu/cm2;②物体表面结果判定:Ⅰ、Ⅱ类区域,细菌总数≤5cfu/cm2,Ⅲ、Ⅳ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cm2。
,其细菌含量必须<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為合格。
≤20cfu/每镜,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灭菌后内镜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透析用水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细菌菌落总数必需≤100cfu/ml。
,,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字2检验,其中物表、消毒液三年合格率使用Fisher概率法,检验水准为α=,P<。
2结果
~2018年12月三年共监测物体表面、空气、手指表面、内镜、透析液及透析用水等标本3458份,其中不合格样本39份。统计每年的监测样本合格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P>),见表1。
~2018年各类监测项目中:空气、无菌物品和透析液及透析用水合格率100%。物表、消毒液三年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手指表面三年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P=),内镜三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P=),见表2。
:医务人员手19份,分布于重症ICU、胃肠外科ICU等不同科室;物体表面10份,口腔科操作台,重症ICU治疗车、治疗台,神经外科ICU,呼吸机传感器;内镜8份,重症ICU和呼吸科ICU消毒后支气管镜、消化内镜中心消毒后胃镜;消毒液2份,分别为:呼吸科ICU浸泡压脉带的含***消毒液、静配中心使用中的酒精。
3讨论
,为了解医院环境是否合格以及控制与预防医院感染,定期对各项环境指标进行卫生学监测十分必要[4]。我院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质量进行了主动性监测,%,%,%,三年合格率无统计学差异。监测结果高于同类别的医院监测数据[5],证实我院重点部门总体消毒灭菌工作良好,这也与医务人员高度重视感控工作,各类消毒设备设施完善,2016年起新住院病房大楼的起用对就诊环境的改善相关。但也发现了一些薄弱环节,如:医护人员手指表面、物体表面、消毒液和消毒灭菌后的内镜等存在不合格现象,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监测和管理。
①手卫生是感染控制的基础,做好手卫生,可以降低30%的医院感染[6]。近40年来的多项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手卫生是预防医源性感染的重要手段[7]。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工作较忙,关注点在患者临床诊疗中,对手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并且手卫生相关知识掌握不熟练;②物体表面不合格样本分布于口腔科、重症ICU和神经外科ICU:口腔科和重症ICU均为工作量较大科室,平时工作繁重,擦拭工作台面不及时;神经内科ICU使用呼吸机频繁,呼吸机传感器结构复杂,不能够拆至最小化进行清洗消毒,容易被忽视并造成污染;③消毒和灭菌的内镜监测一直是关注的重点,内镜种类多,结构复杂,清洗消毒一直是一大难点,我院配置内镜的数量无法满足临床需求,使用周转较快,存在清洗消毒流程不规范现象;④在对使用中消毒液的监测中发现,呼吸科ICU浸泡压脉带的含***消毒液不合格,查找原因,含***消毒液使用违反现用现配、24h内使用的原则,存放时间远超过24h。静配中心使用中的酒精不合格原因,是护士操作中时多次重复使用棉签沾取酒精所致。
①通过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将结果反馈给相关科室,共同调查分析原因,提出限期整改措施,对重点科室监测出的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直至合格;②加强培训,组织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学****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手卫生规范》《软式内镜消毒规范》等相关规范,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和防控意识。从而达到监测一反馈一培训-整改一再监测的良好循环;③针对监测中发现的各科室具体问题采取具体措施进行整改。如:重点科室日常工作物表的清洁消毒擦试,落实责任制。神经外科ICU呼吸机传感器清洗消毒制定相应的流程,科内培训并执行。在内镜监测不合格的改进措施中,与医院领导沟通协调,增加内镜基数进行周转,购置清洗机,并与临床工作量相符,并加强对清洗消毒操作人员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专业培训,根据规范制定的流程严格执行,并进行追踪督察。手卫生监测不合格人员按科室进行手卫生的时机、七步洗手法等手卫生相关知识培训,增强手卫生意识,进行复查至合格。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是长期、渐进的过程,我们应注意细节和过程管理,不断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各项干预措施,从而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8]。含***消毒液严格按使用原则执行,进行科室内培训。酒精的使用建立规范使用流程,护士按流程改变行为****惯,规范使用棉签蘸取酒精;加强医院重点部门环境卫生学消毒效果的监测是发现医院感染管理潜在问题的主要渠道之一,做好医院环境和物品消毒与灭菌是控制院内感染的关键[9]。
综上所述,通过对医院的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避免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同时也促进我们不断改进工作方法,采取有效措施,制定新规范和流程,完善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卫医发[2000]431号)[Z].2000-12-6
[2]许海燕,郭莉,[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1):102,106.
[3]白艳玲,隋丽华,翟红岩,[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7,34(3):285-288.
[4]张月红,吴奕征,陆建红,[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33(3):284-285.
[5]茅国峰,梁美春,王清,[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7,33(12):944-947.
[6]马晓,陈小英,[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4):614-617.
[7]刘波,刘松琴,张卫红,[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4,13(6):421-424.
[8]梅卫玲,李杨,傅政,[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4,13(5):296-298.
[9]张羽,[J].中国实用医药,2014(35):245-246.
收稿日期:2019-1-9;修回日期:2019-2-15
编辑/肖婷婷14802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