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雨巷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pdf

格式:pdf   大小:709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雨巷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pdf

上传人:cjc201601 2022/12/2 文件大小:70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雨巷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雨巷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 】是由【cjc20160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雨巷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雨巷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
7雨巷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感受这首诗的音韵美。

3背诵全诗。
2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十六七岁正是情感丰
富,充满幻想的年龄,学生有一定文科基础和诵读能力。:
教师授课过程中要做好诗歌鉴赏的指导和点拨。
3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品味意境美。
难点:探究“丁香姑娘”的象征义。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雨巷
一、导入。细雨如丝的江南,悠长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
纸伞和着雨的叹息,撑出了一个青年诗人在特定时代的哀婉的心曲。
今天就让我们共撑一把心灵之伞走近戴望舒,与诗人一道去领略雨巷
的风景,去追寻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芬芳。
二、作者简介。
:.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州人,现代派象征
主义诗人,文学翻译家。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
震旦大学法文班,1928年发表成名作《雨巷》,1932年参加施蛰存
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领
袖。
《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小说月报》上,引起很大反响,
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
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
月》。
三、现代诗歌朗读要领:
①确定情感基调②确立语速③确定诗句的停顿④确定轻读
重读及音长音短
四、自主学****br/>?
:
?
?
丁香开花在仲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
***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tiāo),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
诗人的青睐。
————美丽高洁冷艳愁怨哀婉
:.
:
:作者为了能营造成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或
者说是景物)?
意象:明确:有6个油纸伞、雨巷、丁香、姑娘、篱墙、我
?她代表了什么?
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使这个
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
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雨巷》是诗人寂寞心
灵的痛苦歌唱,诗人把美好生活虚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诗人明明看
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像梦一样来,又像梦一样地飘逝。
:

(诵读指导:停顿要长,声调要沉,节奏要缓,感情要真
)
2.“我”是个怎样的形象?
提示词语:独自、彷徨、希望、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
是个怀着“希望”的,有美好理想追求的青年形象,但又是孤独、
迷茫的。
我:一个孤独的游子形象,一个理想的追求者。
我,一个孤独忧愁的青年男子,在绵绵雨巷,渴望邂逅一位美丽
的丁香姑
娘,从这一层面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追求?
:.
爱情远大理想人生信念美好事物(丁香姑娘象征)
总结本诗主题:
《雨巷》是诗人伤感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
诗人借“丁香一样的姑娘”表达一种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以及
理想幻灭后的空虚和伤感,从而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也
是当时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共同的复杂内心世界的表
露。
:
1.《雨巷》产生的1927年春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
代。
有人说爱情诗,政治诗。你认为呢?

本诗鲜明地体现了戴望舒早期诗歌的创作特色。
1、它采用了象征手法:丁香一样的姑娘
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理想难以实现
丁香姑娘的飘然离去——理想的幻灭
2、复沓句式的妙用
第三节:“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第四节:“象梦一般地”
“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这些连贯的上下句式,可以说是诗歌内在
的巧妙拉长,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复沓也表现在《雨巷》首
尾两节上,从而使诗歌节奏显得整齐和谐。
:.
3、叠词的运用: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有时
在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徨”,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
如二三节间的“彷徨”,形成了舒缓悠扬的节奏。
4、押ang韵,排比。共七节,每节6行,每行押ang韵2-3次,
一韵到底。如雨巷、悠长、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诗行中反复出现,
使得音节舒缓悠扬,有一种音乐美。
:把《雨巷》这首诗改写成散文(500字)
雨巷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品读诗歌韵律,品味诗歌意象,领悟诗歌意境,体悟诗歌真
情。
2、训练学生对诗歌词语的认识能力和欣赏诗歌的能力。
3、掌握“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
二、教学重点:
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诗歌的艺术性。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创设情境引导分析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
情境导入:课件展现江南小巷暮春景象。
:.
二、介绍作者:(投影作者照片,让学生对作者有初步了解)
戴望舒,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1905年出生于杭州。1929
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
集中。1933年8月出版了《望舒草》,1948年出版了《灾难岁月》,
一生留下了诗篇92首。《雨巷》写于1928年,是诗人前期的代表作,
这是一首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这首诗发表后,戴
望舒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三、初步感知:
1、集体朗读,先熟悉内容,初步体会诗歌的情感基调。
2、学生朗读,师生共同点评,指出其优点与缺点,并总结朗读
本诗歌的要领如语气、语调等。
3、教师范读或播放录音。
指导:本诗歌的基本情感是低沉幽怨,朗读时语速应该缓慢,语
调应该低沉。
四、深入朗读:
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鼓励全班学生采取形式丰富的朗读方式,
读出诗韵诗情。
五、品读意象解真谛:
1、提问:作者为了能表达哀怨忧伤的情感选择了哪些意象来营
造意境?
明确:
油纸伞。这是一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
:.
而是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
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
雨下,平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和撑一伞风雨独立***的形象。把
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
雨巷。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阴沉潮湿,两边是寂静的人家,间
或有人匆匆走过。这一意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象空
间。
丁香。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易
落。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雨巷》中
写“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源于古诗李璟词《浣溪纱》中
的“丁香空结雨中愁。李商隐也有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独
自愁。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雨中的丁香
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
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2、分析“姑娘”的象征含义。
提问:在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重要的一个意象,雨巷、油
纸伞、丁香等意象都是为了表现女子的形象而服务的。那么诗中的“丁
香一样的姑娘”象征着什么?
明确:诗中的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希望逢着一个/丁
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的一个姑娘,但这个姑娘同时又带
着淡淡的忧愁,正如作者所说的“丁香一样的忧愁”她的心境和“我”
的心境有相同的地方,仿佛是“我”的影子。作者希望她能找到出路,
:.
同时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出路,但是连这最后的一点希望也消失了。“消
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而“我”
仍旧彷徨在这雨巷,仍旧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般的/结着愁怨的姑
娘。“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使这
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
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
六、重读诗歌,了解艺术特色:
1、变幻文法结构,经过巧妙组合,实现由散文到诗的转化:《雨
巷》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作者绝妙地切割散文式长句而又浑然天成组成
了现代诗的神形兼备的能力。以第一节为例: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
在悠长悠长又寂寞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
娘。如此排列即成了散文。诗人写诗手段是打破散文的文法结构,诗
歌可以自由切割,原本相对完整的语意组合,以某种诗歌标准做原则。
此诗中诗人遵循的原则是语音,强调语音的节奏和音调,节奏有长短
停顿,诗歌更注重语音的结构。
2、音节特色:运用复沓句式、词的重叠运用形成了舒缓悠扬的
节奏,灵动、变化而富有生命力。
3、押韵:《雨巷》共7节,每节6行,每行押“ang”2到3次,
如雨巷,悠长,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诗行中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
悠长的旋律,这样的音质就同诗人追求的幽深空蒙的意境,凄婉徘徊
情调很好地融合起来。
附:李璟《浣溪纱》全词
:.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碧波三楚暮,接天流。
雨巷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知、体验能力
2、训练学生对诗歌词语的认识能力
3、掌握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
4、掌握诗歌基础知识
教学方法:
1感悟法;
2问题法;
3演绎法。
多媒体手段:
1、录音机;
2、投影仪。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导入课文:
导语设计:我们在前阶段学****了闻一多的《发现》、郭沫若的《太
阳礼赞》。这两首诗歌都属于感情激烈奔放的爱国诗歌。今天我们来
学****一首风格截然不同的诗歌——戴望舒的《雨巷》。
:.
二、介绍作者:(投影作者照片,让学生对作者有初步感知)
戴望舒,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1905年出生于杭州。1929
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
集中。1933年8月出版了《望舒草》,1948年出版了《灾难岁月》,
一生留下了诗篇92首。《雨巷》写于1928年,是诗人前期的代表作,
这是一首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这首诗发表后,戴
望舒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三、初步感知诗歌《雨巷》(朗读此首诗,读完后谈谈对这首的
初步印象)
1、放录音(第一遍)。学生合上书本。静听。放完。
2、放录音(第二遍)。学生同时看书。
3、教师提问:课文读完了,我们感觉到什么了吗?这首持美吗?
是一种什么样的美?
归纳:我们感觉到这首诗很低沉、伤感,充满着愁绪和无奈。我
们被这种感觉控制住了。心里难受吗?想去安慰一下诗人吗?对。有难
受感我们就基本上理解了这首诗,而且我们品质良好,有同情心。这
首诗很美。为什么让人难受的诗也美呢?我们还能举出曾让我们难受
过,但又深深地被它打动过的人、事和作品吗?对。每个人都有这种
体验。不只是让人愉悦的东西才美,让人感伤、感悟的东西有时更具
美的力量。大千世界,美是无限丰富的。
4、刚才,我们谈了我们对这首诗的感觉和体验。我们体验
到了这首诗的低沉、哀怨和无奈。我们也认定了这首诗是美的。那么,
:.
我们的感觉和体验是如何获得的?我们为什么认为它很美呢?我
们已经知道,诗歌是依靠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下面我们来放录音。
大家一边听一边在书上画出你认为是形象的内容。(放录音第三遍)。
5、这首诗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朦胧。整首诗都笼罩在朦胧的意境之中。作者为了能营造
成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或者说是景物)?(结合第1-
4号张投影片)
明确:一共是6个,主要是三个意象(景物)。
第一个是油纸伞。这是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
描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
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因为油纸伞本身就
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
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撑一伞
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
第二个是雨巷。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小学、中
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这是种优美的意境。小巷本来就让人感
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结合
自身住在胡同的经历)第三个是丁香。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
意境都来源于“丁香”两字。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丁
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忧愁,为什么要选用丁香?[明确:
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国古典诗
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雨巷》中写“一个丁香一样
:.
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源于古诗李景词“丁香空结雨中愁(《摊破沙浣
溪沙》)]
(附全诗)全词: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
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碧波三峡望,接
天流
李商隐有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独自愁。***开花在
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白色或
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总之,丁香
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
愁怨和凄美。而且***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
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诗中另外的物象还有篱墙。这个篱墙是
颓圮的,就让人有种哀怨、凄凉的氛围。另外的意象就是“我”和姑
娘。除了6个意象外,其他都是表情绪、动作、物态的词。这些意象
一起构成了全诗迷离飘渺的超然意境。四、分析姑娘的象征含义
在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重要的一个意象,雨巷、油纸伞、丁香等意
象都是为了表现女子的形象而服务的。那么诗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
象征着什么?明确:诗中的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希望
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的一个姑娘,但这个姑
娘同时又带着淡淡的忧愁,正如作者所说的“丁香一样的忧愁”她的
心境和“我”的心境有相同的地方,仿佛是“我”的影子。作者希望
她能找到出路,同时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出路,但是连这最后的一点希
望也消失了。“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
:.
般的眼光”。而“我”仍旧彷徨在这雨巷,仍旧希望飘过一个/丁香
一般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
美、飘渺、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
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
《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把美好生活虚拟成了丁香
般的姑娘。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象梦一样来,又象
梦一样地飘逝。五、艺术特色
,经过巧妙组合,实现由散文到诗的转化。(通
过感受投影中的意境来体会诗歌中的艺术特色)
《雨巷》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作者绝妙地切割散文式长句而又浑然
天成组成了现代诗的神形兼备的能力。以第一节为例: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寞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
愁怨的姑娘,如此排列即成了散文。诗人写诗手段是打破散文的文法
结构,诗歌可以自由切割,原本相对完整的语意组合,以某种诗艺标
准做原则。此诗中诗人遵循的原则是语音,强调语音的节奏和音调,
节奏有长短停顿,诗歌更注重语音的结构。
2.《雨巷》的音节特色
可以说《雨巷》在音韵,节奏方面所达到的神奇效果是这首诗最
为突出的成就。
总体节奏:舒缓悠扬
①诗行的顿数基本为三顿,加上诗歌语言的音质配合,因此读起
来有舒缓悠扬的效果。
:.
②单字顿都设置在诗行的的行首。韵律诗停顿时值需基本一致,
而诗行间停顿稍长,节与节之间停顿更长,《雨巷》单字顿放行首,
一开始就拉长了这个字的韵尾,起着一种强调、舒缓的效果。
③复沓句式的妙用。以第三节为例“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
第四节“象梦一般地”“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等连贯上下句式,可
以说是诗歌内在的巧妙拉长,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使阅读时
有起势—强调—飞跃的递进效果。复沓艺术运用的最好的是戴望舒的
第二本诗集《望舒草》中的代表作《寻梦者》如“梦会开出花来的/
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旱雪
吧”复沓也表现在《雨巷》首尾两节上,从而使诗歌节奏显得整齐和
谐。
④词的重叠运用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有时在
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徨”,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
如二、三节间的“彷徨”。词的重叠把时值相同的顿复沓化了,从而
形成了舒缓悠扬的节奏。《雨巷》在音节运用上又是灵动、变化而富
有生命力的。

《雨巷》共7节,每节6行,每行押“ang”2到3次,如雨巷,
悠长,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诗行中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悠长的旋律,
这样的音质就同诗人追求的幽深空蒙的意境,凄婉徘徊情调很好地融
合起来。这也是音节要舒缓悠扬的原因所在。诗歌的外在形式是要为
诗歌所要表达的意境和内容而服务的。
:.
“ang”的韵尾、用音节的舒缓悠扬来增添幽深空蒙
的意境,而且在修辞上也使用了排比的手法来增添幽深空蒙的意境。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这句是排
比。这几句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用排比手法把丁香姑娘刻画得非常
妩媚,但却带着淡淡的忧愁,表现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但理想又
难以实现的惆怅。同时反复吟咏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营造了一种
幽深空蒙的意境。

《雨巷》在用词上也别具特色,用了大量很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
双音词,如寂寥、愁怨、冷清、太息、凄婉、颓圮,忧愁等借以表达
诗人朦胧而又感伤的诗情。
彷徨、芬芳、惆怅这些双声叠韵词本身就代表着音韵和节奏,把
它们巧妙地放在诗行中,形成了精巧优美,舒缓涌动而又迷蒙空灵的
意境。
(最后通过第四次录音再次感悟诗歌的意境和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