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9
文档名称:

监理现场管理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184KB   页数:5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监理现场管理方案.doc

上传人:cby201601 2017/8/29 文件大小:18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监理现场管理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核建·紫金一品项目监理部






重庆市建永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第一章、项目组织机构及管理规定
第一节、监理单位资质及监理人员资质保证制度
一、监理单位资质是监理单位实力的体现,要保证按有关建设管理部门核定的业务范围承担监理业务。因此,在监理项目部办公室应按规定保存监理单位与监理项目有关的有效资质材料复印件(监理单位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接受有关部门监督检查。
二、现场监理人员,应具备以下资质材料复印件备查:
1、总监理工程师:必须具备中级以上职称,并将职称证书复印件留置现场。
2、现场必须保证专业配套齐全,专业进驻人员不少于建委规定最低数量。
3、进场专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项目组内经培训(或考试注册)的专门人员根据项目规模有见证资格证书的不少于1~2人;有监理员专职培训的不少于2~3人。资格证书应复印留置项目组备查。
第二节、开工令签发制度
一、工程开工令必须由施工单位提供经审批的《上岗许可证》以及有关建设规划的线线、规划建设批文,以及经施工队技术部门签章齐全的开工报告,交监理项目部总监审核。
二、开工报告审批前,监理工程师应认真检查确认以下资料齐全,并报项目部总监。
1、供工程开工的前期施工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三通一平条件具备);
2、有关开工前期审批资料已经齐全;
3、提供施工的设计施工图及有关文件是否齐全,设计院设计资质与承担的项目规模相符,图文签章齐全;
4、业主(资质、范围方法;有关签章齐全)用于项目的工程款项已经到位。
三、项目总监认真审核施工单位资质是否与所承担的工程规模、专业性质一致;若确认施工单位在招投标阶段已进行过资质审核,则可不再审核。
四、当以上审核工作完成后,总监可正式签署开工令,并加盖项目章或总工办技术专用章。
第三节、合同履约制度
一、工程建设监理合同是建设监理委托与受托双方之间明确双方监理范围和内容的,双方权利义务,监理费用计取和支付,违约责任,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的以书面形式确定的法律性依据文件,也是现场监理的直接依据。
二、必须明确按合同确定的“三控制”的监理目标实行控制,行使合同赋予的权利,承担合同明确的义务,尽忠尽履行合同。
三、信守合同,严格按合同中规定的监理人员组织进场,确保进场人员数量和素质。当工作需要发生人员变动,应及时补充相应人员进场充实,并及时与建设单位联系,取得理解。
第四节、监理大纲、规划的编制制度
一、监理大纲编制制度
监理大纲是公司在业主委托监理的过程中为承揽监理业务而编写的监理方案性文件。
1、监理大纲由公司指定的监理工程师部编制,总工办审核。
2、编制依据:监理招标文件、业主提供的工程项目信息。
3、监理大纲内容应包括
(1)公司简介与资质证明文件
(2)工程项目概况
(3)监理总则(监理宗旨、监理范围、监理依据)
(4)监理工作内容(质量、投资、进度目标控制方案;合同管理方案;组织协调方案等)
(5)监理组织的设置和职责
a 、监理组织形式;
b 、总监理工程师和主要监理人同名单、资质与职称证明文件;
c、监理人员职责;
二、监理规划编制制度
监理规划是监理单位接受业主委托并签订工程建设监理合同之后,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主持,根据监理合同,在监理大纲的基础上,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广泛收集工程信息和资料的情况下制定的指导整个项目监理组织开展监理工作的技术组织文件。
1、监理规划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编制,总工办审核。
2、编制依据:监理大纲、监理合同、工程技术资料和工程有关信息。
3、监理规划内容应包括:
(1)工程项目概况;
(2)监理工作依据;
(3)监理工作范围和目标;
(4)监理工作流程、程序及管理制度;
(5)质量、投资、进度控制主要监理措施;
(6)监理组织、人员名单和岗位职责。
第五节、监理实施细则编制要点
一、桩基施工监理实施要点
(一)、施工前的事前监理:
1、研究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桩基结构施工图。
2、审核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
3、检查进场水泥、钢材料质保书、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机械设备数量要保证施工要求。
4、现场地质条件复杂时,应先试桩。
(二)、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理:
1、核查测量放样,桩孔定位及标高。
2、抽查材料质量,看其是否按试验确定的配合比进行配制,随机取样制作度块。
3、开挖过程中不得偏心,开挖全过程应有专职记录,开挖必须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的深度为止。
4、钢筋笼的质量规格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5、灌注混凝土应注意:
(1)每次向桩内灌注混凝土时应尽量多灌,第一次拨管高度应控制在能容纳第二次所需要灌入的混凝土量为限,不宜拨得过高。
(2)拨管速度应均匀,对一般土层不大于1m/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