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第十九次课(第三十七、第三十八学时).docx

格式:docx   大小:2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十九次课(第三十七、第三十八学时).docx

上传人:毒药 Posion 2022/12/3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十九次课(第三十七、第三十八学时).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第十九次课(第三十七、第三十八学时) 】是由【毒药 Posion】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第十九次课(第三十七、第三十八学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十九次课(第三十七、第三十八学时)
第十五章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br/>,
、教学理论。
教学重点:
,适应自然与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历史法
教学时数:2学时
作业:
:要素教育《林哈德与葛笃得》《葛笃得如何教育她的子女》

教学过程:
教育实践的一生
斯泰洛齐出生于瑞士苏黎世一个医生家庭。5岁时,父亲去世。裴斯泰洛齐由母亲和一位忠心耿耿的女佣抚养***。裴斯泰洛齐的祖父是一位乡村牧师,童年在祖父家里生活时,裴斯泰洛齐目睹了18世纪瑞士农民和手工业者生活的艰难,萌生出“长大以后一定要帮助穷人”的愿望。1768年,裴斯泰洛齐创办“新庄”示范农场,帮助农民学****新的耕作技术,以改善农民生活。失败后,裴斯泰洛齐转向教育活动。1774年,裴斯泰洛齐开办“贫儿之家”,先后收容50多名穷孩子。1799年,在斯坦兹组建孤儿院。在孤儿院里,他与80多个孤儿朝夕相伴,每天第一个起床,最后一个睡觉,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时间献给了这批孤儿。1799年-1804年,裴斯泰洛齐在布格多夫的小学任教,后担任校长,并开办
初等学校教师训练班。1805年,学校迁至伊弗东。在伊弗东,裴斯泰洛齐工作20年,把伊弗东办成了当时欧洲的“教育圣地”。裴斯泰洛齐创立的教育理论在欧洲引起教育界内外广泛的注意。许多教育家纷纷到伊弗东参观学****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和福录倍尔也曾到过伊弗东,受到裴斯泰洛齐的启发和教育。裴斯泰洛齐不仅在教育实践领域成就卓著,在教育理论上,也有自己独创性的贡献,著有《林哈德与葛笃德》(1781-1787)、《葛笃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1801)《天鹅之歌》(1826)等。
在裴斯泰洛齐的社会改革思想中,教育是变革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工具。他曾经说过:“穷人为什么总是贫困,是因为他们没有接受过谋生技能教育。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点”。这是他将毕生心血倾注于穷人教育事业的动力。正如他在72岁的生日庆典时所说,他脑海中萦回的始终是“人的教育,整个人民的教育,尤其是穷人的教育”。
第二节教育思想主要观点
一、和谐发展教育思想
和谐发展教育的目的
和谐发展教育的原则:遵循自然大厦与岩石的关系
和谐发展的教育内容:
体育和劳动教育,
德育“”父亲的家——你是培养道德的学校”
智育
。裴斯泰洛齐认为,教学必须寻觅到教学规律。为什么呢?他用一个形象的比喻作了回答。教学和教学规律之间的关系犹如在岩石上建筑大厦。他说:“它很象一座瑰丽的大厦,由不易感觉到的许多小块累积而成,已经在不朽的巨大基石上耸立起来。只要它和基石联为一体,它就会牢固地屹立在上面。但是,如果它和基石的联结稍一破裂,它就会突然倒塌。”按照裴斯泰洛齐的理解,教学应当遵循的规律有5条。其一,将观察分类,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地进行。其二,在学生的心灵中建立起“一切基本上互相关联的事物”的联系。其三,通过教学艺术,使学生近距离地运用不同的感官感觉事物。他认为,物质距离的远近,“对学生决定诸如肯定的判断、行为、责任,甚至美德等,都有巨大的作
用。”其四,借助自然规律,使彼此不同的教学活动成为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就象大自然那样,“为达到她的目的把一些外表上千差万别的材料要素联结到一起。”其五,充分运用教学艺术的丰富魅力和多样化特点。
。在裴斯泰洛齐看来,知识的第一个来源是大自然本身。大自然为我们人类提供了“一切作用于我们感官的事物”。人类的心智才有可能“从模糊的感觉印象上升到清晰的概念。”基于此,裴斯泰洛齐提出了一些感觉事物的原理,如:学会辨别事物的主要特性,尽可能获得完整的感觉印象,尽可能对众多事物进行本质、综合的和广泛的观察,观察应当循序渐进由简入繁,尽可能运用感官以获得有关事物的精确的知识等。知识的第二个来源是与人的感觉印象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好奇心”的刺激可以“进行学****和认识。”裴斯泰洛齐认为,感知能力是人的自然本性。人可以“通过感官感知知识之树的无穷魅力,借此完成任何一项学****从而获得知识。第三个来源是“学****能力与外界的关系。”裴斯泰洛齐认为:“人是受其居住地方限制的。”环境是人的知识的来源,人“只是学****世界一切现实存在事物的自然面貌。”人所生活的环境决定了人的学****知识的方法和知识量的多寡。“两个方面绝对成正比。”
二、论教育心理学化
强调教育心理学化是裴斯泰洛齐这本教育著作的重要理论贡献。包含3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教育为什么要心理学化?裴斯泰洛齐认为,教学象做其它事情一样必须按普遍的规律才能获得成功。这是他研究教育心理学化的根本原因。他说:“我在寻觅人类智力发展就其真正本性而言所必须服从的那些规律。我认为它们一定跟物质自然的规律一样,并且相信从中能找到一条普遍的心理学化的教学方法的可靠线索。”这个规律他找到了,这就是将人类的教学过程心理学化。
第二层意思,什么是教育心理学化?在裴斯泰洛齐看来,所谓教育心理学化,就是“我们必须十分注意按照符合心理学的方式发展和培养我们的行为能力,也必须十分注意进行心理训练来发展认识能力”。
第三层意思,怎样实现教育心理学化?
其一,教育内容心理学化。为此,他提出了要素教育理论。其二,做到教学过程心理学化。裴斯泰洛齐认为,按照心理学化的要求,教学过程应当循序渐进,在知识学****上,“首先要求紧紧抓住所有知识的起点,从这些起点逐步发展到最终结束,要有最严格的连续性”;在能力训练上,“要从感觉训练慢慢过渡到判断
训练,先要长时间地训练心地,然后才能训练理智。” 其三,教学原则和方法心理学化。裴斯泰洛齐声称,他“确立了一个最高的教学原则,即感觉印象是一切知识的绝对基础,”即直观性原则。为什么把直观性作为教学的最高原则呢?因为在他看来,“所有的知识产生于感觉印象并又可追溯到感觉印象。”其四,教学要考虑儿童年龄特征。裴斯泰洛齐认为,儿童能力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教育教学必须考虑儿童发展的这一阶段性特点。他说:“人的全部教育就是促进自然天性遵循它固有的方式发展的艺术;这一艺术完全依赖于儿童接受的外部印象同他已发展的能力的精确程度之间的关系与和谐。教学给儿童提供的印象还必须有顺序,其开端与全过程必须与儿童能力发展的开端及其进程保持同步。······在一切教学中必须精确地确定哪些部分适用于哪个年龄阶段的儿童,这样,既不耽误那些已经成熟了的儿童,又不致让那些不够成熟的儿童负担过重,造成混乱。”
三、论要素教育。
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理论是建立在其教育心理学化思想基础上的。根据教育心理学化的原理,他认为,小学的教育教学应当从最简单最基本的因素开始,逐渐由简入繁。他说:“最复杂的感觉印象是建立在简单要素的基础上的。你对简单的要素完全弄清楚了,那么,最复杂的感觉印象也就变得简单了”。
。根据要素教育原理,体育最简单的要素是“四肢操练”,表现为打击与搬运、刺戳与投掷、拖拉与旋转、绕圈与摆动等等基本动作。裴斯泰洛齐认为,这些最简单的体力表现形式“虽然自身各不相同,但是或合或分,都蕴涵着一切可能的行动的基础。”。
2。智育的要素。是数目、形状和语言。他说,“使一切通过感觉印象而获得的认识得以清晰的手段,来自数、形和词。”
裴斯泰洛齐认为,儿童在认识事物时,首先会注意三件事:(1)在他面前的对象有多少?有哪几种?(2)它们的外貌、形或轮廓。(3)它们的名称;他如何用一种声音或词来称呼它们。与之相对应的是数目、形状和语言三个要素,或者说,解决这三个问题需要三种基本能力,即计算能力、测量能力和语言能力。裴斯泰洛齐认为,这三个要素也是教学的基本手段,“因为任何对象的外部特征的总和,就是由它的轮廓和它的数目组成的,并通过语言为我们的意识所掌握。”因此他要求:“教导我们人类的教学艺术一定要跟这三种基本能力——、声音、形状、数目的最基本和最简单的成果——联系起来:······一切教学的出发点必
须符合于这样一些形式,即普遍地、和谐地从这三种基本能力的成果出发”,并且通过教学稳定地、不间断地发展这三种基本能力。裴斯泰洛齐还用要素教育的原理研究了小学各科教学的方法,成为现代小学学科教学法的奠基人。按照裴斯泰洛齐的意见,语文教学从发音教学(言语器官的训练)开始,然后进行单词教学(关于单个事物的教学),最后是语言教学(表述熟知的事物及其有关知识);算术应当把数目1作为计算的起点,让儿童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裴斯泰洛齐为初等学校创建的分科教学法,是裴斯泰洛齐的一大贡献。

3。德育的要素。则是儿童对母亲的爱。
儿童爱他人、爱人类的情感是怎样产生的?爱的教育应当从哪里起步?这些是裴斯泰洛齐在这封讨论道德教育的信中力图要解决的问题。
裴斯泰洛齐是从其自身体验中来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的。他发现,在他成年以后,热爱人、信任人、感激人和服从人的情感已经产生。于是,他问自己:“我是怎么会热信任、感激并且服从人的呢?人类的爱、感激和信任等感情是如何在人的本性中产生的呢?”他发现,“它们主要来源于婴儿与其母亲之间的关系。”儿童对他人、对人类的爱是从对母亲的爱开始起步的。儿童对母亲的爱又是怎样产生的呢?按照裴斯泰洛齐的理解,首先,母亲出自本能照料、喂养和保护孩子,她满足孩子需求,使孩子高兴。孩子得到了关怀便感到快乐,爱的情感便在孩子心里萌生。其次,孩子惊奇恐惧时,母亲把他紧紧地搂在怀里,爱抚他,转移他的注意力,孩子便不再恐惧,信任的情感便在孩子心里萌生。第三,当孩子渴了、饿了的时候,母亲就赶忙来到摇篮边,孩子得到了满足。于是,在儿童的心里,“母亲和满足完全是一回事。他感激了。”就这样,“爱、信任、感激的萌芽很快成长起来,孩子分辨得出母亲的脚步声,看见她的身影就微笑。他爱那些像她母亲的人。在他看来,像她母亲的人都是慈爱的。他笑盈盈地望着母亲的脸,笑盈盈地望着所有人的脸。他爱那些同他母亲亲近的人,拥抱她所拥抱的人,亲吻她所亲吻的人。人类爱的种子,兄弟爱的情感便在他的心里萌发了。”
裴斯泰洛齐告诫人们,儿童对母亲的爱虽然是一种可以自然萌芽的情感,但是如果不注意培育,这种爱也会夭折。随着儿童的成长,各种诱惑会出现在他的面前,这时,儿童对母亲的需要不再象以前那样强烈了。裴斯泰洛齐认为,“只要他不再需要母亲的念头一出现,那种感激、爱和信任的动机便随之消失。”幼儿期萌生的对母亲的情感的道德萌芽就会枯萎。
进而,儿童对他人对人类的爱也会成为无源之水,最终干涸。因此,裴斯泰洛齐大声呼吁:“人类啊!就在儿童对母亲和上帝的信任情感向着具有新意的世界和世界上一切东西的信任情感过渡之际,就在这个岔路口上,你们应该用你们的一切艺术和能力,让爱、感激、信任和服从的情感洁白无暇地保留在儿童身上。”保留和培养儿童对母亲的爱,并不是德育的最终目的,而是爱的教育的起点,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儿童对人类的爱。
四、《葛笃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的影响与意义
《葛笃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是全人类宝贵的教育思想财富。在这本书中,裴斯泰洛齐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为教育学的科学化作出了极为重要的历史贡献。19世纪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如德国的赫尔巴特、福录倍尔、第斯多惠和美国的贺拉斯·曼()都受到了他的影响。他提出的要素教育思想以及关于小学各科教学法的主张推动了许多国家初等教育的发展。在他的教育实践和教学思想影响下,19世纪欧洲出现过“裴斯泰洛齐式学校”和“裴斯泰洛齐运动”。书中提出的许多观点在1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尽管它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缺乏严密的逻辑性,有的概念不够清晰等。
思路及要点
以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践经历引入,让学生学****裴斯泰洛齐献身
教育的精神,并着重掌握他的适应自然与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要素
教育和小学各科教学法等教学理论。
第一节教育实践的一生
一、时代背景


二、教育活动
(1774—1780)
(1780—1798)
(1789—1790)
(1799—1804)
(1804—1825)
第二节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的和谐发展

、智育、体育、劳动教育
二、关于教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