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气体灭火系统规范及标准.docx

格式:docx   大小:289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气体灭火系统规范及标准.docx

上传人:大笑大甜 2022/12/3 文件大小:28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气体灭火系统规范及标准.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气体灭火系统规范及标准 】是由【大笑大甜】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气体灭火系统规范及标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气体灭火系统及部件
GB25972-2010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体灭火系统及组成部件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参数
和型号编制方法、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使用说明书编写要求、
灭火剂充装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七***丙烷(HFC227ea)灭火系统、三***甲烷(HFC23)
灭火系统、惰性气体灭火系统[包括:IG-01(氩气)灭火系统、IG-100
(氮气)灭火系统、IG-55(氩气、氮气)灭火系统、IG-541(氩气、
氮气、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手动操作要求
容器阀应拥有机械应急启动功能,,应吻合以下要
求:
手动操作力不应大于150N;
指拉操作力不应大于50N;
指推操作力不应大于10N;
1
文档
指充装密度为950kg/m3时。
系统发射时间
灭火系统的最大发射时间为:
七***丙烷灭火系统:10s;
三***甲烷灭火系统:10s;
惰性气体灭火系统:60s。
系统组成
内贮压式七***丙烷灭火系统、三***甲烷灭火系统最少应由灭火剂瓶组、驱动气体瓶
组、单向
阀、选择阀(适用于组合分配系统)、驱动装置、集流管、连接收、喷嘴、信号回馈装置、安全泄放装
置、控制盘、检漏装置、低泄高封阀(适用于拥有驱动气体瓶组的系统)、管路管件等部件组成。
惰性气体灭火系统最少应由灭火剂瓶组、驱动气体瓶组(不适用于直接驱动灭火剂
瓶组的系
统)、单向阀、选择阀(适用于组合分配系统)、减压装置、驱动装置、集流管、连接收、喷嘴、信号反
馈装置、安全泄放装置、控制盘、检漏装置、低泄高封阀(适用于拥有驱动气体瓶组的系统)、管路管
件等部件组成。
同一系统各部件应固定牢固、连接可靠,部件安装地址正确,整体布局合理,便于
操作、检
查和维修。
系统中相同功能部件的规格应一致(选择阀、喷嘴除外),各灭火剂储藏容器的容
积、充装密
度或充装压力应一致。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370-2005
文档

为合理设计气体灭火系统,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的
安全,拟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工业和民用建筑中设置的

***丙烷、IG541混杂气体和热气溶胶全淹没灭火系统的设计。
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应依照国家有关目标和政策,做到安全
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必定吻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的要求。
,除应吻合本规范外,还应吻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术语和符号
术语

满足全淹没灭火系统要求的有限关闭空间。

在规定的时间内,向防范区喷放设计规定用量的灭火剂,并使其
均匀地充满整个防范区的灭火系统。

按必然的应用条件进行设计计算,将灭火剂从储蓄装置经由干管
支管输送至喷放组件推行喷放的灭火系统。
-engineeredsystems
按必然的应用条件,将灭火剂储蓄装置和喷放组件等起初设计、
组装成套且拥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灭火系统。

用一套气体灭火剂储蓄装置经过管网的选择分配,保护两个或两
个以上防范区的灭火系统。

在101KPa大气压和规定的温度条件下,扑灭某种火灾所需气体
文档
灭火剂在空气中的最小体积百分比。

在101KPa大气压和规定的温度条件下,扑灭单位容积内某种火灾所需固体热气溶胶发生剂的质量。

有火源引入时,在101KPa大气压和规定的温度条件下,能控制
空气中任意浓度的易燃可燃气体或易燃可燃液体蒸气的燃烧发生所
需的气体灭火剂在空气中的最小体积百分比。

在防范区内保持设计规定的灭火剂浓度,使火灾完好熄灭所需的时间。
泄压口Pressurereliefopening
灭火剂喷放时,防范防范区内压高出赞同压强,泄放压力的张口。
过程中点Counsemiddlepoint
喷放过程中,当灭火剂喷出量为设计用量50%时的系统状态。
无毒性反应浓度(NOAEL浓度)NOAELConcentration
观察不到由灭火剂毒性影响产生生理反应的灭火剂最大浓度。
有毒性反应浓度(LOAEL浓度)LOAELConcentration
能观察到由灭火剂毒性影响产生生理反应的灭火剂最小浓度。
热气溶胶Condensedfireextinguishingaerosol
由固体化学混杂物(热气溶胶发生剂)经化学反应生成的拥有灭
火性质的气溶胶,包括S型热气溶胶、K型热气溶胶和其他型热气溶
胶。
操作与控制
,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其设计应吻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的规定,并应采用矫捷度级别高的火灾探测器。
、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预制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启动方式。
,依照人员安全撤离防范区的需要,应有不大于30s的可控延缓发射;对于平时无人工作的防范区,可设
文档
置为无延缓的发射。
(NOAEL
浓度)的防范区和采用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的防范区,应设手动与
自动控制的变换装置。当人员进入防范区时,应能将灭火系统变换为
手动控制方式;当人员走开时,应能恢复为自动控制方式。防范区内
外应设手动、自动控制状态的显示装置。
。手动控制装置和手动与自动变换装置应设在防范划分别出口的门外便于
操作的地方,。机械应急操作装置应设在储瓶间内或防范划分别出口门外便于操作的地方。
,应包括对张口关闭装置、通风机械和防火阀等设施的联动操作与控制。
,各防范区灭火控制系统的有关信息,应传达给消防控制室。
,应吻合现行国家有关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采用气动力源时,应保证系统操作和控制需要的压力平易量。
,选择阀应在容器阀开启前或同时打开。
安全要求

,应设应急照明与分别指示标志。防范区内应设火灾声报警器,必要时,可增设闪光报警器。防范区的入口处应设火灾声、光报警器和灭火剂喷放指示灯,以及防范区采用的相应气体灭火系统的永久性标志牌。灭火剂喷放指示灯信号,应保持到防范区通风换气后,以手动方式清除。
,并能自行关闭;用于分别的门必定能从防范区内打开。
,地下防范区和无窗或设固定窗扇的地上防范区,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宜设在防范区的下部并应直通室外。
,储瓶间内应设应急照明;储瓶间应有
优异的通风条件,地下储瓶间应设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应设在下部,可经过排风管排出室外。
、配电室等场所的管网、壳体等金属件应设防静电接地。
,不应大于有
文档
毒性反应浓度(LOAEL浓度),该值应吻合本规范附录G的规定。


,装置的反面、
侧面、、器具等。
设有气体灭火系统的场所,宜配置空气呼吸器。
依照公安部宣布的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气溶胶灭火系统第
1部分:热气溶胶灭火装置》(-2004),对S型热气溶胶、K
型热气溶胶和其他型热气溶胶定义以下:
1)S型热气溶胶TypeScondensedfireextinguishingaerosol
由含有***锶[Sr(NO3)2]和***钾(KNO3)复合氧化剂的固
体气溶胶发生剂经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灭火气溶胶。其中复合氧化剂的
组成(按质量百分比)***锶为35%~50%,***钾为10%~20%。
2)K型热气溶胶TypeKcondensedfireextinguishingaerosol
由以***钾为主氧化剂的固体气溶胶发生剂经化学反应所
产生的灭火气溶胶。固体气溶胶发生剂中***钾的含量(按质量百分
比)不小于30%。
3)其他型热气溶胶Othertypescondensedfireextinguishing
aerosol
非K型和S型热气溶胶。
对于热气溶胶灭火系统,其灭火剂采用多元烟***剂混杂制得,从而有别于传统意义的气体灭火剂,特别是在灭火剂的配方选择上,各生产单位相差很大。制造工艺、配方选择不合理等因素均可以致发生严重的产品责任事故。在我国,曾先后发生过热气溶胶产品因误动作惹起火灾、储蓄装置爆炸、喷放后损坏电器设施等多起严重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要损失。因此,必定在科学、慎重的
基础上对热气溶胶灭火技术的生产和应用进行严格的技术、生产和使用管理。多
年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性实验研究,特别是大量的工程实践例证证明:S型热气溶胶灭火系统用于扑救电气火灾后不会造成对电器及电子设施的二次损坏,故可用于扑救电气火灾;K型热气溶胶灭火系统喷放后的产物会对电器和电子设施造成损坏;对于其他型热气溶胶灭火系统,由于目前国内外既无相应的技术标准要求,也没有应用成熟的产品,本着“成熟一项,纳入一项”的基根源则,本《规范》
文档
提出了对K型和其他型热气溶胶灭火系统产品在电气火灾中应用的限制规定。今后,若确有被理论和实践证明不会对电器和电子设施造成二次损坏的其他型热气溶胶产品出现时,本条款可进行有关内容的更正。自然,对于人员密集场所、有
爆炸危险性的场所及有超净要求的场所(如:制药、芯片加工等处),不应使用热气溶胶产品。
文档
操作与控制
化学合成类灭火剂在火场的分解产物是比很多的,对人员
和设施都有危害。比方七***丙烷,据美国Robin的试验报告,七***丙
烷接触的燃烧表面积加大,分解产物会随之增加,表面积增加
1倍,
分解产物会增加2倍。为此,从减少分解产物的角度,缩短火灾的预燃时间,也是很有必要的。对通讯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等防范区来说,要求其设置的探测器在火灾规模不小大1kw的水平就应该响应。
别的,从减少火灾损失,限制表面火灾向深位火灾发展,和限制易燃液体火灾的爆炸危险,也都认定它是特别必要的。
故本《规范》规定,应配置高矫捷度的火灾探测器,做到提早地探明火灾,提早地灭火。探测器矫捷度等级应依照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有关技术规定。
感温探测器的矫捷度应为一级;感烟探测器等其他种类的火灾探测器,应依照防范区内的火灾燃烧情况,结合详尽产品的特点,选择响应时间最短、最矫捷的火灾探测器。
对于平时无人工作的防范区,延缓发射的延时设置可为
0s。这里所说的平时无人工作防范区,对于本灭火系统平时的保护对
象来说,可包括:变压器室、开关室、泵房、地下金库、发动机试验
台、电缆桥架(地道)、微波中继站、易燃液体库房和关闭的能源系统
等。
对于有人工作的防范区,一般采用手动控制方式较为安全。
本条中的“自动控制装置应在接到两个独立的火灾信号后
才能启动”,是等同采用了我国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
范》GB50116-98的规定。
文档
但是,采用哪一种火灾探测器组合来供应“两个”独立的火灾信号
则必定依照防范区及被保护对象的详尽情况来选择。比方,对于通讯
机房和计算机房,一般用温控系统保持房间温度在必然范围;当发生
火灾时,开初防范区温度不会迅速高升,感烟探测器会较快感觉。此
类防范区在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和线路设计上,除考虑采用温-烟的两
个独立火灾信号的组合外,更可考虑采用烟-烟的两个独立火灾信号
的组合,而提早灭火控制的启动时间。
应向消防控制室传达的信息包括:火灾信息、灭火动作、
手动与自动变换和系统设施故障等。
安全要求
灭火后,防范区应及时进行通风换气,换气次数可依照防
护区性质考虑。通讯机房、计算机机房可按每小时5次。
排风管不能够与通风循环系统相连。
本条规定,在平时有人的防范区所使用的灭火设计浓度限
制在安全范围以内,是考虑人身安全。
本条的规定,是防范防范区内发生火灾时,较高充压压力
的容器因升温过快而发生危险。同时参照了卤代烷1211、1301预制
灭火系统的设计应用情况。
空气呼吸器不用依照防范区配置,可按建筑物(栋)或灭火
剂储瓶间或楼层酌情配置,宜设两套
文档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查收规范GB50263
1总则
(或简称系统)工程施工及查收要求,保
障气体灭火系统工程质量,拟定本规范。
、扩建、改建工程中设置的气体灭火系
统工程施工及查收、保护管理。
,应坚持程控、完满手段、
增强查收的原则。
、承包合同
文件对施工及质量查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保护管理,除应吻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吻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术语
气体灭火系统gasextinguishingsystems
以气体为主要灭火介质的灭火系统。

灭火剂为惰性气体的气体灭火系统。

灭火剂为卤代烷的气体灭火系统。
-pressurecarbondioxideextinguishingsystems灭火剂在常温下储蓄的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pressurecarbondioxideextinguishingsystems灭火剂在-18℃~-20℃低温下储蓄的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