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武汉理工交通规划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docx

格式:docx   大小:143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武汉理工交通规划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docx

上传人:s1188831 2017/8/30 文件大小:1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武汉理工交通规划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交通规划指导思想
要有战略高度;要有全局观念;体现可持续发展观念;符合经济发展原则
2、交通规划原则
交通运输建设服务于经济发展原则
综合运输协调发展原则
局部服从整体原则
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原则
需要与可能相结合原则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3、交通属性
通常被广义定义为“人、货物、信息”的地点间,并且伴随着人的思维意识的移动,移动本身有价值,移动的结果有价值
4、城市的四大功能(雅典宪章)
工作、休憩、交通、居住
5、交通区划分
定义:在道路交通规划研究过程中,需要将交通源合并成若干小区,这些小区称为交通曲
原则:交通区划分首先应确定划分交通区的区域;交通区划分的多少、大小应视研究目的和交通复杂程度而定;交通区的划分一般不应打破行政区划;交通区内的用地性质,交通特点等应尽量一致
6、OD调查
定义:为了全面了解交通源和交通流,以及交通源的发生规律对人、车、货的移动,从出发到终止过程的全面情况,以及有关人、车、货的基本情况所进行的调查
内容:人的出行、机动车的出行、货流出行od调查
术语:
出行:人、车、货为完成某一目的(如上班、上学、购物等)从起点到讫点的全过程,
出行的基本属性:每次出行有起讫点两个端点‘每次出行有一定的目的;每次出行采取一种或几种交通方式;每次出行必须通过有路名的道路或街巷;步行单程时间5分钟以上或自行车的单程距离400米以上。
小区形心:交通出行端点密度分布的重心位置,即交通区交通出行的中心点,不是该交通区的几何中心
期望线:为连接各交通重心间的直线,是交通之间的最短出行距离,因为反应最短距离而得名,其宽度表示交通区之间出行次数。
主流倾向线:综合倾向线,将若干流向相近的期望线合并汇总而成,目的是简化期望线图,突出交通主要流向
分割核查线:为校核OD调查成果精度而在交通区内部按天然或人工障碍设定的调查线,可设一条或多条,分隔核查线将调查区划分为几个部分,用于实测穿越核查线的各条断面上的交通量。
境界线:包围全部调查区域的一条假想线。境界线上出入口应尽量少,以减少调查工作量
OD表:表示交通区之间出行量的表格。
7、“四阶段预测法”
定义:在居民出行OD调查的基础上,开展现状居民出行模型和未来居民出行预测。其内容包括交通的发生和吸引(第一阶段),交通分布(第二阶段),交通方式划分(第三阶段),交通流分配(第四阶段)。生成—分布—划分—分配
8、土地利用与交通生成
交通与土地利用有着不可分割的互动关系,土地利用是影响交通出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城市土地利用分为十一类: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交通的主要发源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市政公共设施用地、绿地、特殊用地、水域及其他用地
9、出行生成
出行生成包括出行产生和出行吸引。两者的影响因素不同,前者以社会经济特征为主,后者以土地利用形态为主。
交通生成总量的预测方法:原单位法、增长率法、交叉分类法和函数法
10、交叉分类法
交叉分类法( Cross-Classification or Category Analysis)是出行生成预测的另一种可选用的模型,它突出以家庭作为基本单元,用将来的出行发生率求得将来的出行量。
基本思想:把家庭按类型分类,从而求得不同类型家庭的平均出行率。该研究认为小汽车拥有量、家庭规模和家庭收入是决定交通发生量的三个主要因素。
服从的假定:一定时期内出行率是稳定的;家庭规模的变哈很小;收入和车辆的拥有量总是增长的;每种类型的家庭数量相应于该家庭收入、车辆拥有量和家庭结构等资源所导出的数学分布方法来估计。
优点:直观、容易了解;资料有效利用;容易检验与更新;可以适用于各种研究范围
缺点:同一类变量类别等级的确定是凭个人直观,失之可观;每一横向分类的小格中,住户彼此之间的差异性被忽略;因个小格样本数不同,得到的出行率用于预测时,会失去一直的精确性。
11、交通分部预测(计算)
增长系数法:常增长系数法、平均增长系数法、底特律法、福莱特法、福尼斯法
重力模型法
12、交通阻抗分析方法
道路交通阻抗函数:路段行驶时间(交叉口延误)与路段(交叉口)交通负荷之间的函数关系,它是交通网络分析的基础。
BPR 函数:美国联邦公路局路阻函数模型t=1+α(V/C)β
该模型只考虑了机动车交通负荷的影响,使用比较方便,在国内广泛使用于公路交通网络分析,但是由于国内城市道路上,除了机动车的交通负荷外还有非机动车的交通负荷,因此不适用于城市交通网络分析。我国学者试图使用回归路阻函数模型
13、平衡模型
国际上将交通分配方法分为平衡模型和非平衡模型,以wardrop 第一、第二原理作为划分依据。
wardrop第一原理:网络上的交通以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