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冯
国
超
著
近代学术大师王国维说:“一代有一代
之文学。”这是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的一个重要
特色,例如,唐有唐诗,宋有宋词,元则有
元曲。元曲是对元人创作的杂剧和散曲的总
前称,它产生于两宋,兴盛于元。元曲这一独
特的文学形式,是当时文学创作的主旋律,
通过当时许多文学家的天才演绎,涌现出大
言量的杰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代表了元代
文学的最高水平。
很多人认为元曲不能同唐诗、宋词相提
并论,特别是作者和优秀作品的数量相对较
少。事实上,元曲同唐诗、宋词相较另有特
色和优越性。其一,元曲是一个多元文化的
产物。元代统治者在入主中原之前曾远征
中亚、南亚、欧洲,这些地区的文化或多或
少地被带到中国,再加上中国北方契丹文化
和女真文化的影响,因此元代文化乃是一种
多元文化。元曲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体现了
这一特点,和唐诗、宋词相比, 它更表现
出风格多样、异彩纷呈的特色。其二,
杂剧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是唐诗、宋
词无法比拟的,这一文学形式在元
代的成熟光大,是中国文学史的重
大事件。很多优秀的作品,如关汉
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
白朴的《墙头马上》等,都成为中
国古典文学的传世经典,至
今仍在舞台上盛演不衰。由此
可见,将元曲视为与唐诗、宋词鼎足而立的
文学形式,是大多数人认同的。
本着让整个社会共同珍惜、欣赏元曲的
目的,我们出版了这部彩图版《元曲》,作为
《中国古典名著鉴赏》系列丛书的主角之一。
为了让元曲这一优秀文学遗产在新时代焕发
出更璀璨的光彩,我们在曲目编选、版式设
计和以图释曲等方面都力图达到一个新的高
度。关于元曲方面的选本很多,但都有着这
样或那样的欠缺。本书则按精中选精的原
则,共选曲一百二十一篇,其中小令一百零
三支,套数五套,杂剧十三折,力求在最小
的篇幅里反映出元曲的发展概貌和最高水
平。版式设计注重传统文化底蕴和现代设计
手法的有机结合,着眼于本书的鉴赏与收藏
价值。中国自古就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的说法,就散曲而言,同唐诗、宋词并无二
致。因此我们选择同曲意契合的传统名画,
使曲情画意交相辉映。就杂剧而言,本身是
由许多生动情节组成的,我们则选择同其有
关的绘画、文物、人物造型、社会背景图片
等,争取通过多视觉要素的组合,找到一条
回归传统文化的彩色走廊。
骤雨打新荷元好问................. 8
小桃红杨果....................... 9
小桃红杨果...................... 10
小桃红·江岸水灯盍西村.......... 11
目小桃红·杂咏盍西村.............. 12
小桃红·杂咏盍西村.............. 14
阳春曲·春景胡祗.............. 16
沉醉东风·赠妓朱帘秀胡祗...... 17
录平湖乐王恽...................... 18
沉醉东风·重九卢挚.............. 20
蟾宫曲·扬州汪
右丞席上即事卢挚............ 22
蟾宫曲·醉赠乐府朱帘秀卢挚...... 24
山坡羊陈草庵................... 26
四块玉·闲适关汉卿.............. 27
一枝花·赠朱帘秀关汉卿.......... 28
一枝花·杭州景关汉卿............ 30
梧叶儿·别情关汉卿.............. 32
沉醉东风关汉卿.................. 33
大德歌·春关汉卿................ 34
大德歌·夏关汉卿................ 35
关大王独赴单刀会·第四折关汉卿. . 36
殿前欢·懒云窝阿里西瑛.......... 38
阳春曲·知几白朴................ 40
天净沙·春白朴.................. 42
天净沙·夏白朴.................. 44
天净沙·秋白朴.................. 46
天净沙·冬白朴.................. 47
沉醉东风·渔夫白朴.............. 48
庆东原白朴...................... 50
裴少俊墙头马上·第一折白朴...... 51
乔木查·对景白朴................ 52
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第一折白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