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报业“春晚”十二年
新春佳节,一纸飘香。2016年2月8日,农历丙申年正月初一,《河南日报》一年一度的春节特刊新鲜出炉,再一次引起业内同行的关注和广大读者的好评。
这期报纸,也是《河南日报》自2005年改扩版以来,连续推出的第12期春节特刊。12年来,河南日报新闻出版部一批又一批的采编人员,不断开拓思路、推陈出新,逐渐把春节特刊办成了在全省乃至全国都颇具特色和影响力的“拳头产品”,被誉为河南报业的年度“春晚”之作。不少版面获得河南新闻奖等重大奖项,并多次受到中宣部《新闻阅评》及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新闻阅评》的点名表扬。
自2005乙酉鸡年至2016丙申猴年,恰好十二生肖一轮回。抚今追昔,回首这12年来《河南日报?春节特刊》的发展变化,与同行和读者分享其中的甘苦与得失,也是一件颇有意义的事情。
一、春节特刊的诞生与演变
(一)抓住改版契机拉开“春晚”大幕
实际上,在春节期间集中推出一些烘托节庆气氛、反映节日生活的报道,是《河南日报》久已有之的传统,偶尔也会冠以“春节特刊”之名。但当时的这一类报道,首先是缺乏前期的统一策划,往往是根据随机的来稿情况临时做整合处理,编辑意图和主题都不够明确;其次是客观上受传统版式规范与技术手段制约,这一时期的“春节特刊”在版面设计与视觉表达方面,也很难出现大的突破,与平常出版的报纸相比,特刊之
“特”并不突出。
2005年,以《河南日报》正式启动改扩版为契机,当年的春节特刊首次全彩印出版,令人眼前一亮。与此同时,新的模块化版式规范的启用,也让新闻图片的使用突破了以往的限制,视觉冲击力大幅提升。这一年的《河南日报?春节特刊》,虽然仍存在版面创意不够新颖、信息分类略显杂乱等不足,但划时代的报纸形态与报道形式,为后来者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二)突破常规设计面貌焕然一新
经过前一年的探索,2006年的《河南日报?春节特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质变”。这一年,特刊首次分别以一、四版和二、三版通版的全新形式推出,辅以图片、漫画、剪纸、对联等大量视觉元素的使用,形成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编辑有意将领导活动、当日新闻、服务信息、生肖文化等不同类型的稿件分为若干板块,既做到了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又显得杂而不乱、井井有条。
2006年的《河南日报?春节特刊》,以其突破性的创意设计,在全国各级党报的春节报道中独树一帜,引发了媒体同行和读者的广泛好评。中宣部《新闻阅评》也对《河南日报?春节特刊》予以高度评价,认为“《河南日报》呕洒心血,春节版面刻意创新,使人不仅耳目一新,而且深受教益”。
(三)突出新闻策划实现“内外兼修”
2006年之后,随着版面设计水平和技术手段的不断提升,《河南日报?春节特刊》的形式愈加精美;与此同时,特刊的内容也逐渐趋向专题化、深度化,从以往过于强调视觉效果和热闹气氛,迈入
“内外兼修”的境界。这其中,新闻策划功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在春节前一周左右,新闻出版部的编辑人员就在总值班与值班主任的带领下,开始策划特刊选题;选题确定后,即联系采访部门提供相关稿件,同时美编开始设计版式;稿件通常在除夕之前两天左右即可全部到位,开始进入组版程序;版面初步制作完毕后,再经过领导审阅和修改的环节,春节特刊才算大功告成。
通过这套“提前谋划、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