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我国共享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性实证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国共享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性实证研究.doc

上传人:十二官 2022/12/6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国共享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性实证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我国共享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性实证研究 】是由【十二官】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我国共享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性实证研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我国共享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性实证研究
摘要:新时代下实现我国共享发展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梳理国内外文献,结合我国实际,从经济共享、文化包容、生态美好、社会和谐、机会平等、医疗共享和设施共享共七个维度构建适合新时代共享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依据2016年我国31个省份统计数据对共享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发现我国各省份间共享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东部地区共享发展水平明显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而且共享发展各维度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新时代;共享发展;测度评价;空间差异异性
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1673-1573(2019)03-0042-08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共享作为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和归宿,充分体现了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作用。
共享发展能够更好地推進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化当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既要回答发展动力、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布局等问题,更要回答发展为什么人,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的问题,从而系统地把握发展规律。发展成果由谁享有,体现发展价值取向,是发展观中最具根本意义的问题。共享发展理念是把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当今中国实际、时代潮流、群众期盼紧密结合起来的理论创新成果,使我们对发展规律的认识跃升到新境界。共享不是不劳而获,要共享首先共建,要共同奋斗。共享需要每个人的努力与坚持。
现有的研究对共享发展的综合评价较少,而且已有的评价体系不够健全。新时代我国共享发展该如何科学全面地评价,地区间共享发展在空间上将如何分布,目前这些问题亟需解决。基于此,笔者以新时代我国共享发展理念作为分析框架,构建共享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无纲量化处理后采用熵值法对各评价指标体系赋权,利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构建共享发展综合指数。笔者借助2016年我国31个省份相关统计数据对共享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空间布局,从而为新时代我国共享发展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一、文献综述
共享发展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国内,国外虽有研究但覆盖内容较少。笔者从国内外以及共享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对相关研究进行述评。
(一)国外关于共享发展的研究
国外对于共享的研究较少,笔者从经济共享和社会共享的角度进行梳理。从社会共享的角度来看,美国著名学者罗尔斯在其著作《正义论》中提到,每个人最初都不知道自己在社会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为了避免自己进入社会底层,于是人们自然而然就会帮助处于底层的社会群体,这样的心理使他们在考虑自己的利益时,也必然会关心社会底层的利益,从而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公正。他提出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等多方面平等分配。印度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著作《贫困与饥饿——论权利与剥夺》中提到,社会发展真正在于每个人幸福度的提升,而不在于财富总量的提高。
20世纪70年代,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新发展观》中提出“综合的”发展理论,主张发展要以人的潜力、需求和价值的发挥为中心,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安东尼·哈尔、詹姆斯·梅志在《发展的社会维度》中提到,通过对弱势群体贫困(即很少分享到社会福利)的原因进行探索,发现社会权利的缺失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因素。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马歇尔的《公民权与社会阶级》和《福利的权利》中认为,从社会权利的视角,社会成员有权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德尼·古莱认为发展的根本目标在于人类社会的改善,个人福祉的增加,每个人在与他人共享发展成果时才能体会到幸福的延伸感。莫兰认为社会交往中个人与他人的分享可以找到社会归属感,实现善治社会。
从经济共享的角度来看,米尔顿·弗里德曼、罗斯·弗里德曼在《自由选择》中提到,福利国家政府对分配过度干预,机会平等被结果平等所取代,限制人们的经济自由,降低了人们对于工作和储蓄的积极性,最终因经济效率低下而导致更多的不平等。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提到,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集中于少部分人手中而不是大部分人所共有,那么这个社会不合道义,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滕尼斯认为共享是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他认为在共同体中,人们享受和占有共同的财产,而进入社会后,共享易被独占所取代。
(二)国内关于共享发展的研究
国内对于共享发展的研究比较丰富,共享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共享发展理念成为学术界的热点问题,其中林毅夫的《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影响较大,其他学者们从共享发展的内涵、意义等多方面进行研究。赵满华(2016)认为共享发展需要分享机制来部署、动力机制来激励以及兜底机制和保障机制来夯实。陈建东等(2016)在分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基础上,指出以人口城镇化缩小贫富差距,助推共享发展。焦盼盼(2016)分析了共享发展的实践路径。曾盛聪(2016)指出共享发展理念正通过顶层设计与系列制度安排转化成为当代中国政府治理的实践理性与行动遵循。共享发展要求人民要普遍享受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带来的各种福利,特别是通过多种措施、体制机制创新等帮助城乡贫困人口切实脱贫。
渠彦超等(2016)认为共享发展应包括人民主体、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三个方面。人民主体是共享发展的灵魂,公平正义是共享发展的核心,共同富裕是共享发展的最终目标。宫厚英(2016)认为共享发展一般包括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四个方面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赵满华(2016)认为共享发展应包含经济方面的共享发展,民生方面的共享发展和社会方面的共享发展等多个方面。林其屏(2008)认为共享发展的实现必须建立六大机制:其一是收入分配机制;其二是就业优先机制;其三是教育公平机制;其四是社会保障机制;其五是公共服务机制;其六是社会救助机制。魏志奇(2015)认为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实现路径是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罗健(2016)认为共享发展的实现,需要建立理性认同、平等参与、利益协调、制度保障、监督约束等若干机制。
4/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