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0
文档名称: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解读.ppt

格式:ppt   大小:6,166KB   页数:10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解读.ppt

上传人:薄荷牛奶 2017/8/31 文件大小:6.0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解读.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解读
双体系建设企业的指导思想(宗旨):
复杂的程序简单化
简单的工作精细化
不能脱离企业原有的安全管理模式
所有的方法、措施落实到基层、班组
下面,分别对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中一些方法及如何开展两体系工作进行详细的讲解。
风险控制措施的确定
风险评价
危险源的辨识
单元的划分
确定危险源的识别范围
一、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几个概念
成立工作组
(一)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例如,危险化学品罐区、液氨站、煤气炉、木材仓库、制冷装置是风险点;在罐区进行的倒罐作业、防火区域内进行动火作业、高温液态金属的运输过程等也是风险点。风险点有时亦称为风险源。
(二)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组合。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可能性和严重性。
(三)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或有害物质。如运转着的机械、易燃液体、爆炸品、噪声源、粉尘源等。
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
状态,是指不良的物的状态和环境的状态等。
一、几个概念
1、为什么要成立工作小组?
主要是为了以下几个方面:
1、确保可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所需要的资源。注: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门技能、方法、监测工具或仪器、信息系统、技术与财务资源。
2、确保涉及各部门、各岗位安全职责与责任得到落实。
3、确保各团队或小组其他人员履行其职责。
4、确保全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2、工作组都需要那些人参加?
领导层:分管厂长(经理)、车间(科长)负责人、班长
专业层面:安全、生产、技术、工艺、设备、消防等部门的专业人员。
二、成立工作组
所选的各类人员应具备哪些基本能力:
主要负责人应具备熟悉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政策,了解适用的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管控的相关方法或技能;
其他人员应具有熟悉本单位工艺、生产、人员分布及管理现状的,熟悉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掌握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管控的相关方法或技能,对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较熟悉、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组织能力的
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应覆盖:
;
(包括承包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3. 生产场所周边环境的影响;
;
5、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
、材料的变更,或计划的变更;
、过程、装置、机器和(或)设备、操作程序以及人的能力的适应性。
三、确定危险源辨识的范围
评价风险
辨识危险源
划分作业活动
风险分级
策划风险控制措施
评审风险控制措施的适宜性
控制措施实施情况验证
四、策划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步骤
收集资料
确定辨识的方法和范围
为全面识别、系统评价风险及准确管控措施,应收集必要的企业现状信息、相关法律及其他相关信息,可包括:
(1)与企业相关的安全、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
(2)企业平面图及周边环境;
(3)组织架构图;
(4)在用设备清单(特种设备可单列);
(5)安全操作规程、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
(6)外协或外包的类型(如土建、设备大修等);
(7)原材、辅材、过程、最终物料清单;
(8)过去已识别的风险点(危险源)识别清单、重要风险点(危险源)清单,对应的措施(可能在危险源清单中体现);
(9)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文本;
(10)各岗位职责或安全生产责任制;
(11)特种作业人员或需持证上岗人员台账;
(12)行业隐患排查表、专业检查表
(13)安全评价报告;
五、收集相关信息
进行危险源辨识首先要进行单元划分。有的企业也称为作业活动的划分。
比如企业工艺生产线长,大型设备使用较多,可将企业分为生产工艺过程(包含附属设备设施、人员、作业环境等内容)、动力辅助设施(煤气、变配电系统、仓库)和厂区内及周边环境三个模块分别识别。
每个模块可按车间、班组、岗位所管辖的区域,以区域内活动、过程及所包含的设施设备为内容对识别单元再进行细分,形成相对独立的“模块”单元。
六、单元的划分(作业活动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