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局部修订.ppt

格式:ppt   大小:668KB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局部修订.ppt

上传人:我是药仙 2022/12/9 文件大小:66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局部修订.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局部修订 】是由【我是药仙】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局部修订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局部修订
THEGRADUATIONPOWERPOINTTEMPLATE
2021
答辩:
导师:T
(三)关于框架填充墙的布置要求,:框架结构的围护墙和隔墙,应考虑其设置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避免不合理设置而导致主体结构的破坏。
同时,:墙体与主体结构应有可靠的拉结,应能适应主体结构不同方向的层间位移。:填充墙在平面和竖向的布置,宜均匀对称,避免形成薄弱层或短柱。尤其应当注意的是,当填充墙体形成短柱时,应对柱全高加密箍筋。
(背景材料)
围护墙和隔墙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三种:1、上下楼层的墙体数量相差很大,导致上刚下柔,采用普通砖、空心砖的砌体填充墙尤其明显;2、填充墙不到顶,形成短柱剪切破坏;3、填充墙在平面内偏心布置,造成结构抗扭刚度布置失衡。
框架结构中,围护墙和隔墙不合理布置,可能使结构形成刚度和承载力突变的薄弱部位而引起倒塌,这是历次大地震,包括汶川地震的教训。,要求注册建筑师和注册结构工程师严格执行,不要重蹈覆辙。
(四)关于单跨框架结构,:当柱中线与抗震墙中线、梁中线与柱中线之间的偏心距大于柱宽的1/4时,应计入偏心的影响。高层的框架结构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多层框架结构不宜采用单跨框架结构。
单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对于抗震有明显的不利因素。汶川地震表明,即使是低层的单跨结构也明显比同类的多跨结构破坏严重。
(五)限用独立砖柱。独立砖柱对于抗震十分不利,结合一些学校带悬挑的楼面大梁支承于独立砖柱的严重震害,本次局部修订,,要求加强楼屋盖大梁与墙体的连接,特别规定:“7~9度时不得采用独立砖柱。跨度不小于6m的大梁的支承构件应采用组合砌体等加强措施,并满足承载力要求”。这里的“组合砌体”意味着,在支承部位仅仅设置构造柱是不够的,而且需要进行沿楼面大梁平面内、平面外的静力和抗震承载力验算。
加强混凝土楼屋盖大梁等与墙体的连接,对于砌体结构的整体性十分重要。鉴于独立砖柱的抗震能力较差,特别规定7~9度时不得采用独立砖柱,尤其是支承大跨度楼面梁的构件应采用组合砌体等。
(六)配合中小学教学用房按乙类的要求提高设防标准的规定,——“乙类的多层砌体房屋允许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查表,但层数应减少一层且总高度应降低3m”。
,:将普通砌体构件改为约束砌体构件。
三、关于加强楼梯间抗震安全性的要求
在结构抗震设计中,历来把楼梯段作为非抗侧力结构处理。汶川地震中,出现了许多楼梯间破坏导致人员伤亡的事故。为此,本次修订对楼梯间从计算到构造规定了一系列综合抗震措施,力求将楼梯间建成突发事件的应急疏散安全通道:
(一)楼梯间参与结构整体计算分析。:“计算模型的建立、必要的简化计算与处理,应符合结构的实际工作状况;计算中应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
(二)增设楼梯间的构造柱。,要求将楼梯间四角以及楼梯段上下端对应的墙体处设置构造柱。因此,楼梯间将共有不少于8根构造柱,,有助于形成应急疏散安全岛。
(三)加强楼梯间墙体的抗震能力。:“楼梯间的非承重墙体,应采取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或锚固等避免地震时倒塌伤人或砸坏重要设备的措施”。,要求砌体结构楼梯间墙体在休息平台或半高处设置钢筋混凝土带或配筋砖带,以及采取其他加强措施,特别要求加强顶层和出屋面楼梯间的抗震构造——相当于约束砌体的构造要求。
有关背景
此次地震中一个普遍的建筑破坏现象,就是作为逃生通道的楼梯间破坏比较严重,造成了相当的人员伤亡。经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砌体结构中,楼梯间整体性不足,地震中楼梯间的墙体破坏或倒塌造成楼梯段支座失效,进而导致整个楼梯间的破坏;而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则由于支撑效应使梯板承受较大的轴向力,地震时楼梯段处于交替的拉弯和压弯受力状态,当楼梯段的拉应力达到或超过混凝土材料的极限抗拉强度时,就会发生受拉破坏。而楼梯间的平台梁,则由于上下梯段的剪力作用,产生剪切、扭转破坏。同时有些楼梯间钢筋采用冷轧扭钢筋,延性不够,地震作用下钢筋脆断。
: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本条虽作为对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要求而提出,实际上对于多层高层框架结构同样适用。
四、关于抗震结构材料性能和施工要求的调整
(一)限制脆性钢筋的使用。-2019,、:钢筋应满足总延伸率9%的要求,所有钢筋均应符合抗震性能指标,以避免汶川地震中钢筋脆断的破坏。
(二)-2019,。
(三)————构造柱的施工顺序要求,提升为强制性条文,以加强抗震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