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居住区规划原理2011.09.03.ppt

格式:ppt   大小:20,029KB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居住区规划原理2011.09.03.ppt

上传人:yzhluyin1 2017/8/31 文件大小:19.5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居住区规划原理2011.09.03.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居住区规划原理
2011年9月
上节回顾
住宅区规划的演进
第一节:住宅区规划组织形式的演变
第二节:我国50多年来住宅区规划建设回顾
住宅区的意义与组成
第一节:类型、规模、分级、相关设施
第二节:社区
第三节:系统
第二章住宅区规划设计的总体原则
第一节社区发展原则
第二节生态优化原则
第三节共享社区原则
第四节综合效益原则
第五节整体性与多样性原则
社区发展原则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
情感和归属需求
尊重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
社区发展原则
适居性
卫生—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环境卫生,如垃圾收集、转运及处理;二是生理健康卫生,如日照、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噪声与空气污染。
安全—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身安全,如交通安全、防灾减灾和抗灾;二是治安安全,如防盗、防破坏等犯罪防治。
方便—指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程度,如购物、教育、交往、户内户外公共活动、娱乐、出行等,包括各类各项设施的项目设置和布局。
舒适—广义的舒适包含卫生、安全、和方便在内的与物质因素相关的内容,同时还包含居住密度、住房标准、绿地指标、设施标准、设计水平、施工质量以及人性化空间和私密性等。
识别与归属
居住区规划设计应注重场所的营造,使居民对自己的居住环境产生认同感,对自己的居住社区产生归属感。
特征是具有识别性的基本条件之一。在住宅区物质空间环境的识别性方面,可以考虑的要素有:建筑的风格、空间的尺度、绿化的配置、街道的线型、空间的格局、环境的氛围
社区发展原则
文化与活力
富有文化与活力的人文环境是营造文明社区的重要条件,丰富的社区文化、祥和的生活气息、融洽的邻里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尚是富有文化与活力的人文环境的重要内容。
住宅区规划设计应通过有形的设施、无形的机制建立起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参与和肯定,它包含了邻里关系、社区文化、精神文明和居住氛围等内容。
社区发展原则
生态优化原则
住宅区的生态优化原则提出的背景是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在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开发世界委员会报告“人类共同的未来”中阐述为: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损害将来人类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利益的基础上,能够满足现代人需要的发展。
通过积极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充分合理地利用和营造居住区的生态与自然环境,以保护与营造生态为原则,综合规划交通与停车系统、供水排水系统、供热照明和取暖系统、垃圾收集处理系统,改善居住区及其周围的小气候,充分利用自然通风与采光,节约能源、减少污染、营造生态。
共享社区原则
共享:
在住宅区规划设计中在设施选择上注意类型、项目标准和消费费用的大众化,注意设施布局的均衡性和选择性,服务方式和管理机制上注意整体性和直接面对居民。
公众参与:
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社区发展决择,社区后续建设和社区信息交流等社区事务,反映居民享有公平的权益。
综合效益原则
经济效益—资金的投入产出关系
社会效益—居民生活质量
环境效益—居住区的环境质量
合理地利用土地、资金、能源、劳力及材料,用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环境、社会收益、最大限度地提高居住区规划与建设的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