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的几点思考.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的几点思考.doc

上传人:miao19720107 2017/9/1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的几点思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的几点思考

科学合理地管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关系到事业编制的有序管理。XX区共有全额预算事业编制XXXX名,其中教职工专项编制XXXX名,%。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成为机构编制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X、编制标准不合理。现行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是由教育部、财政部和中央编办于XXXX年联合制定的。一方面,XXXX以后开始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后新增的部分学科,对专业教师的需求有所增加,较早制定的教师编制标准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一些周边农村偏远学校生源少,办学规模小,如果要开足开齐课程,按编制标准配备教师则无法保证正常教学。如市十小、XX学校、XX学校、市十八小X所学校共有XXX名学生,而配备了教师XX人,师生比例高达X:XX,与核编标准中依据学生数测算的编制数相比,就出现了
“超编缺人”的现象。再次,受当时教育发展局限性的影响,制定教师编制标准没有充分考虑农村寄宿制学校对生活教师和工勤人员编制的客观需求。
X、人员结构不合理。一是从年龄结构来看,老年教师偏多。XX区中小学教师队伍中老龄化、职业病现象严重。男教师XX岁、%。在这些老教师中,因病无法承担教学工作占XX%,各学校经常有因职业病、身心健康等原因导致部分教师不定期请假,对于人员编制紧缺的中小学,短时间内无人顶岗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老教师出工不出力、有心而无力,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二是从教师来源看,有许多是原企业学校整建制移交过来的,其中有一部分以前是工人身份转教师身份,仅新移交初中学校XXX人中,其中工勤人员XX人,%。XX地区学校还有一部分是代课教师转公办教师身份的。加之中老年教师知识更新较慢,部分以工代干、代课转公办的教师受自身学识的限制,无法有效进行转岗,造成了一方面人员大量积压,一方面个别专业的教师却严重缺乏的结构性缺编现象。三是从所授学科来看,专业学科紧缺。基础学科的专任教师相对偏多,而从事音、体、美、信息技术、英语、科学等专业的教师明显不足。
X、交流渠道不畅通。综合分析,师资队伍几乎是单向流动的。近些年来,许多农村教师想方设法通过调离、考公务员等方式离开农村学校,而这些学校又不得不招收新教师来满足教学工作需要。加之银川等一些城市区学校挖走了部分在职优秀骨干教师,造成一些农村偏远优秀教师严重短缺。这种不合理的流动造成了师资的严重不均衡,且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二、对策及建议
强化对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直接管理
今年XX区在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实施意见》时,教育局提出了“编办管数字,教育管人头”的办法,如果这样的话,编办对教职工外调、离退、调整等情况将难以掌握,全区教职工编制管理将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我们给予了坚决否定的态度。教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必须由机构编制部门实施集中统一管理。一是全区教职工编制余缺调剂按照编制管理“三个一”规定,由区编委负责,编办承办,教育主管部门在调整教职工时,按照“编制审批在先”的原则,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