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河南省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doc

格式:doc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河南省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doc

上传人:3099984911 2015/3/1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河南省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河南省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

(每空1分,共14分)
1.(1分)(2014•河南),我们认识到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考点:
惯性.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根据惯性的定义和惯性定律的内容来作答.
解答:
解:,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不变.
点评:
熟知惯性的概念,深入理解惯性的意义是解释生活中很多与惯性有关的现象的关键.

2.(2分)(2014•河南)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发现吸管被推开,说明吸管带负电.
考点:
摩擦起电的实质.
专题:
电流和电路.
分析:
①不同的物质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有强有弱,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强的夺得电子,因多余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弱的失去电子,,而是电子的转移.
②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
解:①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强的夺得电子,因多余电子带负电,
②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吸管,吸管被推开,说明两者是相互排斥的,所以带的是同种电荷,所以吸管也是带负电的;
故答案为:得到;负.
点评:
.

3.(2分)(2014•河南)如图是一个纸盒、两支笔和四根宽窄不同的橡皮筋制作的“橡皮筋吉他”.拨动a、b、c、d四根橡皮筋, a ,橡皮筋发声的响度不同.
考点:
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专题:
应用题;声现象.
分析: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调的高低和振动的频率有关,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其与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
解答:
解:如图是一个纸盒、两支笔和四根宽窄不同的橡皮筋制作的“橡皮筋吉他”,由于a最细,所以a振动时,频率最大,音调最高;
同时当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橡皮筋,橡皮筋振动的幅度是不同的,故响度是不同的;
故答案为:a;响度;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产生的条件,以及音调的高低、响度的大小的影响因素,是一道基础题.

4.(2分)(2014•河南)如图,把少量碘放入锥形瓶中,,瓶中充满紫色的碘蒸气,,碘蒸气凝华,看到的现象是紫色会逐渐消失,瓶内出现碘固体.
考点: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1)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称为升华,在升华过程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
(2)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在凝华过程需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解答:
解:(1)在烧瓶里放少量的固态碘颗粒,然后把烧瓶放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瓶内出现紫色气体,是因为固态碘直接变成了碘蒸气弥散在瓶内,这说明碘发生了升华现象;
(2)停止加热,紫色会逐渐消失,瓶内出现碘固体,碘蒸气直接变成了固态的碘,这说明碘蒸气发生了凝华现象.
故答案为:升华;紫色会逐渐消失,瓶内出现碘固体.
点评:
掌握六种物态变化,以及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会用物态变化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5.(2分)(2014•河南)在一块有机玻璃板上,安装一个用导线绕成的螺线管,在板面上均匀撒满铁屑,、B点相比, A (填“能”或“不能”)用铜屑代替铁屑显示磁场分布.
考点:
磁场.
专题:
磁现象、电生磁.
分析:
分析图可以看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一样,并且可以看到A点铁屑的分布比B点密集,由此可以确定A点的磁场比B点强;磁体具有吸铁性,所以不能用铜屑代替铁屑.
解答:
解:由图可以看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一样,并且可以看到A点铁屑的分布比B点密集,由此可以确定A点的磁场比B点强;磁体具有吸铁性,所以不能用铜屑代替铁屑.
故答案为:A;不能.
点评:
该题考查学生对于通电螺线管磁场的理解和掌握.

6.(2分)(2014•河南),电阻R的阻值为 20 ,电路中的总电流为 A.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