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评析.doc

格式:doc   大小:6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评析.doc

上传人:wuxilove 2022/12/15 文件大小: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评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评析 】是由【wuxilove】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评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
美国《21世纪外语学****标准》评析本文曾在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北京,2005)上宣读。
——兼谈《全美中小学中文学****目标》的作用与影响
罗青松
一《标准》及其“5C”核心框架
《21世纪外语学****标准》(StandardsforForeignLanguageLearninginthe21stCentury,下简称“标准”)是由美国教育部门以及多个外语教学协会共同研制的国家外语课程标准,于1996年出版,1999年经修订补充再版,并增加了几种语言的学****目标《标准》在核心框架和基本内容之后,附加了汉语、古典语言(拉丁语与希腊语)、法语、俄语、德语、意大利语、日语、葡萄牙语、俄语、西班牙语等语言的学****目标。
。《标准》包含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K-12)外语学****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内容及等级标准。全美中文教师协会(CLTA)和全美中小学中文教师协会(CLASS)参与编制的《全美中小学中文学****目标》(下简称《中文学****目标》)为《标准》的一个组成部分。
《标准》的核心主题是以5个C字母打头的词:Communication(交际),Cultures(文化),Connections(贯连),Comparisons(比较),Communities(社区)。即在语言交际、文化认知、外语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语言文化方面的比较,以及到社区等校内外环境运用语言等5个方面来制定外语教育的培养目标。下面为5C的主要内容。
(Communication)。交流被作为5C的核心项目,“最为重要的目标”。《标准》提出的交际模式包括三个方面:1)人际交流(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要求学生参与对话,提供并获得信息。表达感觉和情感,交流看法。2)理解诠释(InterpretiveCommunication):学生能够理解并阐释/翻译各种话题的书面或口头表达方式。3)表达演示(PresentationalCommunication):能够传达各种话题的信息、概念或观点给听众或读者。
对语言交际能力这样进行划分比传统的听说读写技能划分更真实地体现出语言运用的实际状况:一方面从表达和理解关注交际过程的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两个基本方面;另一方面,将人际沟通作为一个项目,表现出对文化认知、交际策略等因素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的关注。
(Cultures)。进行得体的语言交际,应让学生了解哪些方面的文化知识,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论题。在一个大纲里设立文化目标,首先要对文化的内涵有明确的界定。《标准》的文化目标,首先提出三个方面来认识文化:文化观念(perspectives,包括含义、态度、价值观、观点等),文化****俗(practices,包括社会交往方式)与文化产物(products,包括书籍、食品、工具、法律、音乐、游戏等)。三者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俗和产物都与观念相关,并都体现出社会文化的观念形态。
基于这种对文化内涵及其关系的理解,《标准》的文化目标包含两项标准:1)学生应理解目的文化****俗和文化观念之间关系;2)学生应理解目的文化产物与文化观念之间的关系。前者
强调调文化****俗,后者强调文化产物。《标准》以成功交际所应具备的文化认知为出发点来确定文化目标,两项标准各有侧重,但都从实际社会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如社会****俗及文化产品入手,将其与更为深层的文化观念联系起来,从而达到认知目的文化的目标。这样不仅符合学****者的认知特点,也使得文化及内部的各个层面概念明确,便于教师与教材编写者在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中贯彻体现。
3贯连(Connections)。作为一个系统的教育体制中的外语教学标准,《标准》制订的这
一目标强调外语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也包含两个项目:1)学生通过外语学****加强并扩展其他学科的知识;2)学生利用外语和目的文化知识获取信息并认知不同的观点。《标准》注意外语学****在教育环境中的位置,将外语课程与其他学科的学****联系起来,以此为学生
2
“打开一扇新的信息和体验的大门,它将充实丰富学生的整个的学****和生活体验”。
(Comparisons)。《标准》指出:通过学****语言及其文化背景,学生可以认识语言的本质特点,语言在社会上的交际功能以及语言和文化的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比较中的两个项目分别为比较语言与比较文化:1)通过比较母语和目的语理解语言特点。2)通过比较母语和目的语理解文化概念。比较是认知的基本方式,母语和文化背景是学生认知新的语言的起点,在外语教育中注重通过比较训练能力,是必然的选择,建立起这样的桥梁,无疑是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达到最好的学****效果的方式。
(Communities)。《标准》体现出在运用中学****learningbydoing)的指导思想,要求学生在校内外环境中运用语言。《标准》指出:这一目标不仅是运用语言的问题,还包含运用文化知识,联系其他学科以及进行语言文化的比较等方面的能力。这个项目分为两个标准:1)在学校内外,包括学校社区、国外运用外语;2)把学****外语作为获得个人乐趣和发展的重要方面,成为终身的学****者。前者强调应用型的学****方式,后者则侧重于将语言学****与个人的发展联系起来。
5个C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共同构成外语学****的框架体系。《标准》的子文件之一《德语学****目标》指出:“《标准》用全新的眼光来看待外语学****和教学问题”。这种新的视角与全面的标准,反映了美国外语教育顺应新时代的要求,将外语作为课程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具体的教学规划中,也体现出注重学生的交际能力的培养与综合素质培养的指导思想。从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来看,这种基于交际能力的各个因素设计的宏观目标体系,代表了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方法的发展趋势。
下表是《标准》及《中文学****目标》对5个目标和11项标准的简略表述(表中汉语采用《中文学****目标》对各项标准的表述):
目标goal
1沟通Communication
2文化
Cultures
3贯连Connections
4比较Comparisons
5社区communities
标准
standard


PracticeofCulture

MakingConnection






CulturalComparisons

LifelongLearning

二《标准》的主要特点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以及社会环境对外语教育的需求,出现了一些从新的角度审视语言教学内容、进程与目标的外语教学大纲,如《英国国家外语教学课程大纲》TheNationalCurriculumforEngland:modernforeignlanguages(UK),该大纲的主要教学目标为目的语知识和理解(KnowledgeandUnderstandingofTargetLanguage),语言技能(LanguageSkills),语言学****技能(LanguageLearningSkills)与文化意识(CulturalAwareness)四个方面。
;加拿大地方教育部门制定的汉语教学大纲ChineseLanguageandCultureNine-YearProgram(),该大纲的主要教学目标为应用(Applications),语言能力(LanguageCompetence),世界公民(GlobalCitizenship)和策略(Strategies)四个方面。
等。这些大纲超越了词汇、语法、功能等教学项目设立目标框架的传统,在人际交流、学****策略、文化认知、语言运用能力等更为广泛的层面提出教学目标。这大大拓展了外语教学的内容,使之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整体教育目标的实现的联系更为密切。《标准》可以说是这类新型外语教育理念的一个典型代表。
,构建了一个综合全面的外语教学目标体系
对于交际能力的内涵,一般认为包括语言学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话语能力和策略能力四个方面(&)。在传统的外语教学大纲中,往往主要反映出语言学能力方面的要求,对其他方面则较少涉及。其原因之一是语言项目容易被切分,而其他则很难进行分级(皮特
3
·柯德1983)。但如果只是通过语言项目,或包括一些功能项目来设定一个语言教学的目标体系,则难以全面涵盖交际能力的各项因素。《标准》打破传统的结构大纲或功能大纲的目标定位与分级模式,以培养交际能力为核心,并简洁明了地表述达到的成功交际的标准:“knowhow,when,andwhy,tosaywhattowhom”。在达到这一总体目标的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Whatstudentsshouldknowandbeabletodo)作为主线来设定标准,涵盖交际能力培养进程中对语言认知和语言实践的各项要求。
《标准》将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握教育环境与语言教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关注语言教学理论和与教学实践的联系,重视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语言教学的环境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框架。这一框架涵盖了交际能力的相关因素,又通过教学内容设计,将实现目标的学****进程循序渐进地展现出来——与5C目标配套的7方面教学内容我们将在下面讨论。《标准》虽然没有把语言结构、功能项目作为目标定位,但并没有忽略这些因素,而是将它们融入更加全面的整体框架之中。
5C目标中,“交流”和“文化”是建立新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基本内容;第3C“贯连”则从教育环境、课程体系的角度提出;4C“比较”关注学生的认知角度,5C“社区”则从在社会环境实际运用的角度衡量交际能力的培养。总之,围绕语言交际能力这一中心,各有侧重。《标准》强调这些目标的联系和影响:语言交流,这是第二语言学****的核心;而文化认知,则强调通过学****别的语言,能获得和理解目的语文化的知识,而这又是真正掌握目的语的前提; 学****语言提供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的可能性,通过外语又能够获得其他学科的信息与知识;通过语言和文化的比较,学生可以培养对语言和文化的洞察力,理解世界的多元化;具备这些条件则让学生有可能外语参与国内外的多元化的社团活动。总之,5C框架包括了交际能力的四个方面,比焦点对准语言结构或功能项目的教学大纲更加全面丰富,而与之配套的教学内容则反映出具体交际能力培养过程的方方面面,这是下面要讨论的《标准》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标准》不但构建出一系列新的教学目标,而且通过提出课程相关内容使这些目标具有可行性。《标准》的课程基本内容包括7个方面:语言系统(LanguageSystem),交际策略(CommunicativeStrategies),文化内容(CultureContent),学****策略(LearningStrategies),其他学科的内容(ContentFromOtherSubjects),严谨的思考能力(CriticalThinkingSkills)和技术运用(Technology)等。不难看出,这些课程内容中,除了与5C目标相关的语言交际、文化认知,以及各个学科的关联等方面得到进一步阐述之外,还注重与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相关的方面。
语言系统:在5C目标中,没有直接提出语言系统的项目,但如《标准》指出,一些传统的语言教学项目,如语法、词语、词语连接等,仍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应从表达意义的角度关注语言项目的作用。《标准》在课堂教学基本内容项目中,首先提出语言系统的问题,强调出语言系统这一在教学中最为基本的项目。
文化内容:在5C目标中提出了文化的各个方面;在这里指出,要让学****者学****被说目的语的人如何理解看待他们的本族文化;并指出面对浩如烟海的文化内容,要注重对语言交际起作用和影响的文化因素。
交际策略:要求学生学****运用各种策略填补由于语言文化差异导致的交流隔阂(communicationgaps),具体包括迂回表达,猜测,通过语境推测等。这些都是语言学****中的有效手段。交际策略是交际能力的重要一个方面,但在传统的语言教学大纲中则很少涉及,《标准》给予了充分的关注,指出“学****交际策略,可以使得学生终生受益。”
学****策略:学****策略包括一些具体的学****方法,如预****与复****浏览教学计划,提出疑问得到解释,运用课文内容等方面。
其他学科内容:主张让学生用目的语阅读、讨论、分析一些有趣味、有挑战性的话题和观点,这些话题往往来自其他课程,如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等,不仅可以让学生学****语言,也让学生拓展了知识面。
4
思考能力:严谨的思维能力是在整个教育过程都要注意培养的。《标准》提出,在外语学****过程,学生能学****如何归纳分析问题,如何通过查阅资料获取知识,并在交际活动中运用等。
技术运用:《标准》是顺应时代需求提出的,而技术领域尤其能表现出时代特点,所以《标准》把技术作为教学内容的一个方面,训练学生运用各种计算机辅助手段和媒体新技术的能力。这不仅影响到语言学****的效率,更能够使得交际手段与时代需求接轨。
以上各项内容,尤其是后四项,有的不只是针对外语学****的,也可以运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中。《标准》在陈述其基本原则时,首先强调外语教学是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出这些相关学****内容也反映出这一主导思想。
“外语教学5C目标的实现,与上述7项教学内容是密切相连,它们在整个外语教学过程中,相互依托(陆效用,2002)”。《标准》用一个编织型结构图,形象地展示出二者的关系——5C提出目标,7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则侧重提出达到目标的手段。共同构成完整的外语教育规划。

《标准》没有以语言项目或功能项目为主体的分级描述,但作为一个具有指导作用的语言教学规划,分级是有效引导课堂教学的基础,《标准》在全面构建教学目标的同时,又提出了细致周密的阶段目标。这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提出了在教学内容、测试设计等方面都具备可行性的基本框架。除了5项主要目标之外,《标准》对各项目标分别进行了细致的表述,提出5C的总目标与11项标准。这些标准可以帮助理解各项目标的内涵,同时也突出了各项目标的不同侧面。如“交际”由理解、表达、人际交往等三个模块组成,“文化”则分别在产品文化和****俗文化两个主要方面等。各项标准使得教学目标更加具体,也为在教学设计上全面深入地落实总体目标做了必要的铺垫。
二是提出了4、8、12三个年级的教学进程样本(SampleProgressIndicators)。这些样本是用来帮助老师衡量起教学成果,不是用来测试学生的程度(竹露茜,2000)。虽然三个层次还是比较粗略的划分,但为不同阶段的外语教学提供了参照。《标准》提出的“学生应该知道什么可以用语言做什么”通过这些样本体现出来,又在教学中落实。也因为这是一个比较粗略的阶段标准,运用起来比较灵活;教学进程样本在提出教学参照的同时,又给出一个信息,即在具体教学中有很大的调整空间,应根据学生情况和学制调整。这样的标准在教育环境中既有规范性,又有广泛的适应性。这在配套文件《全美中小学中文学****目标》中强调了这一特点,并以此作为设计教学范例的前提。我们后面还将讨论这一问题。
三是提示出学****方案(LearningScenarios),这些学****方案类似教案,贴近教学实际,聚焦于语言文化,又有不同的侧重点;每个范例都列举出它所对应的目标与子目标。以中文教学的“中国日历”教学示例为例,其目的标准(targetedstandards),,。这样可以进一步让教师充分理解《标准》的理念,把握在具体的教学任务中综合实现《标准》的各项目标的操作方式。

《标准》对各项目标与进程的表述,都体现出对语言教学环境的关注。语言教学环境包括社会环境、教育环境,也包括具体的课堂环境等方面。这些环境因素在《标准》中都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首先,可以说,《标准》的“起点”和“终点”都与社会环境有密切关系;也就是说,在确定目标和落实目标的环节,都可以看到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总体目标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就是根据社会发展对于语言交际能力的需求提出的。而《标准》中的具体目标之一——“社区”,则把语言与社会生活环境紧密联系起来,把学校的学****与终身的学****联系起来。将教学从课堂环境延伸到社会。
其次,《标准》强调语言教育在整体教育中的重要位置。教育环境包括教育制度、课程系统、教学资源、课堂物理环境等因素,也是社会环境的一个特殊部分。《标准》没有孤立地设计外语学****目标框架,而是将外语教学与教育的总体目标结合起来。注重语言学****与其他历史、地理、社会、科学、数学、美术等学科的联系
5
,把其他学科的学****作为运用语言的舞台,获得学****动机的源泉。将语言学****渗透到整个学****进程,这也是《标准》提出的语言教育理念——语言教育是教育系统的核心项目之一。
第三,对于环境的联系也表现在《标准》通过设定目标,将学生的认知视野、认知方式拓展到全球化的大背景中,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化的对比中,既了解获得其他语言文化的认知,也深化对自己本族语言文化的理解。这种认知方式的培养,与全球化大背景对新世纪人才的需求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标准》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各个教学相关因素,并将这些目标与标准构成一个可行的网络。作为外语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具备很强的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它是针对美国所有的外语教学的文献,具有概括性、原则性及全面性;它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具体提示语言教学内容。这需要通过具体语种的大纲来完成,与《标准》配套的9个语种的大纲就是在《标准》核心原则和框架指导下,更为具体地指导语言教学方面的桥梁,《中文学****目标》的意义和作用也在此。
三《中文学****目标》的作用和影响
《标准》包含九种外语的配套文件,分别针对具体语种列出目标与标准,《中文学****目标》就是其中之一。《中文学****目标》基于《标准》的总体框架与基本理念,构建了中文教学的各项目标和标准;并根据中文教学的特点,进行了一些具体项目的设计竹露茜(2000)介绍了《中文学****目标》产生背景、编写过程及基本框架与特点。


作为一个进入美国主流教育体系的纲领性文件,《中文学****目标》首先提出中文教学的几个相关方面:
首先,指出学****中文的重要意义。《中文学****目标》根据中国在国际舞台的角色,美国的对外政策,及经济利益,中国移民在美国社会的影响,中文学****对美国多元化社会的意义,理解中国及其古老的文化传统等各个方面阐述了学****汉语的重要性。
第二,《中文学****目标》回顾了美国的汉语教学的发展过程。汉语仍是《标准》所列举的尚未普遍教学的语种(lesscommonlytaughtlanguages),《中文学****目标》说明中文教学的发展过程,通过各种数据展示出中文教学在美国日益发展的趋势。
第三,概述了汉语的特点。目的语的基本特点是所有外语教学应充分重视的,《中文学****目标》针对英语为母语的学****者,说明汉语在语音系统、语法规则、词汇、汉字书写等方面的基本特点。这种从学****者的角度的***,对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目的语的特点,以及教材编写者确定教材的内容设计的重点,都是很有价值的。
《标准》内容进行调整与拓展
《中文学****目标》对《标准》各项内容的调整和拓展表现在几个方面:
《中文学****目标》对《标准》的目标与各项标准,就中文教学作了具体描述;对《标准》整体框架提示的“教学进程样本”,进行了一些调整与拓展,并列举出中文教学的项目范例。《中文学****目标》的调整除了注重教学中的可行性之外,主要针对中文教学的具体情况以及学****对象的特点,如有家庭背景的华裔子弟比较多,往更高的层级拓展(竹露茜,2000),提出了针对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一些训练项目。这使得《中文学****目标》具有更加广泛的适应性。
《中文学****目标》提出了中文学****方案,由不同学校、不同主题以及侧重点的10套学****方案组成。这些学****方案不仅很好地体现了《标准》的基本教学理念,即通过一些综合的学****任务,达到训练语言交际能力的目标;而且通过一些具体生动的教学示例,展示如何针对目标与标准,设计教学内容和组织课堂教学。
这些教学进程样本以及学****方案不同于教材,它们无法全面表现出阶段目标、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但为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教材编写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可以启发教材编写者从新的角度设计教学内容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7
《中文学****目标》对美国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首先,《中文学****目标》它树立了中文教学的标杆,为课堂教学和教材编写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内容框架和基本等级标准。目前就海外中小学的中文教学现状而言,教学模式上具备丰富性、多样性的特点,但规范性和系统性方面则有待改进。一般来说,由于可参照的标准有限,实际情况又比较复杂,尚未形成针对国家标准的,丰富多样的教材资源库。《中文学****目标》对促进中文教学具有积极意义;也为海外中文教学和教材编写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思路。
第二,它符合中学外语教育的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如前所述,《中文学****目标》提出一些适用于较高水平学生的项目。由于美国是多元文化社会,对教学对象背景多样化的考虑是必要的。《标准》介绍美国外语教育现状时,就涉及有家庭语言文化背景的学生(homebackgroundstudents)。《中文学****目标》注意教学层面的拓展,提出有一定挑战性的练****项目,符合教学对象多样化的特点。这也是一般国外中学外语教育大纲的思路。教学大纲要符合实际,有广泛的适应性才有生命力。
第三,与上一特点联系,这种具有灵活性和拓展性的教学项目设计使得中学课程便于跟大学课程接轨。目前美国中文教育发展迅速,大学预科中文课程和考试项目(APChinese)AdvancedPlacementProgram,ChineseLanguageandCulture
主要参考文献
陆效用(2001)美国21世纪的“5C”外语教育,《外语界》第5期
梁中贤(2002)美国外语教学的改革,《外语界》第2期
马箭飞张旭(2004)大纲分析与设计报告,《中美网络语言教学项目文件汇编》,国家汉办教学处
皮特·科德(1983)《应用语言学导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谢天蔚(2004)《美国大学中文教学与中学衔接问题》,/~txie/papers
张吉生周平(2002)结构型大纲与理念功能性教学大纲,《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
竹露茜(2000)全美中小学中文学****目标大纲,《文教新潮》第5期
&(1986)ApproachesandMethodsinLanguageTeaching,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原文载于《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第1期
将正式启动。中文教学呈现多层级,多样化趋势,搭建大学和中学中文教学之间的阶梯,也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谢天蔚,2004)。《中文学****目标》的拓展思路符合美国中文教学发展形势的需要。
《中文学****目标》的几点思考
作为一个主流外语教育框架下的教学标准,《中文学****目标》具有开创性,为美国及更大范围的同年龄层次的中文教学及教材编写提出了一些新的课题。
我们已经提及,一些较为新型的语言教学大纲,都比较注重全方位地设定教学目标;但另一方面,这些大纲一般仍保留一些结构、功能大纲的传统设计模式。这样,在针对大纲组织教学或编写教材,仍有一些传统的语言、功能项目的选择、组织、排序方式可以参考。而《标准》则在改革传统编写大纲的思路上走得更远,基本上脱离了传统模式。如有的研究者所指出,“《目标》的侧重点在于学****者能够使用汉语做什么事情,而不是以语法和词汇作为出发点,它不关心学****者对语言知识、语言规则或功能数量掌握的最终目的状态,是一份注重学****过程本身的大纲体系……”(马箭飞张旭,2004)这种大纲一方面给教学充分的自由度和创作空间,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针对《标准》及《中文学****目标》进行教学,要求教师和教材编写者在根据各项标准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进一步综合平衡语言系统、功能项目、各项标准的关系,通过合理设计,使得各项目标及标准能够实现。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到《中文教学目标》的特点,它提出的教学进程样本是注重过程的体系,配套的教案都是任务型的教学设计。这样的模式能综合体现出对知识和能力,语言和文化,认知方式和学****策略等方面的要求,贴近交际实际;而另一方面,要使得这些项目具备可行性和有效性,应在知识和技能,语言和文化的教学内容上进行具体规划,应有循序渐进地贯彻到教学中去的总体设计。这是大纲规划与课堂教学接轨的问题,在整个中文教学,乃至外语教学都有普遍性。
就《中文学****目标》本身而言,应在多大程度上导入目的语汉语的语言系统,是一个值得进一步考虑的问题。在《标准》的原则文件中,除了C1交际目标中的交际能力标准之外,还有两个项目提供了较为直接导入目的语系统的空间。一是课程教学内容中的“语言系统”项目,一是目标“对比”中的“语言对比”。对于前者《中文学****目标》说明采用与《标准》一致框架,没有进一步涉及;对后者《中文学****目标》则给予了关注。对语言对比及其教学进程的描述和举例,涉及到一些汉语语音声调,汉字书写,语序,文体等体现汉语特点的方面。这提供给教师与教材编写者一个很好的思路。从进一步完善《中文学****目标》的角度来说,如果能在体现《标准》的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对汉语系统涉及得更为深入全面一些,则可以为中文课堂教学和教材编写,提供更丰富的基准和参照。
以上问题都是从新视角提出教学目标后,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如《中文学****目标》的编写者所指出的那样,
7
“《中文学****目标》的编订完成,是中文教学各界精英人士的合作成果,进而提高了中文教学在美国主流教育体系的地位,但是这还只是一个抛砖引玉的起点……中小学中文教师的师资培训,教学研究,教学资源发展,考试测验的评鉴,以及如何运用新科技使中文学****趣味化等,皆有待继续努力……”(竹露茜,2000)。
四结语
《标准》及其配套文件《中文学****目标》,对中文教学中的指导作用是无庸置疑的,但也应注意到它的使用范围和局限:首先,作为一个规划性文件,各种学****模式、各个学****阶段的语言教学都可以从它的教学理念中受到启发,并参照它的整体框架设计教学;同时也应根据教学环境与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调整、发挥与拓展。如《标准》所指出,它只是作为一个标准,并不是一个限定,提供给各级教育机构、学校、课堂作为参照,实行过程中还要结合具体情况重新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案。第二,由于《标准》及《中文学****目标》的体例与结构方式的影响,提出的一些“教学进展样本”只是举例性的,它只是教学要点的列表;另外,这些例子都是侧重在某个方面的,或语言,或文化,或比较。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整合各个方面的因素来进行教学设计。
大纲制定与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是互相促进的。将《标准》及《中文学****目标》真正贯彻到课堂教学和教材中去,并通过教学实践和理论探讨,不断丰富完善教学标准,还需要一个过程。但通过这个新的目标框架,可以看到中文教学与教材编写的新思路、新方向,这也应该是一个新发展的开端。
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