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论文参考范本一(综述类).doc

格式:doc   大小:278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文参考范本一(综述类).doc

上传人:287865472 2017/9/3 文件大小:27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文参考范本一(综述类).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文参考范本一(综述类)
陕西省小麦产业现状与区域发展探索
摘要: 为了提升陕西省小麦的生产能力,研究了陕西省小麦生产发展的现状、区域特点、生产技术问题,并讨论了发展的思路。结果表明,陕西省小麦必须向生产目标优质化、加工企业管理规范化、主栽品种栽培标准化方向发展;提升陕西省小麦生产能力的重点区域是渭北高原中晚熟冬麦区、关中平原中早熟冬麦区;指出了区域小麦发展的技术关键,为持续增进陕西省小麦生产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思路。
关键词: 陕西省;小麦;生产;区域
小麦是陕西省第一大粮食作物,提升陕西省小麦生产能力是保障陕西粮食安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陕西地处中国内陆,是典型的大陆季风性气候,由于其南北狭长,跨越纬度近8°,由北到南热量和降雨量增加,形成了长城沿线温带半干旱、陕北高原暖温带半干旱、关中平原暖温带半湿润、秦岭山地暖温带湿润和陕南亚热带湿润等5个不同气候区。按照自然条件和传统耕作栽培****惯,陕西省传统小麦产区可分为陕北黄土高原、关中阶地平原和陕南山地(平坝)三大区域组,其中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和关中阶地平原的渭北、关中小麦产区是农业部确定的全国优质小麦种植区[1]。
1陕西省小麦产业发展的现状
,优质小麦发展较快
自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来, ha降到2007年的119万ha,,但小麦总产仍稳定在40亿kg以上。同时,优质小麦生产成为粮食生产中的新亮点。 2003-2007年平均小麦播种面积120万 ha,。同期,陕北黄土高原和关中阶地平原的渭北、关中小麦产区小麦年平均播种面积100万ha左右,总产40亿kg,分别占全省小麦播种面积83%和总产的95%,小麦平均产量3 975 kg/ha,比全省小麦平均产量3 375 kg/ha,高出18%。2007年, ha,占渭北、关中优生区小麦面积的40%左右[2,6]。
,但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陕西省面粉工业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全民所有制向多种所有制并存、以民营和股份制为主的转变,由以分级行政体制、以面粉销区加工布厂向小麦产区加工设厂的转变;由小规模加工企业向中大型企业转变[3]。现在有面粉加工企业50多家,形成了原粮采购、配麦、加工、销售等配套的管理规章制度。陕西省小麦生产十多年来一直不能满足本地市场需求,每年都需要从其他小麦主产区调入以确保产销平衡的态势。据统计,从2003-2007年,,
亿kg,,。2003~,其中小麦累计调进40亿kg[2,6]。
,主栽品种还没有形成规模
陕西省优质小麦种植规模小、管理粗、品种多,同一生产区内,种植分散、管理粗放、良种良法不配套,不能充分发挥品种潜力。农户商品麦生产量小,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商品小麦质量不稳定,供货批次之间质量差异较大,严重影响了用麦企业采购的积极性。从生产层面分析,土壤、生态地区条件的差异,农户分散种植的影响,标准化生产技术程度不够,部分农民重品种、轻管理的现象,加大了商品小麦质量的不稳定。
目前,我国优质小麦仍然采用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模式,一个乡往往种植几个乃至十几个不同的优质小麦品种,优质小麦品种混杂种植,给优质小麦的收购、鉴定、储存以及面粉生产带来很大困难。同一生产区内种植品种过多,商品麦是多个小麦品种在不同管理措施下形成的混合体,难以形成较大数量、质地相同的原粮,不能满足大型粮食加工企业产品质量稳定性的需求[2,5,11]。
,加工、销售有脱节现象
近些年,陕西省各级政府和有关行业部门,在小麦农商结合、优质优价、产业化经营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创造了许多各具特色、可资借鉴的生产经营模式,涌现出了一大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同时出现了许多地方中介组织,促进了小麦产业化经营发展,但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强,这主要是因为陕西省小麦面粉、食品加工企业规模偏小,深加工能力偏弱,市场带动性低。据统计,全省年营业收入超过5千万元的面粉加工企业有8家,能够提供小麦产前规划、产中质量跟踪、产后优质优价进行“订单生产”的企业只有1~2家[2,5]。面粉加工企业全局观念有待提高,仅仅把麦农看成是为其加工小麦原料的提供者,没有为他们切身利益着想的实际行动,伤害了他们的利益。粮食储备部门管理粗放,谷贱伤农的事时有发生,不利于小麦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