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挡土墙施工技术交底
一、基坑开挖
1、挡土墙施工前,应做好截、排水及防渗设施。
2、基坑开挖应分段跳槽进行。
3、采用倾斜基底时,基底标高应按设计控制,不得超挖填补,机械开挖应控制预留10~20cm,用人工进行清基
。
二、砌筑(基础和墙身)
1、砌筑时必须分段两面立杆挂线或样板式挂线,外侧应顺直整齐,逐层收坡,内面线可大致适顺。弯道处的挡土墙要平顺、圆滑、美观。
2、砌筑第一层时,如基底为基岩或混凝土基础,应将其表面加以清洗、湿润,坐浆砌筑。砌筑工作中断后再进行砌筑时,应将砌层表面加以清扫和湿润。
3、砌体应分层错缝,不得有通缝,坐浆砌筑嵌缝料和砂浆应饱满,无空洞,砌筑上层时,不应振动下层。砌体砌筑完成后,应进行勾缝。
4、砌筑工作的分段位置宜在伸缩缝或沉降缝处,各段水平缝应一致。泻水孔坡度应向外,无堵塞现象,应按设计图纸要求设置。
5、伸缩缝与沉降缝内两侧壁应竖直、平齐、无搭叠;缝中防水材料按设计要求施工。
6、当挡土墙基础设置在岩石的横坡上时,应清除表面的风化层,并做台阶基础,台阶的高宽比不得大于2:1,。
7、挡土墙端部伸入路提或嵌入地层部分应与墙体同时砌筑。挡土墙顶应找平抹面或勾缝,其边坡间空隙应用粘土夯实封闭。
三、回填
1、基坑回填应随砌筑分层回填夯实,并在表面预留3%的向外斜坡。
2、当墙身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方可进行回填工作。墙背回填应分层回填压实。~,不宜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适宜用震动夯或冲击夯,并按10-15CM一层进行夯实。
安全技术交底书
材料采购坚持因地制宜、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的原则,进场材料必须有材质证明书、合格证及相关证明,禁止不合格厂品进入施工现场。
(主要是石块)选用质地均匀、坚硬、无裂缝、不宜风化的石料,石面无风化屑、泥迹、污垢,尽量选用较大的石块砌筑,块石应大致方正,无锋楞凸角,顶面及地面应较为平整,其厚度不宜小于20cm,宽度其长度相不小于其厚度,片石应具有两个大致平行的面,其厚度不宜小于15cm,其中一条边长不小于30cm。
,首先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合格的砂料及水泥,砂浆拌制要使用自来水,严禁随地取用水沟内污水。,进场的水泥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复检报告,其安定性、凝结时间、强度等指标必须符合标准规定,才能投入使用。
施工现场是用水泥堆放整齐,袋装水泥堆放高度一般不要超过10包,堆宽以5-10包为限,临时露天堆放应用防雨篷布遮盖。水泥贮存时间一般不超过3个月,对水泥质量有怀疑和没把握时,使用前复查试验,并按试验结果使用。现场所用砂、水泥分开堆放整齐、不准混杂、砂保持清洁,严禁混入泥土。
浆砌石砌筑砂浆必须具有时当的流动性和良好的和易性,以确保砌体灰缝充分填满和压实。
现场检易检验方法为,用手捏成小团,以指缝不出浆,松手后不松散为合格。
砌筑砂浆要定量分批做强度试验,最多100m3 砌体做一组评定砂浆强度试件。当水泥品种、标号或配合比等有变动时,均应另做试件一组,并以此作为衡量砂浆质量的依据。
本工程拟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配合。根据构筑物测量定位桩的位置及构筑物的尺寸,用白灰放出基坑边线,然后进行基坑开挖。土方开挖详见土方开挖施工技术交底。
浆砌石石墙采用交错组砌法,按石料形状挂双线分皮卧砌,第一层石块大面向下平整的一面朝下,上下石块相互错缝,内外搭接,摆铺稳定,分皮叠砌。
浆砌石应用铺浆浆法砌筑,灰缝应饱满,并插捣密实,灰缝一般为20-30mm,铺浆厚度约40-60mm,较大空隙应用碎石块嵌于砂浆中,不允许先填碎石在塞砂浆。浆砌筑块石不得形成水平或纵向通缝,不得有结搓。用块石填腹时,水平填腹宽度不得大于4cm,填腹石的灰缝应彼此错开。砌体表面勾缝采用平缝,勾缝所用砂浆标号不低于砌筑砂浆标号。
1)挡土墙应设置漏水孔,其间距不得大于3m,外斜5%,孔径尺寸不应小于φ100或100*100mm2,上下左右交错成梅花形状布置。泄水孔后应作直径不小于500mm的滤水堆囊,当墙后填料为粘性土或粉质粘土时,沿墙背填筑不小于300mm厚的砂砾石滤水层,最下一排水孔的出口应高出地面或排水沟水面300mm,孔后底部应夯填大于200mm厚的粘土隔水层。
2)基础埋深应符合地基强度和稳定要求,,。基础埋置深度应从坡脚排水沟算起。
3)挡土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