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文档名称:

县域经济和环境保护(修改).ppt

格式:ppt   大小:1,154KB   页数:4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县域经济和环境保护(修改).ppt

上传人:luyinyzhi 2017/9/3 文件大小:1.1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县域经济和环境保护(修改).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县域经济考核和环境保护
黄凤莲

提纲
县域经济的基本信息

我省县域经济考核现状
县域经济环保考核的程序
县域经济环保考核内容
县域经济的基本信息
一、什么叫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即以县的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的经济。
目前比较完整且权威的的定义是: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壮大县域经济”,是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来的。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在新世纪、新形势下,我国国力不断增强,经济篷勃发展,人均超1000美元的形势下提出来的。是在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形势下提出来的。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在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时提出来的。
一是时机成熟。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必然选择。三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二、壮大县域经济的背景
三、壮大县域经济的意义
我国县级行政区划有2861个,县域方千米,%;,% ,如果说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经济是国家经济的支柱,那么县域经济则是国民经济的基石。
壮大县域经济最根本的目的和意义,就是富县、富民、富财政,从而更加强国,实现经济统统筹协调发展。
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迫切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2008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县域经济的情况
在对全国各省市区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分析后得出:有23个省提到了有关县域经济的问题,共提出49处。提及县域经济最多的是广东省,达6处之多。
这充分说明县域经济已经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发展县域经济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业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县域经济与新农村建设
从现实来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点、重点和焦点集中在县域范围,县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战场。
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前提和物质基础。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县域内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县域经济是关键环节。
县域经济与新农村建设
我国县域国土面积广,人口多,经济总量大。县域占据了七成的人口,近六成的经济总量,1/3的市场和1/8的财政收入。
县域和县域经济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又好又快发展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发展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全国社会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大局,其实力和活力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