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郭建惠
简介
1971年,一位瑞典学者和一位荷兰学者分别报道将免疫技术发展为检测体液中微量物质的固相免疫测定方法,称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ELISA 就是将抗原和抗体的免疫反应和酶的催化反应相结合而建立的一种新技术。
该技术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可溶性抗原-抗体系统均可用以检测。
ELISA法是免疫诊断中的一项新技术,现已成功地应用于多种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及非传染病等方面的免疫诊断。也已应用于大分子抗原和小分子抗原的定量测定,根据已经使用的结果,认为ELISA法具有灵敏、特异、简单、快速、稳定及易于自动化操作等特点。不仅适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查,而且由于一天之内可以检查几百甚至上千份标本,因此,也适合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本法不仅可以用来测定抗体,而且也可用于测定体液中的循环抗原,所以也是一种早期诊断的良好方法。
基本原理
先将已知的抗体或抗原结合在某种固相载体上,并保持其免疫活性。
测定时,将待检样本和酶标抗原或抗体按不同步骤与固相载体表面吸附的抗体或抗原发生反应。
用洗涤的方法洗去多余的分离抗原-抗体复合物和游离成分。
然后加入酶的作用底物催化显色,进行定性或定量测定。
反应模式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主要技术类型有双抗体夹心法、间接法、竞争法、捕获法、生物素-亲和素等。
1,双抗体夹心法:
此法常用于检测抗原
它是检测抗原最常用的ELISA,适用于检测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抗原决定簇的多价抗原,而不能用于小分子半抗原的检测。
2,间接法测定抗体
此法常用于测定抗体
将已知抗原连接在固相载体上,待测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再与酶标二抗结合,形成抗原-待测抗体-酶标二抗的复合物,复合物的形成量与待测抗体量成正比,属非竞争性反应类型。
3,竞争法
此法既可用于检测抗原和半抗原的定量测定,也可用于测定抗体
用酶标抗原(抗体)与待测的非标记抗原(抗体)竞争性的与固相载体上的限量抗体(抗原)结合,待测抗原(抗体)多,则形成非标记复合物多,酶标抗原与抗体结合就少,也就是酶标记复合物少,因此,显色程度与待测物含量成反比。
4,捕获法(反向间接法)
主要用于测定血清中某种抗体亚成分
以目前最常用的IgM测定为例,因血清中针对某种抗原的特异性IgM和IgG同时存在,而后者可干扰IgM的测定。因此,先针对IgM的第二抗体连接于固相载体,用以“捕获”样品中所有IgM;洗涤除去IgG等无关物质,然后加入特异性抗原与待测IgM结合;再次加入抗原特异的酶标抗体;最后形成固相二抗-IgM-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加酶底物显色后,即可对待IgM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
5,生物素-亲和素
ABS为亲和素、生物素系统的略语。亲和素与生物素的结合,虽不属免疫反应,但特异性强,亲和力大,两者一经结合就极为稳定。由于1个亲和素分子有4个生物素分子的结合位置,可以连接更多的生物素化的分子,形成一种类似晶格的复合体。因此把亲和素和生物素与ELIS偶联起来,就可大提高ELISA的敏感度。
这种包被法不仅可增加吸附的抗体或抗原量,而且使其结合点充分暴露。另外,在常规ELISA中的酶标抗体也可用生物素化的抗体替代,然后连接亲和素-酶结合物,以放大反应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