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文档名称:

一册五六单元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274KB   页数:4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一册五六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7/9/4 文件大小:27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册五六单元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张婕




11、我多想去看看 12、雨点儿
13、平平搭积木 14、自己去吧
15、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语文园地五
口语交际该怎么办




1、掌握18个字的音、形、义。会认60个生字,认识4个偏旁,一个新笔画。
2、学习借助图画进行阅读,并大声、流利地朗读。
3、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能与人交流,培养良好的习惯。




 
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课文。
难点:通过整体感悟课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他人的思想感情。
 




11、我多想去看看 2课时
12、雨点儿 2课时
13、平平打积木 2课时
14、自己去吧 2课时
15、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2课时
语文园地五 2课时
该怎么办 1课时
复<br、运用所学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积累好词、佳句。
时间:早读、随堂进行。
&#160;
11、我多想去看看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一个偏旁“心”。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注意把长句子读好。
三、教学难点:
利用多种识字方法记忆生字。
四、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五、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图片。
六、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结合图形,理解课文。
教学重点:认识、学习生字。
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批注
一、质疑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
2、老师问: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老师导课。
二、引导学生答题。
1、听老师导读,数一数有几句话?
2、学生分读三句话,老师巡视。
&#160;
学生齐读板书。
&#160;
学生提出想知道的问题。
&#160;
&#160;
学生边听边仔细看书,认真的数课文中的句子。
学生读句子。
&#160;
&#160;
3、老师问:“我是谁,住在哪里?”
三、互动答题。
1、读第一句话,回答问题。
(1)谁听出来了诗歌中妈妈告诉“我”什么,“我”又说了些什么?
(2)一个当“妈妈”,一个当“我”,读读看。等会儿我们来比比,那一对同桌读的最好。

(3)朗读比赛。
四、自主识字,老师抽查。
1、认读词语。
2、结合图片、课件指认:告诉、弯弯的小路、遥远的北京城、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
3、自由练读。
&#160;
&#160;
4、勾画生字,加深印象。
5、小组讨论: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记住这些字的字形?相机学习方字旁,心字底。
学生发挥想象。
&#160;
&#160;
&#160;
&#160;
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回答问题。
&#160;
&#160;
&#160;
同桌互相扮演角色读课文。
学生分小组进行比赛。
&#160;
学生自己指认,练读。
&#160;
&#160;
&#160;
&#160;
&#160;
1、小组开火车比赛。
2、同学挑战,谁最棒?
3、全班齐读。
学生在课文中圈出生字。
&#160;
学生小组进行讨论,相互交流。
&#160;
&#160;
1、个人练读。
五、说话训练。
出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六、写字指导。
1、观察“广、升”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特别注意:(1)第一笔所在的位置;(2)撇笔的运行方向及长短,平撇与竖撇的区别。
2、教师指导,范写。
2、全班读。
&#160;
&#160;
&#160;
学生认真观察,记忆。
&#160;
&#160;
&#160;
学生进行书空,描红。
课后小记:
&#160;
&#160;
&#160;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背诵课文,复习生字、词语。
教学重点:指导书写。
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批注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2、复习词语。
&#160;
二、朗读、背诵诗歌。
1、看过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你最想说什么话?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重点指导“我多想去看看”的朗读。)
&#160;
3、背诵诗歌。
&#160;
学生认读生字卡片。
(1)读词语。
(2)做转盘游戏。
&#160;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想象,从中感悟。
&#160;
先小组内读,互相评议,各小组派代表有感情朗读,最后全班齐读。
学生试背诵。
&#160;
三、质疑问难,拓展延伸。
学了这篇课文,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160;
四、扩展练习。
1、组织学生读“我会读”中的句子。
2、说话训练:
我多想( )。
五、写字。
1、观察“足、走”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比较字形,识记汉字。
&#160;
3、指导书写。
&#160;
&#160;
学生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