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夜雨寄北》《论诗》导学案.doc

格式:doc   大小:6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夜雨寄北》《论诗》导学案.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7/9/5 文件大小: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夜雨寄北》《论诗》导学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诵读欣赏
教学目标:
1、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诵读、欣赏、背诵。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夜雨寄北》
1、介绍诗人的生活经历、文学成就和写作背景
2、诵读诗文
3、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君问归期未有期”一问一答,表达夫妻之间的关怀、惦念,宦游人的乡愁
“巴山夜雨涨秋池”借凄凉的秋夜雨景烘托客愁旅况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想象他日两人同在长安共话巴山夜雨的情景。
4 、背诵课文。
《论诗》
1、诵读诗文
2、理解诗歌所提倡的创新精神
3、背诵课文。
界首初中八年级(下)语文导学案
课题
古诗二首
课型
新授
课时
1课时
授课
时间
主备
审核
统稿
执教
班级
学生姓名
成绩
学****过程
订正笔记栏

一、目标导航
学****目标:
1、朗读、欣赏、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2、整体感知作品的思想感情。 
学****重点:体味诗歌的感情。
学****难点:品味诗歌的内涵。
二、预****导学
,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
(1)给下列粗体字注音
赵翼( ) 冀州( ) 风骚( ) 搔首弄姿( )
涨秋池( ) 涨红了脸( )
(2)了解作者
李商隐,字,号, 代诗人,和被称为小“李杜”。
《论诗》的作者, 代诗人,著有《》等。
,初步了解两首诗的主要内容。
《夜雨寄北》的主要内容


《论诗》的主要内容


三、课堂互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预****导学”部分的知识点。
(二)学****夜雨寄北》
。试题中的“寄北”,有的选本作“寄内”。“内”即内人,妻子。你
的看法如何?


“秋”字除了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诗中两处“巴山夜
订正笔记栏
雨”所描写的场景是否相同?


“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
是什么?


?


(三)学****论诗》
1.“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从这两句看,诗人是不是在故意
贬损李、杜?


2.“江山代有才人出”中“江山”指什么?

3.“各领风骚数百年”中“风骚”指什么?


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你如何理解诗人的观点?




四、课堂练****br/>(一)同步反馈训练
。 
(1)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却话巴山夜雨时 却:_________; 话:__________ 
《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 
“至今已觉不新鲜”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李杜的诗到了今天已经让人觉得不新鲜了。
、旧的、陈腐的东西了。
C. 李杜的诗与现今社会现状不能扣合,缺少时代气息。
D .李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