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银行制度.doc

格式:doc   大小:13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银行制度.doc

上传人:ipod0b 2017/9/5 文件大小:1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银行制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央银行制度
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与经济原因
历史原因:1、商品经济和谁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2、货币关系和信用关系的普遍化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
客观经济原因:1、银行券统一发行的需要2、票据交换及清算的需要3、调节资金供求4、对金融业统一管理的需要
中央银行产生的基本渠道:1、由商业银行转变而来2、由政府出面直接组建
中央银行制度初创时期(1844-1914年)1、集中垄断货币发行权成为中央银行制度的重要内容2、中央银行职能集中表现在服务性职能上。3、中央银行主要由商业银行长期自然演进而来
中央银行制度的普遍推行时期(1914-1945年)1、新成立的中央银行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人为设立的。2、货币发行准备制度得以完善3、中央银行开始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中央银行制度强化时期(1945至今)1、国有化成为设立中央银行的重要原则。2、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得以确定。3、中央银行职能不断完善。4、货币政策工具配套运用。5、中央银行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
简述中央银行制度深化发展的具体表现? 1、它的产生:是商业银行长期自然演变的/国家开始推进中央银行的设立/国际合作加强2、货币的发行:垄断发行权/发行制度完善/相对独自行3、职能:服务性/宏观调整/不断完善
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性质):发行、银行、政府的银行
综合职能:1、服务职能2、调控职能——调控货币发行量3、监管职能
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类型:(一)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1、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采取总分行制,是标准意义上的中央银行。2、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二)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三)准中央银行制度(四)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中央银行的资本组成类型:1、全部资本国有(主要)2、公私混合持股(公众股东只有分取红利的权利,没有决策权,也不能随意转让)3、私人持股(私人股份不能任意转让,人事权在政府手里)4、无资本金5、资本多国共有(跨国中央银行)
资本所有权是否影响中央银行的性质?不影响。私人持股去决策权,人事权也在政府手中,中央银行的股东权益均在国家手中
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
(一)权力分配结构:1、权力集中于一个机构(英国、美国、中国)2、权力机构有多个(德国、日本、法国、瑞士)
(二)分支机构设置:1、按经济区域设置分支机构(考虑经济、地域、历史、业务量因素)如美国、英国等。特点:增加独立性、灵活性,体现经济原则。2、按行政区域设置分支机构(1998年以前的中国)3、兼顾经济区域和行政区域(日本、德国,现在的中国)一般总行下的分行按经济区域来划分,而分行下的支行等机构按行政区域来划分。
相对独立性的体现:1、中央银行的隶属关系2、中央银行与财政部门的资金关系3、法律赋予中央银行的权力4、中央银行负责人的产生程序、任期长短5、中央银行最高决策机构是否有政府代表参与
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类型 1、独立性较强的类型(美国、德国)2、独立性居中的类型。(英国、日本)3、独立性较弱的类型(意大利、法国)
美国、英国、意大利中央银行理事会成员任期时间长短说明了什么?:
中央银行负责人的任期长短可以看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美国任期14年,英国7年,意大利直接由总统决定,所以美国最强,英国次之,意大利最弱
第二章中央银行业务
业务分类:1、银行性业务2、管理性业务
中外资产负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