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IDC分析师谈2006年网络安全预测.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IDC分析师谈2006年网络安全预测.doc

上传人:管理资源吧 2012/2/1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IDC分析师谈2006年网络安全预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作为全球著名的IT咨询及数据分析中心,IDC凭借其全球化、区域性和本地化的专业视角,始终关注着业界的技术发展趋势,并进行深入分析。 
信息安全作为新兴的IT产业,自然成为了近年来IDC市场分析及预测的重点项目。 
地点:中国 北京 
人物:IDC中国跨产品与外设研究部 分析师 董锐 
2005年,信息安全可谓经历了一场稍显“含蓄”的战斗;2006年,面对日显成熟的市场,信息安全的集团军还需再接再厉,迎接更加鲜为人知的挑战。 
新年伊始,伴随着2005年已经出现的些许迹象,网络与信息安全业在包括产品、技术以及服务和市场等方面又将会出现怎样的发展?日前,记者与IDC中国跨产品与外设研究部分析师董锐先生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沟通。 
记者:对于即将过去的2005年,网络与信息安全产业整体的发展状况可以说虽没有惊涛骇浪却也是暗涛汹涌,更加之国家主管部门以及重点行业用户对安全的逐渐理性认识,安全成为2005年贯穿全年的业界焦点。但是,真实的情况究竟怎样还需要一些权威的调查数据和相应的分析结果作以辅证。因此,请就整体产业发展状况给予评述。
董锐:对于IDC关注的传统网络安全技术市场,基本上都和预期的相符合。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小的差距,防火墙和防病毒市场比预期的要好,在技术和产品都相对成熟的阶段,市场、渠道、正确的引导用户就成为市场表现比预期好的原因;入侵检测比预期的要稍微低一点,根据IDC的研究报告《中国网络安全市场分析与预测》显示,%,稍微低于预期。 
中国网络安全市场在2005年保持着高速增长,但由于整体的网络安全市场在目前的规模还相对有限,网络安全厂商为了保证自身的持续性成长,在2005年上半年就出现了更多网络安全厂商之间的渗透。这种渗透主要表现在:行业之间相互渗透、安全子市场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地域之间的相互渗透。 
出现相互渗透虽然残酷,却是必然的结果。一方面,相互渗透取得的销售收入可以作为网络安全厂商的有力补充,巩固他们在网络安全市场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加速淘汰了一些弱势的网络安全厂商。使得整个网络安全厂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有助于市场次序化的进行。 
记者:具体到技术和产品来讲,原先传统的单一安全机制或产品、以及总是基于外围的安全产品已经明显失去了比较优势,但在实际的市场上,像防火墙、入侵检测以及防病毒之类仍然占着很大的市场比重。能否从信息安全的发展态势以及实际市场需求情况,客观并理性地分析2005年出现的这一现象,并预测2006年将会出现哪些变化或者顺延哪些轨迹? 
董锐:IDC一直在跟踪传统的网络安全技术,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与防护、漏洞评估、防病毒技术、内容安全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商业表现都和预期的基本相符,根据IDC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国网络安全市场分析与预测》显示,2005年,%%,都保持高速的增长,而未来五年的复合增长率(CAGR)%%。最主流的安全市场仍然需要依靠传统的网络安全技术支撑,这样的现象至少需要持续3年甚至更长时间。 
在传统的电信、金融、政府、制造,技术的应用一直都是热点,同时,一些新兴技术在教育行业寻找突破口,教育行业的网络复杂度也是非常高的。 
记者:对于正在或已经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