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唐诗宋词 边塞军旅 -.doc

格式:doc   大小:4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唐诗宋词 边塞军旅 -.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7/9/5 文件大小: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唐诗宋词 边塞军旅 -.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边塞征战诗鉴赏
一、边塞诗简述
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以及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的诗作。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等诗人。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盛世唐朝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是其主调;而中晚唐时期,则表现出战争的残酷以及诗人对战争的批判。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范仲淹)。
二、不同时代的边塞诗特点
1、盛  唐: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  维)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  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 (王昌龄)
——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2、中晚唐: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  益)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  陶)
——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
3、宋  代: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  游)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
        ——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
三、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
1、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
2、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3、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胡羌羯夷碛西轮台龟兹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
4、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
5、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
6、边塞诗中常见的典故:李广的典故、燕然的典故、玉门关的典故、楼兰的典故
7、边塞诗常见的艺术风格:豪迈旷达、雄奇壮美、慷慨悲凉
8、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 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 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四、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1)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南园》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
(3)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卢纶)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4)表达征人久戍边关的思乡念亲之愁。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王昌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