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有一则寓言,说的是一头驴子背盐渡河,在河边滑了一跤,跌在水里,盐溶化了。驴子站起来时,感到身体轻松了许多。驴子非常高兴,以为获得了经验。后来有一回,它背了棉花,以为再跌倒,可以同上次一样,于是走到河边的时候,便又倒在了水里,可是棉花吸收了水,驴子非但不能再站起来,而且一直向下沉,直到淹死。
驴子为何死于非命?因为它过分依赖“经验”,而不知这些通过“偶然”机会得来的经验并不可靠。我们在化验过程中,有的员工不按照安全规程来操作,却发现从某种程度上讲,简化了工作程序,降低了劳动强度。由此,这些员工便错误把这些违章操作奉为宝贵“经验”,并自得其乐。
大家都知道海恩法则,按照统计,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起轻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因此,在这些员工违章操作中,可能一次两次没事,十次百次也没事,但聪明终被聪明误,在特定的生产条件下,当再次施展这些小聪明时,很可能“经验”就会变“事故”。
因此,安全操作规程是我们工作的最宝贵的经验,也是唯一的实践经验,任何违章操作而获得的经验都是“伪经验”。安全没有捷径,安全操作规程是用时间及经验写出来的,只有把安全规程牢记心中,不折不扣的遵守规程制度,才是确保安全生产的根本所在,如果不能及时纠正错误思想而我行我素,结果只能像驴子一样死于“经验”。
安全管理不要“绕开石头走”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老农的田里横着一块巨石,多年来不断给他制造着麻烦----碰断锄头、弄坏耕种机……有一天,当巨石再次给老农带来麻烦时,他终于下决心搬走它。于是,他找来撬棍伸到巨石下面。令他惊讶的是:巨石埋得很浅,稍微一用力便能撬动。想到巨石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带给自己的困扰,再想想自己本可以及早解决,老农不禁苦笑。
其实,我们有的企业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也经常犯像老农一样的错误:遇到问题、困难,往往心浮气躁,不能冷静分析问题、困难产生的原因,导致问题、困难一再“搁浅”,成为威胁安全生产的一颗“定时炸弹”。更有甚者,明明在安全管理过程中遇到反复出现的不良现象,或对长时间留下的“顽疾”心知肚明,却抱着拖一天是一天、只要在自己当班时别出事便万事大吉的侥幸心理。讳疾忌医和“各人自扫门前雪”的不良心态令不少“巨石”接二连三堆垒到安全生产的“田地”里。终将有一天,非但安全生产这块良田里的庄稼收成遭受损失,还会令在这块田地里耕耘的老农在绕石而行时磕伤脚。
所以,笔者认为:要抓好企业安全管理,绝对不能“绕开石头走”。对于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出现频次较多的问题,不能草草应付或拖延回避,而应抓住苗头及时调查,追根溯源,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清理干净安全“田地”里碍事的“巨石”,“庄稼”的耕耘和生长才不致受到影响。
抓安全学学卫国的“新媳妇”
《战国策•卫策》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卫国有个新媳妇,在婆家迎娶她的那天,她大大方方地走出娘家门上了花车,看见拉车的牲口便问:“这犋马是谁家的呀?”车把式回答说:“借的”。她对车把式说:“好好照看这帮套,也不要鞭打驾辕的马。”花车到了婆家门口,她一下车就嘱咐伴娘说:“快把灶膛的火灭掉,怕要失火了”。进到屋里,迎面有一个石臼,她又说:“把它搬到窗户下面吧,免得妨碍人走路”。这位不怕婆家人笑话的新媳妇,从娘家门口到婆家门口,发现什么问题就说什么问题,不是视而不见,也不遮遮掩掩,同时还拿出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