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论道德在实践中生成的教育意蕴.pdf

格式:pdf   大小:444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道德在实践中生成的教育意蕴.pdf

上传人:sftnqws018 2017/9/6 文件大小:4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道德在实践中生成的教育意蕴.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oo
论道德在实践中生成的教育意蕴
霍翠芳
R道德不仅是一种行为规范,而且蕴含着实践精神;道德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循道德在
实践中生成的逻辑规律,道德教育的实施路径是指向实践的,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
能力,道德教育的实施过程应该是生活化的,道德教育的评价不可量化,应秉承道德实践的原则多指
标分层次进行。
丶蔧道德实践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美好德行的活动。是有规律可本质上是实践的”,所有理论的东西都能在实践中得到解
循的,而道德教育的规律首先就是要遵循道德自身生成的答。他对于世界的物质性的理解基于人的感性的实践活动。
逻辑规律。道德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而,道德教育也应现代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家在这一问题上继承了马克思主
走实践的路。义经典作家的观点,把道德纳入人的活动,用实践框架对
道德的深层次本质加以解释,认为道德的本质不仅是一种
一、道德的实践观的哲学意蕴特殊的社会意识,不仅是行为规范,而且是人类的实践精
神。】所谓实践精神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积极指向外
行为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评判一个人的道德水平部对象的精神现象。㈣前苏联伦理学家阿尼西莫夫认为:
主要看其行,因而“道德存根本上是实践的”这一论断是“如果离开人的实践行为,而孤立地研究道德意识和本质、
经过古今中外历史传统证实的真理。在中国,古代先哲主特性、结构的话,显然是不可能完全、充分地理解它们
张“知行统一”,并强调“行”的重要性,早在《古文尚[6]
书·商书·说命中》里就有“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之说。’行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精神要领也必然要体现在人的具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主张躬行实践的道德养成理念。体实践行为上,并以此为评价人的道德品质的主要依据。
朱熹明确主张修养道德只有两件事,即理会和践行。( 因为人的善的欲求、判断和选择都是在行为实践中完成的。
)“知是行 7
之始,行是知之成”,也表达了重行的知行合一观。在西
方,、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假设
或行为。在西方古代和近代伦理思想史上伦理学也是实践
的伦理学。实践是道德的或政治的活动,目的既可以是外人的实践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之一,它直接指向人的现
在的又可以是实践本身。㈦。道德教育脱离了人的现实生活就像无源之水、无
以分为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而道德德性主要通过****惯养本之末,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假设是建屯在人的实践本性基
)础之上的。因此,实践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和源泉。
道德获得的主要途径是实践。第一,道德教育过程本身是实践活动。教育是培养人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也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于马克思哲学理论的核心范畴。马克思说, “。道德教
9
oooo
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活动的过程,活动的本质亚里七多德认为,伦理学“
,从道德识而是实践”,而“在实践的事物中,目的并不在于每一课
识记、道德情感的培育、道德信念的树立到道德行为能力题的理论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它们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