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中外名村名镇保护对比.doc

格式:doc   大小:6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外名村名镇保护对比.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7/9/6 文件大小: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外名村名镇保护对比.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引言:《威尼斯宪章》中提到:“世世代代人民的历史文物建筑,饱含着从过去的年月传下来的信息,是人民千百年传统的活的见证。人民越来越认识到人类各种价值的统一性,从而把古代的纪念物看作共同的遗产。大家承认,为子孙后代而妥善地保护它们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们必须一点不走样地把它们的全部信息传下去。”历史文化村镇作为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有责任将它保存、延续下去。
一、国内外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进程

国际上很早时候就意识到历史文化村镇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较早地开展了相关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旨将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推向法制化。在保护工作的进程中,很多国家都积累了经验和教训,为正处于探索阶段的我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提供了宝贵经验。
历史文化村镇在历史文化遗产中占具很大比重,但是由于各国文化背景和经济建设状况不同,对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在时间和深度上存在很大差异。发达国家对于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起步较早,保留了一批具有完整的文物建筑、传统环境和历史风貌的村镇。而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才刚刚认识到文化遗产的宝贵价值,对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和抢救工作也刚刚开展,由于起步较晚、传统建筑年久失修和人类活动的破坏,加之经验不足,不少优秀的历史文化村镇损毁严重,濒临消失的危机。抢救性的保护这些村镇,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目前全世界急迫的任务,是每个国家都应担负的责任,并需要为合理的保护提供必须的财政支持。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历史文化村镇的价值逐渐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并且有了一些成功的案例,一些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地区被评为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制定了保护规划,破坏活动被有效的遏制。
但是目前我国很多位于经济落后地区的历史文化村镇,在更新建设中,由于缺乏相应法律保护和相关政策的引导控制,加之当地村民和相关领导的错误意识,一味地采取了推倒重来、拆旧建新的做法,很多有价值的传统建筑和街巷风貌遭受毁灭,给我国历史文化传承造成不可弥补的遗憾。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浪潮的高涨,大批偏远地区的历史文化村镇被发现、积极抢救和保护这些欠发达地区的历史村镇,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部门
时间
名称
涉及历史村镇保护的相关内容
备注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1933
《雅典宪章》
有专门一章论述“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区”,指出保护的意义与基本原则。
第一个获国际公认的城市规划纲领性文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性的建议》
对遗址及有特殊意义的景观、景色优美的地区以及著名古迹周围的地区和建筑物应列出保护目录,列入名录的项目经特别行政决定并及时通知其所有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
确定了文物建筑的定义及保护、修复与发掘的宗旨与原则。
关于保护文物建筑的第一个国际宪章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

《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宪章》
明确了历史文物建筑的重要地位—是人类的共同遗产,提出每个国家都有义务将历史文化遗产的全部信息保护好,传承下去。
《威尼斯宪章》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处理国际文化遗产事务的准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72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定义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价值的文物、建筑群、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