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中级焊工证试题库.doc

格式:doc   大小:43KB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级焊工证试题库.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9/7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级焊工证试题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级焊工证试题库
中级电焊工试题库
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将相应字母填入括号)
( )
A晶粒 B晶胞 C 晶面 D晶体
2.( )的目的是使晶核长大速度变小
A 热处理 B 变质处理 C 冷处理 D 强化处理
( )一样是在恒温下进行的
A 金属蠕变 B 金属强化 C 金属变形 D 金属结晶
,由一种晶格转变为另一种晶格的现象称为( )
A 晶格转变 B 晶体转变 C 同素异构转变 D 同素同构转变
( )方法建立起来的
A 模拟 B 计算 C 试验 D 分析
—Fe中所形成固溶体称为( )
A 铁素体 B 奥氏体 C 渗碳体 D 莱氏体
( )的γ—Fe中所形成的组织称为奥氏体
A 金属晶体 B 密排立方晶格 C 面心立方晶格 D 体心立方晶格
( )线。
A ACD B ECF C PSD D GS
9. 铁碳相图中的GS线是冷却时奥氏体析出铁素体的开始线,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是( ) A碳在奥氏体中溶解度达到饱和的结果
B溶剂金属发生同素异构转变结果
C奥氏体发生共析转变的结果
D溶质金属发生同素异构转变的结果
( )
A 金属化合物 B 单一固溶体 C 机械混合物 D 纯金属
( )以获得所需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工艺。
A 加热冷却 B 加热保温 C 保温冷却 D 加热、保温和冷却
,但任何一种热处理都是由( )三个阶段组成的。
A 加热、保温和冷却 B 加热、保温和转变 C正火淬火和退火 D回火淬火和退火
,主要区别是由于正火冷却速度快,所以获得的组织( )比退火高些。 A较细、强度、硬度B较粗、强度、硬度C较细、塑性、硬度D较粗、塑性、硬度
1
,冷却速度越大,珠光体组织的片层间距越小,强硬度( ) A越高 B越低 C 不变 D与冷却速度无关
,其补救方法是( )
A调整加热和冷却参数重新进行一次退火 B进行一次正火
C进行一次回火 D以上均不行
( ),但可以通过热处理的方法改变其组织和性能 A工艺性能 B机械性能 C化学成份 D物理性能
,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其机械性能变化趋势是( )
A 强硬度提高,塑韧性提高。 B强硬度降低,塑韧性降低。
C 强硬度提高,塑韧性降低 D强硬度降低,塑韧性提高。
18. 35号钢铸造后存在魏氏体组织,再经正火处理后,得到均匀细小的铁素体与( ),机械性能大大改善。
A 珠光体,B奥氏体C渗碳体,D莱氏体
,要消除严重的网状二次渗碳体,以利于球化退火,则必须进行( )
A 等温退火 B 扩散退火 C 正火 D 安全退火
( )
A 150~250 ℃, B 350~500 ℃,C 500~600 ℃ D 250~350 ℃
,这时它的( )便于塑性变形加工。
A强度高、塑性好 B强度高、塑性差 C强度低、塑性好 D强度低、塑性差
( D )组织。
A渗碳体 B珠光体 C铁素体 D奥氏体
,采用的退火方法为( ) A完全退火 B 等温退火 C球化退火 D扩散退火
,机械性能最好的是( )
A上贝氏体, B下贝氏体 C粒状贝氏体 D球状贝氏体
,焊接件及机加工件残余内应力,应在精加工或淬火前进行的退火方式是( ) A扩散退火 B去应力退火 C球化退火 D完全退火
( ),保温适当的时间后,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正火。
A 10~20 ℃ B 20~30 ℃ C 40~60 ℃ D 30~50 ℃
,回火温度可根据( )的力学性能来选择。
2
A设计方案 B施工要求 C工件要求 D加工速度
,钢的强度,塑韧性的变化是( )
A强度增高,塑韧性降低 B强度降低,塑韧性增高
C强度增高,塑韧性增高, D强度降低,塑韧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