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目录
一、工程特点及技术标准 1
二、工作范围及重点 2
三、防范风险源专项机制组织机构 2
四、预测预报专项机制 2
五、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专项机制 3
六、复杂地质、工程难题的施工预案专项机制 5
八、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专项机制 6
九、严格规范施工工艺监控专项机制 9
十、信息收集、反馈和快速反应专项机制 11
一、工程特点及技术标准
(一)工程概况
新建设的昆明枢纽,西起温泉站,连接既有成昆线;东至昆明东站,连接既有贵昆线、南昆线,并经羊堡站、王家营西站至规划建设的昆明南客站,与规划建设的云桂铁路、沪昆客专相连;南端通过昆阳至玉溪,与在建玉蒙铁路,蒙河铁路、规划建设的玉磨铁路相连,是我国西南进出境国际铁路与国内铁路网相连接的重要枢纽。,(除制梁及铺架外)全部工程。温泉(含)至读书铺(含)增建为三线工程(D1K1067+600~D1K1078+870),;读书铺(不含)至昆明西(含)增建为四线工程(D1K1078+870~D1K1091+600),;昆明西(不含)至昆明(不含)增建三、四线工程(D1K1091+600~K1097+),;昆明(含)至昆明东(不含)增建三、四线工程(DK631+100~ZDK636+),;昆明东扩建三级六场及联络线改建(K624+~K631+100),;昆明东至小石坝联络线工程(LDK0+000~MDK13+700),;小石坝机车、客车车辆检修中心;王家营西还建货场(南昆里程:K784+000~K786+000)。
主要工程量为:路基土石方410×104断面方;路基加固防护:中粗砂357743断面方、混凝土302055断面方、挡护544761圬工方、土工合成材料1857390m2;;,;隧道5座,总长5841米。重点控制工程:新碧鸡关隧道及碧鸡关隧道(既有扩建)、昆明西站双线特大桥、土桥双线中桥、菊华村双线中桥、五里多右线大桥、普照村南昆货车上行特大桥。其中昆明东站、新碧鸡关隧道、昆明西特大桥等工地创火车头优质工程奖和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为部优工程。
(二)编制依据
1、昆明枢纽铁路站前工程勘察设计文件、施工图纸。
2、昆明枢纽铁路工程I标监理合同及监理规划。
3、昆明枢纽铁路工程施工承包合同。
4、《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昆明枢纽铁路建设指挥部文件汇编》、《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应用指南》等规程、规范。
5、国家、铁道部颁布的现行的其它相关规定。
二、工作范围及重点
工作范围:监理I标
重点:所辖标段内隧道、特大桥、高桥、膨胀土路堑边坡。
三、防范风险源专项机制组织机构
我部将成立防范风险源专项机制小组,由总监牵头,相关人员参加,如下:
组长:曹宝会
副组长:李浩、曾俊
成员:各专业监理工程师
督促各标段针对工程特点成立防范风险源专项机制组织机构并使其有效运行。
四、预测预报专项机制
(一)预测预报措施
由施工单位成立相应的预测预报专项机制小组,监理部督促、检查其采用超前地质钻探、地质雷达、TSP、红外线深水仪、瓦斯监测仪、地质编录等方法,对隧道前方围岩进行客观的分析预测。
(二)预测预报的目的
通过预测预报,探明前方围岩的完整性、结构面、地下水、岩溶、断层发育程度、瓦斯含量等,以采取合理可行的工程措施指导施工,避免工程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
(三)预测预报成果的利用
根据投标文件和设计图纸,对预测预报结果进行分析,以动态的理念,及时将预测预报成果与施工图纸对比,适时修改施工方案,调整工程措施和施工工艺。
为保证上述工作的落实,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招投标文件及施工图纸要求投入相应的设备和人员,以满足预测预报工作需要。
(四)预测预报方案的编制
施工单位应在对隧道、特大桥、高桥、膨胀岩土路堑边坡可能的危险点和不良地质后果进行预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超前预报方案,方案中应明确方法、设备、人员、预报部位、预报频次等。做到人员设备到位、
预报方法合理可行、预报结果及时可靠。
(五)预测预报方案的编制要求
1、对隧道应进行详细的地质编录(含桥基、边坡);
2、对预测预报成果应在24小时之内上报监理审核,对可能严重影响施工安全和质量的潜在危险因素应现场立即提出,如瓦斯浓度超标、采空区、岩溶空洞、地下突涌水(泥)等,施工单位应及时采取工程措施,以保证安全;
3、配备的设备、人员应相对稳定,且应配备有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