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文档名称:

标准施工招标文件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69KB   页数:3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标准施工招标文件课件.ppt

上传人:mh900965 2017/9/7 文件大小:1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标准施工招标文件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标准文件》简介

严禁复制
版权所有
仅供阅读
1
一、标准文件总体介绍
九部委56号部令与标准文件:
2007年11月,九部委联合发布 56号部令《<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和<标准施工招标文件>试行规定》;
九部委=国家发改委牵头,联合财政部、建设部、交通部、铁道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民航总局、广电总局;
附件:两册=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标准施工招标文件=标准文件;
标准文件:标准≠示范(强制、推行与提倡?)
2
56号令主要规定:
第六条行业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中的“专用合同条款”可对《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中的“通用合同条款”进行补充、细化,除“通用合同条款”明确“专用合同条款”可作出不同约定外,补充和细化的内容不得与“通用合同条款”强制性规定相抵触,否则抵触内容无效。
第七条“申请人须知前附表”和“投标人须知前附表”用于进一步明确“申请人须知”和“投标人须知”正文中的未尽事宜,试点项目招标人应结合招标项目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编制和填写,但不得与“申请人须知”和“投标人须知”正文内容相抵触,否则抵触内容无效。
3
第八条“资格审查办法前附表”和“评标办法前附表”用于明确资格审查和评标的方法、因素、标准和程序。试点项目招标人应根据招标项目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详细列明全部审查或评审因素、标准,没有列明的因素和标准不得作为资格审查或评标的依据。
第九条试点项目招标人编制招标文件中的“专用合同条款”可根据招标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对《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中的“通用合同条款”进行补充、细化和修改,但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
4
标准文件的适用:
实施日期:自2008年5月1日起试行;
试行期间:一至两年;
适用范围:一定规模以上工程。今后强制---政府投资工程;
适用行业: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公路、铁路、港口航道、水利水电、民航、信息产业、广播电视施工招标;
适用发包方式:传统的施工总承包。(小型怎么办?设计+施工怎么办?)
5
编制目的:
主要目的:规范政府投资项目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编制,从而规范招标投标活动。具体地有四个方面:
统一标准。进一步统一招标文件编制依据,统一各个行业对招标投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理解和应用(条块分割、政出多门、条文法体系带来的问题),促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招投标大市场的形成。
解决突出问题。解决招标文件编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招标文件编制质量,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活动。
有机衔接基本建设制度,发挥制度的整体优势,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标准文件将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如项目法人责任制、资本金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代建制等,有机衔接起来。
学****国际上成功的做法。编制标准文件不是中国首创,欧盟、美国各州、世界银行、联合国都有自己的标准招标文件,招标采购比较规范,因此,这也是学****国外好的做法。
6
编制意义:
充分体现了国务院有关部门协作配合解决招标投标各种问题的决心和信心,标志着政府对招标投标活动的管理已经不局限于原则性的法律规范,而是结合项目管理实际和操作规程,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解决深层次问题。具体地主要有六个方面:
进一步统一工程招标投标规则;
提高招标文件质量和效率;
规范招标投标活动;
加强政府投资管理;
预防和遏制***;
促进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招标投标市场(建筑业新资质标准也开始允许跨行业了)。
7
基本构成:
《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共分五章:
资格预审公告;
申请人须知;
资格审查办法;
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格式;
项目建设概况。
《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共分四卷八章:
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
投标人须知;
评标办法;
合同条款及格式;
工程量清单;
图纸;
技术标准和要求;
投标文件格式。
8
基本特点:
用并列章节号兼顾可变因素。用并列章节号考虑不同招标方式(如招标文件第一章)、不同资格审查方式()、不同评标方法(第三章),章节号一样的,是可选择其一。
不允许修改和活用前附表有机结合。申请人须知、资格审查办法、投标人须知、评标办法、通用合同条款不加修改引用,大量采用前附表形式,实际应用时不可避免形成了“头大身子小”的体例。
相互引用,同样内容不重复。评标办法引用投标人须知以及资格预审文件,废标条件等等,不重复,避免因不一致引起矛盾。
“和(或)”需要结合上下文理解。从条款严谨性考虑,各部分条款措辞中大量出现“和(或)”的表示,是“和”还是“或”,因具体情况而异。
9
统一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资格预审文件可以修改和澄清,区别规定时间前和后,要求保证合理准备时间;
审查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