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消费率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国民收入分配失衡
李健
原载《经济研究信息》2006年第2期
【作者简介】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邮编:200433
【内容提要】最近20多年,中并且持续走低,这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扩大内需、保持可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阻碍。本文分析认为,中国消费率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在于:与经济增长速度和城乡居民收入平均增长速度相比,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增速相对过快,企业利润增速相对过快,社会财富和收入分布不均衡程度持续恶化。本文由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最近20多年来,中并保持持续走低态势,%%,“六五”%,“七五”%,“八五”%,“九五”%,2000年到2004年这5年里,%、%、%、%、%,从图1可以看到,“十五”时期中国最终消费率急剧下降,2004年降到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最低点。
    
    图1 1984—2004年中国最终消费率
    (数据来源: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国家信息中心)
    过去10年,%,这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近20个百分点。据世界银行数据,1990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率稳定在77%~79%,在所统计的36个国家中,只有8个国家低于70%。以1995年为例,%,%,%,以高储蓄率闻名的日本略低,但也有70%,而中国的最终消费率从1980年的66%持续下降到1995年的58%,其后虽缓慢回升,%,随后又持续下跌。%,其中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均消费率分别为77%、74%和78%。2002年,%,%,%(其中,%,%),%,2002年,%,与中相当的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在1000美元左右)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
    
    图2 2002年最终消费率国别比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信息中心)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消费率的逐年下降,投资率自然连年走高。2000—2004年间,%、38%、%、%%。与此对应,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大国的投资率一般在20%~30%,消费率一般在70%~80%。根据世界银行发展指数数据库数据,1970—2002年间,%%;%%。由图3所示,2001—2004年,%,%;从1998年到2004年,%。虽然出口稳定增长,但真正影响经济增长的是净出口而非出口,并且中国的净出口增长极不稳定,很难保证持续增长。②关于投资和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这还是经济普查调整之后的数据。总之,中国经济增长对投资过分依赖的事实勿容置疑。
    
    图3 1999—2004年中国消费、投资、净出口与经济增长③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商务部)
    总的来说,中国消费率明显偏低,并且其中五分之一左右是政府消费,居民消费率异常低下。中国的消费与储蓄(以至投资)比例明显失衡。消费率过低(与此相对应的是高储蓄率、高投资率和高银行存贷差)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过低的消费率以及与之相伴的高储蓄率使得国内需求相对不足,经济增长长期过度依赖低效率的投资的增长,畸形运行,在净出口不能持续增长的情况下,投资增长必定受消费增长制约,投资波动直接导致经济的大起大落,机会成本极大。毫无疑问,消费率过低已经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协调、健康和可持续高速发展。本文的主要目的即在于寻找中国消费率持续下降的真正主因。
     一、相关研究回顾
    
无论是家庭还是整个社会,其收入除极少量用于捐赠之外,要么用于储蓄要么用于消费,消费与储蓄是此消彼涨的互补关系,消费的另一面就是储蓄,因此,研究消费必须研究储蓄以及与储蓄紧密相连的投资。
    国际经验方面,S. s(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