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文档名称:

投影X线成像系统A.ppt

格式:ppt   大小:6,029KB   页数:4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投影X线成像系统A.ppt

上传人:mh900965 2017/9/8 文件大小:5.8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投影X线成像系统A.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投影X射线成像系统
Projection X-ray Imaging System
概述
1)气体X线管、感应圈时期(1895~1913年)
早期用玻璃底板成像,后期开始应用钨酸钙增感屏。
伦琴当时使用的X线机,其管电压只有40~50kV,管电流仅有1mA,拍摄一张手骨照片用30min~1h。
2)热电子X线管、变压器高压发生器时期(1913~1930年)
制成并改进了荧光屏。
3)防电击、防散射X线装置的实用化时期(1930~1960年)
4)高条件、大容量、控制技术现代化时期(1960年以后)
大功率旋转阳极X线管问世,X线影像增强器研制成功,X线电视、录
像和动态摄影应用。
一、诊断用X线机发展史与现状
二、X线机的组成
通用型:临床各科室共同使用。
专用型:满足不同临床需要,如心血管造影X线机,骨科X线机,牙科X线机,胸科X线机等。
不同功能X线机的机械装置
-胃肠诊断机
胸片机
普通拍片机
心血管造影机
断层摄影机
牙科专用机
儿科专用机
手术用X线机
普通摄影用X线机
X线机的组成框图
控制装置
高压发生装置
X线管装置
X线
电源
机械装置与辅助装置
1) X-ray 发生装置---球管和高压发生器
2) X-ray 接收装置---胶片或影像增强器
有电视信号处理系统-- 有***功能
无电视信号处理系统-- 无***功能
(注:早期的***功能X线机是利用荧光屏显示图像的)
3) X-ray 图像数字化处理系统 ---- 硬件及软件处理系统
4) X-ray附属装置:病床、球管支架、防护设备等
X线和X线管
一、X射线的产生及其性质
1) X射线的发现
德国科学家(1845-1923)
Wilhelm Conrad Roentgen
,伦琴获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X线投照
2) X射线产生的必要条件
有电源;
必须有高压电场及真空条件下的电子流;
必须有适当的阻挡物(金属靶面)来承受高速电子的能量,使高速电子所带的动能转变成X射线。
3) X射线的产生
连续X射线:高速运动电子与靶原子核作用。
特征X射线: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
连续辐射/韧致辐射:高速带电粒子在靶物质的原子
核电场作用下,改变运动方向和速度,所损失的动能
中,有一部分转化为能量等于hν的光子辐射出去。由
于各带电粒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情况不同,所以辐射
出来的X射线光子能量也不一样,具有连续的能谱分布
+
连续X射线
9
h :普朗克常数
c :光速
V :加速电子的电场电压
e :电子电荷量
νmax :X射线的频率
λmin :X射线的波长
连续X射线的能量:
钨的连续X线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