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热处理手册
为新建、扩建或改建的热处理车间进行规划、论证和编制成套设计文件,是工厂设计的范畴。工厂设计一般分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其大致内容如下:
工厂设计一般设计程序
设计阶段
1 设计前期工作阶段
⑴行业规划:根据国家和地区中长期发展规划及产业政策,结合行业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由政府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牵头制订的某一行业的发展规划。
⑵项目建议书:提出项目的轮廓设想,重点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目标、主要技术原则、建设条件和经济效益等是否可行进行初步分析和论证,为项目的决策提供初步的依据,也是报主管部门批准立项和列入计划的依据。
⑶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国家和地区行业发展规划及产业政策,论证该项目的市场需求、关键技术、主要配套措施及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呈报主管部门核准或备案。
2 设计工作阶段
⑴初步设计,对工程项目分车间和部门进行初步设计。
⑵施工设计,提供工程施工图。
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阶段工艺专业的任务是:根据生产纲领和总体设计的要求,对车间的生产工艺、设备、人员、部门设置、物料需求和流动、设备布置等进行设计,计算工艺投资,并对车间建筑、结构、供电、供水、动力、采暖通风和环境治理等提出设计要求,保证设计的完整和协调。
工艺部分初步设计的内容如下:
⑴车间生产纲领、车间任务、生产协作关
系;
⑵生产类型、生产组织方式;
⑶车间组成;
⑷工艺分析及设备选型;
⑸计算设备、人员、面积和公用动力需要
量;
⑹辅助部门;
⑺车间运输;
⑻绘制工艺设备平面布置图、剖面图,编
制设备明细表、计算工艺投资;
⑼计算工作人员;
⑽向土建、公用、总图、环保、节能、技
经等专业提出设计任务资料;
⑾编写车间工艺设计说明书;
⑿提出非标设计任务书;
施工设计
施工设计是将初步设计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以满足施工、安装、调试和验收的要求。施工设计的内容如下:
⑴确定设备型号、规格、数量及其在车间的布置和详细的安装尽寸;
⑵完成工艺设备和起重运输设备的安装设计;
⑶提出厂房、构筑物和公用专业(采暖、通风、给排水、动力、电气、安全环保等)施工设计的工艺要求、图样和说明;
⑷确定车间设备的基础和地下构筑物的结构、尺寸等;
⑸绘制车间管线汇总图;
⑹确定车间工艺投资。
热处理车间分类和特性
热处理车间分类
⑴按工件分类
①原材料及毛坯热处理车间(或称第一热处理车间):承担锻件、铸件毛坯热处理任务,主要实施退火、正火、调质等预先热处理工艺。这类车间也可附设在锻造、铸造等车间内。
②半成品及成品热处理车间(或称第二热处理车间):承担产品最终的热处理任务,主要实施淬火回火、渗碳、感应加热淬火等热处理,以达到产品最终技术要求。这类车间常独立设置,与机加工车间相邻或设在机加工车间内。
③工具及机修件热处理车间:一般承担自制工具及机修件的毛坯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
⑵按工艺及设备分类
①可控气氛热处理车间;
②感应加热热处理车间;
③真空热处理车间。
⑶按生产规模分类
①小型热处理车间:热处理件年生产纲领≤1000t;
②中型热处理车间:热处理件年生产纲领为1000-3000t;
③大型热处理车间:热处理件年生产纲领>3000t;
④重型热处理车间:重型、矿山机器厂等重型工厂热处理车间。
热处理车间生产的特殊性
⑴高温操作;
⑵有易燃易爆介质(液体或气体);
⑶通过间接控制方式保证工件内在质量;
⑷有废气、废液、粉尘和电磁污染物。
热处理车间生产任务和生产纲领
根据项目设计要则规定的产品产量和车间分工表,确定热处理车间承担的生产任务。
生产纲领是指车间承担的热处理件年生产量,是根据项目产品产量以及单台产品热处理件数量、重量和零件热处理工艺要求,同时结合产品特点、企业生产工艺水平确定的备(废)品率计算出产品热处理纲领,然后加上辅助专业提出的工具机修件数量(有反协作件的热处理车间还要加上反协作件数量)综合编制而成的。它决定了车间的规模,是确定工艺和选择设备的依据。热处理车间纲领以重量(吨/年)表示,个别工艺如高、中频表面淬火件以件数(件/年)表示。在编制纲领表时,应将零件及工具机修件等热处理
纲领分别列出,如表14-1。
表14-1 热处理生产纲领表
序
号 产品名称及型号规格 年产量 热处理件重(t) 备注
(台) 每台 全年 备(废)品 合计
一、产品
1
2
3
合计
二、自制件
1 工具
2 机修
合计
三、协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