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81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260933426 2017/9/9 文件大小:8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
22团第一中学  何英
教学内容:
第60页的例4、第60页的做一做及相关****题。
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教学重点:认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现象,掌握将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含义。
教具学具:
幻灯片、钉子板。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比”【化“分数”,求“比值”,理解单位“1”的“倍数”或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的含义。】
把“4 : 2 改成除法算式,再化成分数,再求比值。
4 : 2 =4 ÷ 2 = = 2(比值2是单位“1”的2倍) →> 1
把“1 : 2 改成除法算式,再化成分数,再求比值。
1 : 2 =1 ÷ 2 = = (比值是单位“1”的)→< 1
把“1 : 1 改成除法算式,再化成分数,再求比值。
1 : 1 =1 ÷ 1 = = 1(比值1是单位“1”的1倍) =1
看这三组比值,第3组的比值是1,说明与单位“1”一样大,没变化;
第1组的比值是2,说明是单位“1”的2倍,变大了;
第2给的比值是,说明是单位“1”的,变小了。
从比值的大小我们可以判断一个比在数值上的变化,那么一个图形的变化能从“比”中看出来吗?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体验图片的变大或变小,跟对应的长、宽有关。
谈话:今天老师带了一张图片,大家想不想看?(生答:想)
出示一张图片,但非常小,引学生想办法:怎样才能看清楚?初步体验“大”“小”。
问:看到什么?(近处的学生能够看清,请该部分学生回答,并适当调控学****气氛。)
提问:怎么样才能看清楚些呢?(生答“放大”)
2. 初步感知“形状不变”。
出示图片二:问:看清了吗?有什么不对?(长变大了,宽未变,总体变“胖”了)
出示图片三:问:怎样变化的?(长未变,宽变高了,总体变“瘦”了)
出示图片四:问:有什么变化?(长也变了,宽也变了,总体感觉变“大”了,但形状未变。
3. 明确探究基础:形状不变、大小变化。
出示图片三:按比放大的图片
问:现在感觉怎么样?为什么?(大小变了,但形状不变。)
指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规律。揭示课题
4. 联系生活
问:你在生活中见过图形放大或缩小的例子吗?
(用放大镜看书、实物投影仪、绘制图纸等)
过渡语:看来,图形放大与缩小现象在生活中还真的是处处可见。
二、自主探究--------图形按比放大与缩小
“图形按比放大”。
师:我们先研究图形放大的规律。(出示放大后与放大前两张照片图。)
师:为了便于大家集中注意力研究图形放大的规律,我将这两张照片画面隐去。现
在是两个……?(长方形)
问:研究这两个长方形之间的变化规律,需要知道哪些信息呢?(长和宽的数
据, 8cm、5cm和16cm、10cm。)(也有学生可能会说周长、面积,教师可将
之板书下来,作为后续教学资源)
(1)观察、对比前后数据的比有什么关系?
问:观察图形与数据,思考:放大后长方形的长与放大前的长的比有什么关系?宽
呢?(先同桌交流,后全班汇报)
学生回答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