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黄浦区二模分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1,403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黄浦区二模分析.docx

上传人:jiqingyong345 2017/9/9 文件大小:1.3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黄浦区二模分析.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作为2015年上海二模的开篇考,此次黄浦区的考卷秉承了难度中上,分数中下的原则,有些题目看似复杂,其实简单;有些题目看似简单,暗藏陷阱;还有些题目,略坑、令人费解。
选择题:前五小题为常规的基础选择,就不多说了。
第7题做好小球上升和下落时的受力分析便不难得出答案。
第6题动态电路题,属于看似复杂,其实简单的题目。两个电压表V1、V2正确连入电路,则只有两种可能:电压表仅测定值电阻R1电压或滑动变阻器电压R2;电压表测R1与R2总电压,即电源电压。电压表V1与电流表A示数比值不变,则电压表V1测的是R1的电压,电压表V2与电流表A示数比值发生变化,则电压表V2测的可能是R2的电压(V2示数也会改变)也可能是R1、R2总电压(V2示数不会改变)。
第8题压力压强的问题,放在这个位置,难度就不用我多说了。易错点是根据已知条件得出ρ甲<ρ乙后判断出两物体截去相同高度从而得出甲的压强减少量小于乙的压强减少量,叠放之后甲的压强大于乙的压强。
比较好的方法就是考虑压力变化,受力面积不变,甲的总压力减少,乙的增大,所以甲一定小于乙。
另外一种方法就是老老实实地根据比值关系计算,根据压强相等得出ρ甲/ρ乙=h乙/h甲,再分别得出甲和乙的最终压强的表达式
P甲=ρ甲gh甲-ρ甲g△h+ρ乙g△hS乙/S甲 P乙=ρ乙gh乙-ρ乙g△h+ρ甲g△hS甲/S乙
然后再比较它们的大小,可以先用○空出关系符号的位置,即P甲○P乙,根据不等号两边同时加、减或乘除同一正数不等号方向不改变的原则,最终化简为h乙3-h甲3○h乙2h甲-h甲2h乙,于是可以判断出○中应为小于号。
填空题:前两题的表达形式有所改变,更为灵活,不过题目内容还是常规的考点。第14、15题比较值得一说。
第14题故障分析,看似复杂其实简单,但是简单中又有陷阱。电源电压不变,两电表均未被损坏;只闭合S1时两电阻串联,两电表均无示数,则R2必为断路(否则只有R1断路则电流表无示数而电压表有示数,只有R1短路则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R1可能出现的故障情况即可;断开电键S2,闭台电键S1和S3,两电阻并联,看清这一点,故障情况就好分析了。
第15题根据表格找出规律即可,而最后一个空,陷阱很高明,AB均可以,B选项很容易被认为忽略或者误认为是错的了。
作图题:比较常规
计算题:第19题为常规的功与功率的计算。
第20题前两问就不说了,关键的问题在第三问: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增加量△p容恰好等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p水,这就意味着方块放入后不会沉底,而是处于漂浮或者悬浮的状态。这一问还有一点令人费解的地方就是,如果是漂浮状态m=△p水S/g也应该是对的;方块卡住的情况就不说了,既然方块能浸没在水里,容器为圆柱形,考虑它浸没后卡住没有意义。
第21题理解了“将R1与R2以不同的连接方式接入M、N接线柱”为R1与R2分别以串联和并联的方式接入,然后分情况计算讨论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最后一问需要回答的是不同连接方式中较大的△I最大,而不是两种连接方式各自的△I最大。
实验题:第22题为基础实验填空。
第23题最后一个空,两次成像不要忽略。
第24题注意“随着……变大而变大”与“和……成正比”的写法顺序即可。
第25题“测小灯泡电功率”的突破点在“小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