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怎么写论文开题报告.docx

格式:docx   大小:1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怎么写论文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mama 2023/1/12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怎么写论文开题报告.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怎么写论文开题报告 】是由【mam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怎么写论文开题报告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怎么写论文开题报告
一、如何选择问题
写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的奥妙在于提出问题的“层次”。不同于政策探讨报告,学术文章聚集理论层面、解决理论问题。理论是由一系列前设和术语构造的逻辑体系。特定领域的理论有其特定的概念、范畴和探讨范式。只有在相同的概念、视角和范式下,理论才能够对话;只有通过对话,理论才能够发展。极少有硕博论文是创建新理论的,能这样当然最好,但难度很大。我们多数是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因此,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述。谛视例如我最初提出的问题“中国半导体产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这仅仅是对现象的探询,而非有待求证的理论命题。我的理论命题是:“中国产业政策过程是精英主导的共识过程吗?”在这个命题中,“政策过程”、“精英政治”、“共识诉求”三个术语勾画出探讨的理论大体范围和视角。
其次,选择问题是一个“剥笋”的过程。理论问题总是深深地隐藏在纷繁困难的现实背后,而发觉理论问题,则须要运用理论思维的实力。理论思维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过初学者也不必望而却步,大体上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先划定一个“爱好范围”,如半导体产业、信息产业、农村医疗、高等教化体制等,广泛阅读相关的媒体报道、政府文献和学术文章,找到其中的“症结”或“热点”。其次步,总结以往的探讨者大体从哪些理论视角来分析“症结”或“热点”、运用了哪些理论工具,如公共财政的视角、社会冲突范式等。第三步,考察问题的可探讨性,也就是我们自己的探讨空间和探讨的可行性。例如,西方的理论是否无法说明中国的问题?或者同一个问题能否用不同的理论来说明?或者理论本身的前提假设、逻辑推演是否存在缺陷?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找到自己探讨的立足点。不过还要留意我们探讨在规定的一到两年时间内,是否可能完成?资料获得是否可行?等等。
最终,如何陈述问题?陈述问题实质上就是凝练核心观点的过程。观点应当来自对现实问题的思索和总结,而不是为了套理论而“削足适履”。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充溢动态的、丰富的景象,如何才能用恰当的术语、精确的逻辑表述出来呢?雄心勃勃的初学者往往提出雄伟的概念或框架,但我的建议是尽可能缩小探讨范围、明确探讨对象,从而理清对象的内存逻辑,保证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范的学术论文。如“中国半导体产业政策探讨”就是一个特别模糊的陈述,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收缩话题:时间:从1980年到年;对象:政府的叛乱者和决策行为,而不是市场、企业、治理结构等;视角:政治和政府理论中的精英探讨;案例:908工程、909工程、13号文件和《电子振兴》,这是发生在1980-XX年间半导体政策领域的两个重大工程和两个重要文件。通过这样的明确界定,我们将目光集中在“政策过程”、“精英”、“共识”几个自不待言的概念上,问题也就水落石出了。同时,问题清晰了,我们在筛选信息和资料时也就有了明确的标准,在这个“信息冗余”的时代,能够大大提高探讨效率。
二、如何做文献综述
首先须要将“文献综述(literaturereview)”与“背景描述(backupgrounddescription)
”区分开来。我们在选择探讨问题的时候,须要了解该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来龙去脉,如“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历程”、“国外政府发展半导体产业的政策和问题”等等,这些内容属于“背景描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的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其次,文献综述是评论性的(review就是“评论”的意思),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criticalthinking)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探讨的“堆砌”。评论的主线,要根据问题绽开,也就是说,别的学者是如何看待和解决你提出的问题的,他们的方法和理论是否有什么缺陷?要是别的学者已经很完备地解决了你提出的问题,那就没有重复探讨的必要了。
清晰了文献综述的意涵,现来说说怎么做文献综述。虽说,尽可能广泛地收集资料是负责任的探讨看法,但假如缺乏标准,就极易将人引入文献的泥沼。
技巧一:瞄准主流。主流文献,如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职部门的探讨报告、重要化合物的观点和论述等,是做文献综述的“必修课”。而多数大众媒体上的相关报道或言论,虽然多少有点价值,但时间精力所限,可以从简。怎样摸清该领域的主流呢?建议从以下几条途径入手:一是图书馆的中外学术期刊,找到一两篇“经典”的文章后“顺藤摸瓜”,留意它们的参考文献。质量较高的学术文章,通常是不会忽视该领域的主流、经典文献的。二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中国期刊网”、“外文期刊数据库检索”和外文过刊阅览室,能够查到一些较为早期的经典文献。三是国家图书馆,有些上世纪七八十年头甚至更早出版的社科图书,学校图书馆往往没有保藏,但是国图却是一本不少(国内出版的全部图书都要送缴国家图书馆),不仅如此,国图还保藏了许多探讨中国政治和政府的外文书籍,从互联网上可以轻松查询到。
技巧二:随时整理,如对文献进行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做博士论文的时间很长,有的文献看过了当时不肯定有用,事后想起来却找不着了,所以有时记录是很有必要的。罗仆人就积累有一份探讨中国政策过程的书单,还特殊记录了图书分类号码和藏书地点。同时,对于特殊重要的文献,不妨做一个读书笔记,摘录其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到真正起先写论文时就积累了大量“干货”,可以随时享用。
技巧三:要根据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看过一些文献以后,我们有很剧烈的愿望要把自己看到的东西都陈述出来,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洋洋洒洒,蔚为壮丽。仿佛肯定要向读者证明自己劳苦功高。我写过十多万字的文献综述,后来发觉真正有意义的不过数千字。文献综述就像是在文献的丛林中开拓道路,这条道路原来就是要指向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直线距离最短、最省事,但是一路上风景颇多,痴迷风景的人便往往绕行于迤逦的丛林中,反面“乱花渐欲迷人眼”,“曲径通幽”不知所终了。因此,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醒悟: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人家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