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中医文化特征.docx

格式:docx   大小:36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文化特征.docx

上传人:bjy0415 2017/9/11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文化特征.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医养生文化的特点
一、中国养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远古时代是养
生文化的萌芽期。
春秋战国与秦汉时期是中医养生文化形成期。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日渐衰落下去,封建社会逐渐建立、巩固。文化领域出现了“诸子峰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九流十家”等学术流派,中国古哲学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影响着自然科学及其它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中医养生文化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中形成,它深深地打上了古文化的烙印,试从以下几点分析:
。《周易》中的阴阳观,《洪范》中的五行学说,庄子学说中的精气理论,一方面奠定了中医养生理论的哲学基础,一方面又直接构成了中医养生的理论与概念。如肾阴、肾阳、脾气、肝火等。阴阳五行学说的引入,构建了中国特色的养生理论框架,把自然、社会、人的一切统统纳入这个结构之中,充分运用发挥古哲们的思辨能力,在当时实证精神缺乏的背景下,思辨方法就成了医学家们归纳总结零散材料的唯一方法。直观的经验只能代代简单重复相传,而理性的认识可以扩大、提高、不断丰富。中医文化引入阴阳五行学说后,就开始超越经验直观,跨入理性思维的殿堂,不断产生、丰富着中国医学的内涵,沿着这条道路不断扩张、包容、吸收、发展,也使得中医养生理论具有了哲理化的特征。
,它对中医养生文化的形成起了主导作用。道家泛指以老庄学说为中心的哲学流派以及后世的道教而言。代表作是《道德经》,其学术思想基础是属于自然主义的哲学。道家的宗旨之一是追求长生不老,通过养生、避世、清心、寡欲等方式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许多道士同时又是名医药学家、养生家,道家思想对养生文化有重大影响。首先,道家提出的精、气、神等基本概念为中医养生文化所接受。道家认为精气是构成万物的要素,万物的生成与毁灭都是由于“气”的凝聚或消散的缘故。中医的典籍《内经》中提出人生有三宝:精、气、神是也。采用了道家的这些概念,中医气功学更把精气神作为重要的理论来指导练功。其次,道家的重要思想为中医养生文化吸收。道家非常崇尚自然,提倡“返朴归真”、“清静无为”,要人的思想安静、清闲、少欲、使神志健全,精神内守。再次,是道家修炼的一些具体方法也为中医养生文化所采用。道士们的炼丹术对中医药养生的发展丰富作了很大贡献。尤其道家创立的崇尚自然、顺乎自然的气功养生法,对中医养生文化贡献巨大。由此可见,道家文化对中医养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以至有人认为是道家开创了养生文化。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我国的官学,其主要特征是以“求善”为目标的“伦理型”文化。这种文化对养生文化也有很大的影响。第一,儒家注意心理调整。《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与。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与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与,,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西汉董仲舒认为“欲恶度礼,动静顺性,喜怒正于中,忧惧反之正。”“能以中与养其身者,其寿极命。”医学养生文化中这些思想也很明显,《内经》:“智者之养生也……与喜怒而安居处”,“志意与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也”。《养生延命录》云:“能中与者必久寿。”第二,主张从伦理道德的修养来养性长寿。儒家要求人们对封建伦理道德的履践作为自我人生完善的目的。并把这种养性观溶入中医养生文化之中。高尚圣洁的伦理观既是人们自我人格完善的RY高温导热油泵途径,也是养生的重要方法。孔子提出”仁者寿“,大仁者必长寿,认为”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具有仁德者方可通向长寿之路。因此养身在养心,养心在养性,养性才能达到养生的最高境界,就能真正延年益寿。
二、中医养生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点
中医养生文化在其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思想原则,这些原则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
,未老养生的未病思想。中医古典医著《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喻示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注意养生,才能保健防衰与防病于未然。《淮南子》云:“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 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金元时期朱丹溪亦说:“与其治疗于有病之后,不如摄养于先病之前。”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也不可能“返老还童”,但防止未老先衰延长生命是可以办到的,这种预防为主的养生思想告诉人们,必须自幼注意养生,平时注意养生,尤其在生命的转折关头,尤应高度注意养生。如能持之以恒,即可防衰抗老,预防衰老疾病的发生,这种防病抗衰思想与中国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一脉相承,《周易•系辞下》云:“安不忘危,存不忘亡。”这种注重矛盾转化、防徽杜渐的辩证哲学思想是中国古哲学的精华。
,形神一体的整体观
中国传统哲学十分强调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整

最近更新

2018货代业务员工作计划与2018质管部年度工作.. 11页

2018采购工作计划书范文与2018采购部工作总结.. 10页

2025跨部门协作述职汇报红色扁平化创意PPT模板.. 32页

2025述职报告通用PPT模板 (2) 30页

江西省医学领先学科建设计划项目申请合同书 23页

2025黑金极简风企业客户答谢活动动态演示框架.. 24页

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英语对.. 21页

《高校社会实践成果展示卡通扁平风PPT模板(适.. 29页

二零二五亲子共读场景定制版古法装帧寓言故事.. 26页

二零二五年劳动节劳模故事演讲比赛PPT背景素材.. 27页

二零二五年度医疗机构防疫指南配套PPT制作 23页

二零二五年数学建模竞赛获奖团队跨学科合作经.. 21页

二零二五年生态工业园区环境评估总结框架模板.. 24页

二零二五文创市集手作青花瓷工艺主题PPT视觉方.. 26页

二零二五校园节水改造项目公益捐赠仪式蓝色主.. 21页

方太IPD项目 62页

企业出口退税流程 7页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6页

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手册(doc 45页) 45页

尼日尔矿业法 2页

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 12页

生物安全体系文件 5页

设施设备使用维护管理操作规程 8页

【程序文件】实验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 38页

水泥企业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对策表 8页

2015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名单.. 52页

慕安德烈——属天的医治.doc 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