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退耕还林后农村消防工作
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张家口市消防支队副支队长殷守君
党的十六大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摆在了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地位,而退耕还林(草)是国家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重要举措。2002年是张家口市部分县区实施退耕还林(草)的第一年,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退耕还林(草)工作进展顺利,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随之而来是农村火灾呈大幅上升势头。去年全市发生农村火灾事故 166 起,死伤11人,烧毁房屋6407平方米,受灾187户,。%,%,%,严重影响了农民生产生活和农村社会稳定。因此,如何做好“一退双还”后农村消防工作,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亟待解决的新课题。近期我们深入8个县就“一退双还”后农村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调研。
一、退耕还林(草)农村消防工作面临的问题
农村消防工作历来是消防工作的薄弱环节。张家口市多数农户以农牧业为主产业,特别是退耕还林(草)后,禁止农户放牧,实行了家畜圈养,农户增加了饲草的储存量,火灾危险性进一步增大。
(一)草场、林区植被恢复快,枯草高且密度大,火灾危险等级高。退耕还林(草)后,草场、林区实行了禁牧、禁草制度,草场、林区植被得到了有效保护。秋冬季节草场、林区内枯草高而茂密,加之北方地区多旱少雨,风干物燥,致使草场、林区火灾危险等级升高。去年入秋以来,我市坝上地区发生草场、林区火灾14 起,烧毁草地2230公顷,林地350公顷。
(二)大量柴草进村镇,火灾隐患加重。退耕还林(草)后,政府为保护林区和草原,严禁农户放养家畜,改放养为圈养。这样农户要储备大量的饲草,供家畜越冬食用。由于村镇对农户储存饲草缺乏规划,多数农户将饲草堆放在自家的院落内,房顶上,街道旁,形成了垛连垛、户连户的严重局面。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多户受灾,火烧连营的严重后果。去年11月11 日,万全县永丰堡村一村民堆放在房顶上的饲草着火,很快蔓延到相邻农户,致使6户农民受灾严重,一人被烧伤。
(三)农民消防意识淡薄,火源难以控制,致火因素多。由于历史原因,多数村庄分布在草场边和林区旁,且布置不规范,极易发生火烧连营和大面积的草地、林区火灾。究其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低,加之农村消防宣传工作不到位,致使农民群众对消防知识了解少,消防意识差。二是由于多数农户以柴草和大牲畜粪为主要燃料,致使农户院落里大量存放柴草和大牲畜粪,一旦农户不能正确处理带有火种的灰烬,就极易形成死灰复燃。三是生产、生活用火多,火源难以控制。生产用火主要有:打谷场,加工农副产品用火用电;机动农机具排气管喷火;焚烧生产、生活垃圾(烧肥)和野外烧荒动火等。生活用火主要有:吸烟、炊事;灯火照明、取暖、驱蚊;燃放烟花爆竹;电气线路老化、安装使用不当,发生短路、超负荷产生火花;宗教活动用火、小孩玩火等。由于这些火源设及每家农户乃至每个人的行为,因此难以得到有效控制,极易引发火灾事故。据统计,去年以来,农村火灾70%是因用火不慎造成的。
(四)农村消防监督力量薄弱,失控漏管现象严重。农村消防工作主要依靠村民委员会组织实施,消防监督工作由公安派出所负责。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多数村委会把主要精力,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