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实物配租廉租户住房满意度实证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实物配租廉租户住房满意度实证研究.doc

上传人:晴雯 2023/1/14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实物配租廉租户住房满意度实证研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实物配租廉租户住房满意度实证研究 】是由【晴雯】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实物配租廉租户住房满意度实证研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实物配租廉租户住房满意度实证研究
曾子成【摘要】本文以实地调研数据为样本,借助Logistic模型检验理论假设探讨实物配租廉租户住房满意度及其个体影响因素,评估廉住房制度建设成效。研究结果显示廉租户性别影响不显著,年龄、婚姻状况、文化水平、月均收入影响显著。因此,实物配租廉租房制度实施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与因人而异相结合的原则。
【关键词】实物配租廉租户住房满意度Logistic模型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都得到了迅猛发展,城镇社会经济的进步则首先反映在城镇居民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的国家住房制度改革,根本上打破了政府对城镇住房分配管理的主导,迫使住房资源接受市场经济的调配。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难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事实,实物配租廉租房作为我国住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党和国家有效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体居住问题,维护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进而实现和谐社会理念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实物配租廉租房的理论研究,国内学术界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对实物配租廉租房制度建设现状的分析,例如学者白友涛等实证抽样了南京市鼓楼区56户实物配租家庭,总结提出我国实物配租制度存在保障对象界定不清等问题;二是对实物配租和货币补贴保障方式的对比,例如学者高峰详细论述了两者的利弊,认为具体补贴形式的选择必须结合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目前国内相关成果多以定性方法得出,研究范围有待于进一步扩宽。本文以廉租户自身因素为切入点,借助Logistic模型深入剖析廉租户住房满意度,试图评估实物配租廉租房制度建设成效,为我国住房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设计
1、模型选取。本文在描述实物配租廉租户住房满意度基础上,探讨廉租房制度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欲达到变量因子解释的实证目的,本文将廉租户住房满意度严格界定于“满意”与“不满意”之间,并定义“满意=1”,“不满意=0”。因变量满意度是二分类变量,一般的线性计量模型无法解释自变量的影响维度,采用经典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正好满足了研究需要。模型回归公式为:
,模型回归过程及延伸推广已被王济川等学者证明。其中Y为因变量“满意度”,Xn为影响因子,βn为对应因子的回归系数,?琢为常量。
2、理论假设。本文基于廉租户个体因素分析其住房满意度,综合目前国内外已有的典型成果,将廉租户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水平和月均收入共5个影响因子纳入模型(自变量赋值详见表1),并提出以下理论假设:假设1:男性居民住房满意度较高。假设2:年龄越大,住房满意度越高。假设3:丧偶居民住房满意度较高。假设4:文化水平越高,住房满意度越高。假设5:月均收入越高,住房满意度越高。
三、调研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1、调研区域概况。作为湖北省的省会城市以及我国中部六省的中心城市,自1998年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以来,武汉市根据本市实际进行了政策摸索,成立以市房管局牵头、相关单位配合协同的廉租房管理创新平台,适时修增《廉租住房管理办法》,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廉租房制度建设体系。截至2011年底,武汉市政府累计投入10多亿元人民币集中兴建了大批实物配租廉租房,解决了本市10万余户低保家庭住房难题,有力推动了武汉市廉租房制度改革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2、数据来源。本次调研以问卷填答和实地访谈为主要形式,项目组于2012年8月下旬对武汉市江岸区、青山区和新洲区3个城区的实物配租廉租户进行了随机抽样,发放问卷200份,实际回收198份,剔除4份信息严重缺失的问卷,得到有效问卷19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达到97%(抽样区域分布详见表2)。项目组成员还实地走访了武汉市房管局和青山区廉租房相关监管部门,搜集了大量武汉市实物配租廉租房整体建设资料。,。%,%;%,%,%。
四、模型回归分析
Logistic回归模型运行前要对其进行拟合优度系数计算,以此检验本文假设的影响因子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以及选取的样本能否代表廉租户整体。自变量中包含连续性因子,故应选用HosmerLemeshow和ModelChi-square指标。%显著性水平之下,说明设计的5个影响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即该模型的拟合优度较理想。
模型拟合优度检验通过后,“二元Logistic回归”选项得到模型的回归结果详见表4。表中B为回归系数,符号代表作用方向,绝对值代表作用大小;,表示相应因子对于因变量的显著性差异;,Wald为统计量,df为自由度,EXP(B)为对数发生比。下面结合模型回归数据对自变量理论假设作逐一解释。
假设1不成立。性别的显著性水平Sig.>,说明性别因子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未能通过模型检验,即在廉租户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性别因素对住房满意度不存在显著性影响。课题组前期对实物配租廉租户的实地调查统计显示,选填“满意”的男女居民比例接近1:1,模型研究结果与之相吻合。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实物配租保障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的,就城镇低收入群体而言,男性居民和女性居民都是廉租家庭的一员,他们对待廉租房制度建设的看法和态度趋于一致。
假设2成立。年龄的显著性水平Sig.<,说明年龄因子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能够通过模型检验,即廉租户年龄因素对住房满意度存在显著性影响。年龄因子的回归系数B为正数,证明年龄因素与住房满意度呈正相关,也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大,居民对实物配租廉租房制度的认可度逐渐增强。这种现象很容易理解,青壮年居民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他们迫切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水平,对目前廉住房居住条件普遍不满。老年居民由于健康状况而对廉租房产生很大的依赖性,他们对国家提供的廉租房较为满意。假设3成立。婚姻状况的显著性水平Sig.<,即廉租户的婚姻状况对住房满意度存在显著性影响。,说明婚姻因素与住房满意度存在较强的正向关系。已婚居民的家庭人口规模偏大,造成居住环境紧张,狭窄的生活空间无法满足基本生存意愿,对此他们普遍表示出不满。孤寡居民对廉租房制度的高度认可,再次说明实物配租廉租房为保障困难群体的住房权益起到了重要作用。
假设4不成立。文化水平的显著性水平Sig.<,回归系数为-,说明文化水平因素对廉租户住房满意度存在很强的负向显著性影响。对数发生比EXP(B),意味着廉租户文化水平每上升一个层次,%。一般情况下,文化水平较高的居民劳动技能较强,租住廉租房只是暂时的选择,一段时间内他们会考虑腾退廉租房。另一方面,具有高中(中专)%的比例,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了略微影响。
假设5不成立。同理可知,月均收入对廉租户住房满意度存在正向的显著性影响,月均收入每增加一个等级,%。收入较高的居民往往是廉租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这使他们精神上承受了很大压力,因此对当前的居住条件较为不满。
五、结论
本文以武汉市194份调研问卷为数据分析样本,利用二元Logistic计量模型实证揭示了实物配租廉租户个体因素对住房满意度的影响机制,并得出了重要结论。研究认为,实物配租廉租房制度建设的推进不仅应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同时必须充分兼顾廉租户年龄、婚姻状况、文化水平、月均收入等个体条件,针对保障对象的特殊性具体开展廉租工作。
进一步把握廉租房制度实施建设规律,本文就理论界的后续研究提出两点展望:本文仅仅讨论了实物配租廉租户个体因素对住房满意度的影响,研究成果的丰富完善还需结合廉租户外部因素加以考虑;廉租房三种补贴方式各具优势,货币补贴廉租户和租金核减廉租户的住房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同样值得关注。
(注:本文属武汉理工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20121049719002)。)
【参考文献】
[1]白友涛、李艳:廉租房补贴方式的问题分析——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J].中国房地产,2010(2).
[2]高峰:对我国廉租住房保障方式的若干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3]王济川、郭志刚: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与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