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马克思哲理.doc

格式:doc   大小:101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马克思哲理.doc

上传人:phl19870121 2017/9/11 文件大小:10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马克思哲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各位,这是最终版本了~~有几处改过了,望互相转告。谢谢!】
改过的地方分别是9(3)、(4)以及 11 。
大家还觉得不够的地方就自行脑补吧哈哈。祝期末顺利!!
说好今天出的。。其实还没有完全完善。周末回去看看书会再更新的。
陈蓓洁是很好的老师,这些基本就涵盖所有考点了。仅做参考。大家加油~
考试形式:
单选 20 20题
多选 10 五题
辨析 6分两题
论述 8分两题(尽量多写适当展开)
材料分析关于哲学史 12分两体
90分钟完成
然后嘛。加粗的是老师说重要的。。基本就是辨析和论述了,大家懂的。
格式乱了。。自己回去改吧~
正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资料


:
①德国古典哲学;②英国古典经济学;③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
4. 哲学基本问题是什么: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包括两个方面:①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②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5. 哲学基本派别之间的差异:【哲学史,出材料分析】
(1)唯物主义:
①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
代表人物:泰勒斯(Thales)——水;阿那克西曼德——无限者;阿那克西米尼——气;德谟克利特
——原子和虚空;
特点和局限:把世界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感性物质形态,虽然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方向,但是具有直观性、简单化倾向,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猜测。
②近代形而上学的机械论的唯物主义
代表人物:培根、霍布斯、洛克、拉美特里、狄德罗、霍尔巴赫、爱尔维修等。
特点和问题:用近代物理学对物质的理解(如“原子”的不可入性、广延性、密度等机械性质)来解释世界,造成学说的片面性、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
代表人物:列宁
(2)唯心主义:
①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虚构的独立于人类与自然界之外的客观精神当作世界的本体。(柏拉图的“理念”;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朱熹的“理在事先”等)
②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意识(感觉、经验、意志、“心”)当作万物的本原。(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叔本华的“世界是我的表象”;陆九渊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等)
唯心主义的问题在于:把物质和精神之间的关系颠倒过来,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而物质世界是精神的派生;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则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世界是统一的,它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3)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①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但不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的标准,代表人物有马克思、黑格尔、毛泽东等。
②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绝大多数的哲学家都是可知论者,只有极少数的哲学家是不可知论者),代表人物有休谟、康德。
(4)一元论与二元论:
①一元论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物质或精神。
②二元论认为:世界有两个互相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物质和精神。
代表人物:笛卡尔。
二元论的问题在于:把物质和精神并立起来,以二元论否定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最后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