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湖州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知识解读
吴燕
2013年8月
目录
一、中国招投标发展历史
二、我市建设工程招标投基本程序和工作要求
招标准备
招标公告
组织资格审查
编制发售招标文件
招标控制价备案
组建评标委员会
开标
评标
中标
签订合同
三、建设工程招投标流程图
四、投诉与处理
五、投标人的串通与投标
招标投标发展历史
①第一阶段为1980年至1989年,为试行推广阶段
一、中国建设工程招投标发展历史
20世纪80年代初,深圳等城市推出了建设单位邀请几家施工单位“商议”“评定”选择工程承包单位。1980年10月国务院发制了《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第一次提出了招标投标试点。1982年,云南鲁布革水电站引水系统工程是我国第一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部分工程采用国际招标的水电建设工程(此项目最终由一家日本大成公司以8460万元中标,据说造价节省50%)。通过这次招标,大幅度地降低了工程造价,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方式的改革和发展。
1983年,印发了《建筑安装工程招标投标试行办法》并在全国试行。1984年9月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暂行规定指出,要大力推行工程招标承包制,要改革单纯用行政手段分配建设任务的老办法,实行招标投标,由发包单位择优选定勘察设计单位、建筑安装企业,这就是我国政府第一次出台有关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的法律法规。
招标投标发展历史
②第二阶段为1990年至1996年,为全面执行阶段
中国建设工程招投标发展历史
进入20世纪90年代,政府有关部门不断制定、完善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的方法和制度。建设部于1992年12月底正式印发了《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该办法指出,凡政府和公有制企事业单位投资的新建、改建、扩大建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的施工,除某些不适应招标的特殊工程外,均应按本办法实行招标投标。1994年6月,建设部、监察部印发了《关于在工程建设中深入开展反对腐败和反对不正当竞争的通知》。199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也转发了建设部、监察部、国家计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开展建设工程项目执法监察意见》明确了执法监察的范围和重点,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
招标投标发展历史
③第三阶段为1997年至1999年,为规范操作阶段
中国建设工程招投标发展历史
为了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工程建设管理方式。1997年2月,建设部印发了《关于建立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的指导意见》。1998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在全国施行,正式确定了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招标投标活动的法律地位。1998年8月,建设部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工程招标投标管理规定》,规定要求凡未建立有形建筑市场(即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的建立,规范了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的工作管理,结束了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工作各自为政,执法监察不力等状况。
招标投标发展历史
④第四阶段 2000年至现在,为法制管理阶段
中国建设工程招投标发展历史
2000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在全国施行。招标投标法规定,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物资材料等采购都必须进行招标投标。为此,我国的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的工作开始全国进入了法制管理的轨道。
二、我市建设工程招标投基本程序和工作要求
招标准备
、招投标原则
、必须招投标项目
、招标条件
、招投标形式
、招标组织形式
、招标准备注意事项
招标准备
、招投标原则
《招标投标法》第5条规定:“招标投标活动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1)公开原则
公开原则,首先要求招标信息公开。例如:《招标投标法》规定,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招标公告,应当通过国家指定的报刊、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介发布。无论是招标公告、资格预审公告还是投标邀请书,都应当载明招标人的名称和地址、招标项目的性质、数量、实施地点和时间以及获取招标文件的办法等事项。其次,公开原则还要求招标投标过程公开。例如:《招标投标法》规定开标时招标人应当邀请所有投标人参加,招标人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截至时间前收到的所有投标文件,开标时都应当当众予以拆封、宣读。中标人确定后,招标人应当在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的同时,将中标结果通知所有未中标的投标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开是公平、公正的基础和前提。
招标准备
(2)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要求给予所有投标人平等的机会,使其享有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