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创新是商业银行拓展小企业信贷必由之路.doc

格式:doc   大小:113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创新是商业银行拓展小企业信贷必由之路.doc

上传人:phl806 2023/1/19 文件大小:1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创新是商业银行拓展小企业信贷必由之路.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创新是商业银行拓展小企业信贷必由之路 】是由【phl80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创新是商业银行拓展小企业信贷必由之路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创新是商业银行拓展小企业信贷必由之路
2
————————————————————————————————作者:
————————————————————————————————日期:

创新是商业银行拓展小企业信贷必由之路
宋方(金融时报2006-8-28)
小企业市场并不是一个生疏的新市场。事实上,我国的商业银行从很早就开头跟小企业打交道了,而且其间也并未中断过。问题在于,相对于其他业务的较快进展,银行小企业信贷业务却停滞不前。客观上,影响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业务进展的障碍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企业规模小、自身抗风险力量较弱,企业进展的不确定性较大,因而,整体上小企业食用风险相对较大;二是信息方面不对称,小型企业制度往往不很健全、信息透亮     度相对较差,银行无法全面把握企业的经营及财务状况,不利于银行进行信贷风险评估和风险防控;三是依据商业银行通常的制度设计,小企业信用评级较低,同时往往无法满足银行所要求的贷款担保条件;四是依据传统方法、传统观念,银行经营小企业业务的运营成本较高。
经营体制机制创新
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主要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进展小企业信贷必需要有专业的小企业客户营销管理团队;其次,建立分级授权、责权利清楚、奖惩分明、运转高效的小企业信贷经营管理组织体系,建立规范、快捷、平安的小企业信贷业务专业化处理通道,既要简化环节、提高效率,又要有明确、有力的制约机制,切实防范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第三,小企业业务必需要有科学和独立的考核体系。独立的考核体系是划分职责、明确奖惩的必要条件,是防范道德风险、操作风险的有力手段,是保障小企业信贷业务健康进展的必要支撑;第四,要有科学的定价机制,依靠合理的产品定价掩盖风险加权后的经营成本。小企业信贷客观上存在
4
“两高”现象,即风险高、成本高,克服这一问题,一方面要靠银行自身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风险的识别、预防和把握力量以及成本把握水平,靠规模化经营。另一方面,银行必需建立依托现代电子信息手段的完善的核算体系,科学测算成本,依据收益和风险加权成本相匹配的原则,合理进行产品定价;第五,创新服务模式,推动公私业务联动、本外币业务联动、传统资产负债业务和财务顾问等新型中间业务整体联动,柜面服务、上门服务和电子银行、网上银行等虚拟银行服务多种服务形式、服务手段有机结合,构建服务小企业的综合化多功能金融服务平台;第六,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使责、权、利三者划分清楚且相互平衡,充分调动基层分支机构和营销人员拓展业务的乐观性。
业务流程创新
经过多年的进展,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普遍了授信业务审批“贷审会”制,并初步建立了内部信用评级制度,对象选择、业务审批、贷后监控以及责任追究等各项制度逐步完善,风险防范意识有了较大提高,整个信贷业务处理流程得到了完善。但是,这些制度和流程主要是针对大中型企业设计的,不适用于小企业。
商业银行要在进展小企业信贷业务方面取得突破,就必需对以往的信贷业务流程进行改造和创新,要在有效把握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建立反映小企业的特点,客观评价小企业经营状况和进展潜力的特地的小企业信用评级方法以及拓宽小企业贷款担保途径,降低信贷“门槛
4
”;通过简化环节、提高效率以及合理进行产品定价和规范化经营,提高业务竞争力量,并降低成本、提高回报,从而提高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经营绩效。业务流程的优化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第一,内部信用评级体系的创新和优化。小企业和大中型企业在财务指标等多个方面不具有可比性,不能简洁地拿主要针对大中型企业的信用评级方法去往小企业身上套用,对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主要应立足于反映小企业横向的比较相对优势和进展潜力及企业信用状况,同时应将营者个人的信用记录、素养、财产状况等纳入评价内容之中,其次还款来源也是必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方面。通过创新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简化信贷分析工具,实事求是地提示风险,降低小企业信贷准入门槛,尝试对小企业进行快速信用评级,确保小企业授信申请得到准时处理。
其次,审批权过程简化。小企业信贷业务具有“额小、量大、分散、频快、期短、面广”的特点,即贷款金额小、笔数量大、客户分散、用还款较为频繁、时间性强、效率要求高、一般以短期融资为主、涉及的行业面较为广泛,等等;以往的信贷审批流程难以适应小企业信贷业务的这种特点。因此,必需在满足切实把握风险的前提下,对业务受理、客户及业务筛选、调查、审批、发放、管理全过程进行优化整合,简化审批环节,尝试建立分级授权、权责平衡的小企业信贷业务考核制度,通过明晰化、制度化的定期考核,强化各级经办人员的责任意识,防范道德和操作风险。
第三,贷后管理标准化。贷后管理是整个业务流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防范和把握风险的重要环节。贷后管理有一个累积过程,随着业务的进展,小企业贷后管理的工作
6
量会越来越大。在工作量浩繁而人力投入有限的条件下,如何保证贷后监控的质量,同时又不导致边际成本同步加大,是银行必需预见并予以解决的问题。“人海战术”明显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科学方法,尤其不是大中型银行的抱负选择。应当以风险切实可控为根本原则,依据小企业的特点,合理确定贷后检查的频率和手段,在不降低风险识别、预警、防范以及其他贷后管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IT手段以及目前银行普遍正在建立的信息系统、企业及个人征信系统,构建经营者个人信息和企业信息可以有效沟通的小企业客户信息数据库,全面、准时地记录和反映客户的财务与非财务状况以及提款、逾期、欠息、归还、信用评级等动态信用信息,准时把握客户的信用状况,并将纸质档案与电子数据库信息有机结合,为客户关系管理及贷后风险监控供应科学的技术支持手段,建立动态化、标准化的贷后管理机制,降低运营成本。
产品及服务手段创新
体制机制创新是保障和基础,产品及服务手段创新是业务进展的有力手段。产品和服务手段创新主要应着眼于:
第一,创新担保方式,拓宽小企业贷款担保途径。小企业不简洁获得银行的无担保信用额度,自身往往又缺乏足额的抵押资产,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通常不情愿为小企业贷款供应担保,因此,担保是困扰小企业贷款的首要障碍。克服这一问题,必需要广开门路,要在传统的抵押、保证方式之外,广泛开拓如经营者个人房地产抵押、应收账款转让、联合担保、专业或商业担保公司担保、仓单质押、出口信用保险担保、工商银协议等多种担保方式,在有效把握风险的前提下,努力为小企业融资制造便利条件。
7
其次,贴近小企业,创新授信额度使用方式和还款方式。譬如,依据小企业用款季节波动性较强、现金分期回流的特点,实行一次授信依据需要分批提款、定期审查额度循环等新型授信方式,以及整贷零还、零贷零偿、零贷整还等机敏的贷还款方式,为小企业供应便捷的资金支持,同时减轻小企业集中还款的资金调度压力,降低贷款逾期风险。
第三,以信贷业务为切入点,加强产品组合创新。加大关联金融产品营销力度,大力推动信贷业务与其他资产负债业务、中间业务以及公司业务与个人业务的联动。从公司到业主,从对公司业务到个人对私业务,从一般资产负债业务到现金管理、理财、财务顾问、投资顾问等中间业务,实行全方位“一站式”金融服务,为企业及其经营者供应更多的增值附加服务,在有效把握风险的前提下,完善为小企业服务的形式和手段,提高为小企业服务的力量。加强各种业务联动,一方面可以提高小企业业务的综合回报率;另一方面,有利于亲密与客户的关系、准时把握客户动态和需求、提高客户的忠诚度,也有利于防控信贷风险。
第四,拓宽营销渠道,挖掘潜在客户。商业银行不仅要充分发挥自身网点资源的作用,尽可能地扩大网点掩盖面,同时,还要多方开拓渠道,扩大对小企业服务的辐射面。譬如,利用地方政府和担保公司等合作机构以及与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等其他金融机构加强合作等,扩大业务的掩盖范围和服务的辐射面。
7
第五,充分利用银行强大的IT信息技术手段。大力进展网上银行、电子银行、银行卡业务,发挥电子支付、电子结算等虚拟银行的强大功能,为企业供应更加便捷的贴近服务,降低运营成本。
拓展小企业信贷业务需要坚持五项原则
要实现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进展,商业银行在实际工作中应当留意坚持五项原则。
。进展小企业信贷业务应结合自身实际,合理确定进展目标,留意把握好进展的节奏,有目标、有重点、乐观有序地推动小企业信贷业务进展,防止“一哄而上”、“一哄而起”,为业务进展埋下隐患。
其次,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充分考虑自身人员、网点资源、管理力量等资源的约束因素,在具备合适人员和健全经营管理力量的前提下进展小企业信贷业务。要把小企业信贷业务的进展作为一项长期业务来抓,着眼建立长效机制,不搞“大跃进”式的进展,防止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和大起大落。
第三,坚持依法合规原则。一是选择依法合规经营、进展有潜力的诚信客户,把好客户选择关;二是银行自身要依法合规、审慎经营,不违反法规制度和国家产业政策。
第四,坚持效率和风险把握协调与平衡的原则。既要做到快捷、便利又要做到合法、合规;既要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为小企业服务的力量,又要规范操作;既要推动业务进展,又要不留下风险。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确保资产质量。
8
第五,坚持风险与效益匹配的原则。运用利率政策、风险定价机制及经济资本回报率的理念,合理定价,确保合理的综合回报。
对县域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存差的调查思考
石红英(金融时报2007-1-29)
近年来,邮政储蓄从农村抽走大量资金,县域资金大量外流,受其影响,大部分商业银行由信贷借差向信贷存差转变,且存差不断扩大,特殊是自2003年以来信贷存差消灭了快速扩大的趋势。不断扩大的信贷存差对县域经济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造成农村信贷资金投放不足且逐年削减,县域经济进展缓慢。
据我们调查分析,形成县域商业银行信贷存差扩大的缘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社会信用意识淡薄,银行有惧贷心理;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门槛”过高;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过于高度集中、造成县支行无权放贷的局面;金融机构放贷责任大于激励,在肯定程度上挫伤了信贷人员的工作乐观性。笔者认为缩小县域商业银行信贷存差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大力培育“诚信为本”的理念。创建诚信社会是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一是要键全法律法规,用法律法规约束社会行为,使逃废金融债务者得到应有的惩处,渐渐培育客户的信用意识。二是地方政府在维护金融债权上对金融业应赐予公正的待遇,在金融支持经济进展的同时,也要地方政府的有力支持,使金融自身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从而在心理上具有较强的后盾,敢放贷、愿放贷。
10
2、应改革国有商业银行现有的信贷管理体制。国有商业银行上级行应严格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适当下放贷款授权授信的要求,放宽县支行贷款投放的权限,给他们肯定的自主权,使他们对地方的一些企业和项目有支持的愿望与力量。同时要转变目前信贷管理体制上的那种重责任、轻激励的现状,调动经营者信贷营销的乐观性。
3、金融业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确立以效益为核心的理念。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形势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已由过去单纯的“以量取胜”、“规模立行”向“以质取胜”、“效益立行”方向转变,尤其是基层商业银行必需强化效益观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综合力量和树立良好的金融企业形象。国有商业银行要乐观进行金融创新,培育效益增长点,不断扩展新的服务领域,扩大社会服务面,提高服务层次,不断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业务品种,满足客户不同的金融需求。
4、地方要结合自身实际,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地方政府要依据当地的实际和市场的需求,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县域经济运行的良性进展,使信贷支持经济进展有项目、有效益、有意愿。在市场经济不断进展的前提下,国有商业银行要重新调整优化资金投向,要按效益原则,依据业务量大小,不分区域,不分行业,不管性质、锁定产权明晰、经营机敏高效的各类不同企业发放贷款。
5、要加速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针对县域经济中大部分企业处于不死不活状况的现实,应乐观推动企业制度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进程。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进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高附加值新兴产业的同时,要乐观规范现有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