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ppt6.ppt

格式:ppt   大小:294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ppt6.ppt

上传人:yzhlyb 2017/9/13 文件大小:29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ppt6.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七章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第一节元白诗派
一、元白诗派的成员及交往情况
元稹,白居易,李绅,张籍,王建,唐衢,邓鲂,李余,刘猛等。
(一)仕途显达。
白居易(772-846):最高做到过刑部尚书。
元稹(779-831):最高做到过宰相。
李绅(772-846):最高做到过宰相。
张籍(766?-830?):做过国子司业,水部员外郎。
王建(766?- ?):做过陕州司马。
(二)私人交情甚笃。
“与足下小通,则以诗相诫;小穷,则以诗相勉;索居,则以诗相慰;同处,则以诗相娱。”(白居易《与元九书》)
“忽忆故人天际来,计程今日到梁州。”(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梦君兄弟曲江头,也入慈恩院里游,属吏唤人排马去,觉来身是古梁州。”(元稹《纪梦诗》)
“泥泞非游日,阴沉好睡天。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白居易《雨中招张司业宿》)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叫短李服歌行。”(白居易《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二、白居易的理论主张——功利主义的诗学观
(一)相关背景(元和中兴)
(二)理论主张
1、内容上要求诗歌要完全为社会服务,为政治服务,将诗歌当作向君王规劝,指陈时弊,反映民生疾苦,裨补教化之工具。
“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歌咏之。”(白居易《与元九书》)
“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白居易《新乐府序》)
“君耳唯闻堂前言,君眼不见门前事。贪吏害民无所忌,奸臣弊君无所畏。欲开壅弊达人情,先向诗歌求讽刺。”(白居易《采诗官》)
2、诗歌的形式也要为内容服务。诗歌的形式不再以审美感发为主要目的,而要以清楚,明白,直接,切近为目的。
“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白居易《新乐府序》)
“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白居易《寄唐生》)
进步意义:
强调了诗歌内容的充实与现实性,避免了诗歌形式主义,唯美主义的倾向。
缺陷:
1、使诗歌成为政治的附庸,道学的附庸。
2、诗歌语言的含蓄精炼被忽视,和实用性的奏议,策论,谏书甚至大白话,打油诗等没有了界限。
(四)实践领域——讽喻诗(新乐府,旧乐府,一般古诗)
1、新乐府。
狭义的新乐府(82首):
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
元稹《新乐府》十二首
李绅《新乐府》二十首(亡佚)
广义的新乐府:
杜甫的新题乐府
元结的《系乐府十二首》
顾况的《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
白居易之《秦中吟》十首
元稹的《连昌宫词》
张籍的《野老歌》,《江南曲》等
王建的《当窗织》等
2、旧题乐府
白居易:74首左右。
元稹,李余,刘猛各有旧题乐府19首。
张籍:38首
王建:30首左右。
3、一般古诗
白居易《观刈麦》,《村居苦寒》,《采地黄者》,《宿紫阁山北村诗》等,李绅《悯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