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重庆市构造纲要图说明书.docx

格式:docx   大小:289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重庆市构造纲要图说明书.docx

上传人:飞行的大山 2023/1/20 文件大小:28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重庆市构造纲要图说明书.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重庆市构造纲要图说明书 】是由【飞行的大山】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重庆市构造纲要图说明书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重庆市结构大纲图说明书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总企业
二○○二年八月
重庆市1∶50万地质系列图
编纂委员会成员
主任委员:李后蜀
副主任委员:汪小昆

员:黎力
刘安云
袁兴平
朱永琴
邓富银
吴时髦


辑:黎力


编:刘安云
袁兴平
图幅
负责:朱永琴
吴时髦
内容简介
重庆市地跨扬子准地台和秦岭地槽褶皱系两大结构单元,经中元古代—
—晚元古代早期基底形成阶段、南华纪——三叠纪槽台分野阶段及侏罗纪——第四纪陆内改造阶段的结构——堆积演化作用形成了当今的地质结构格局。
扬子准地台区分为重庆台坳、上扬子台坳、大巴山台缘三个二级结构单
元,以及四个三级结构单元和八个四级结构单元。其褶皱基底由青白口系板
溪群构成,南华系——中三叠统主要为海相台地型建筑序列,晚三叠世以来
发育大型陆相盆地堆积。盖层除北缘部分为印支褶皱,渝东南为燕山褶皱外,
其他大多半均为喜马拉雅褶皱,重生代以来的新结构运动主要表现为台区的
断块、表层扭动。各结构单元结构形态及其在空间的散布各具特点,渝东南
为北北东向城垛状褶皱,渝西小部为舒缓背斜、穹隆与向斜,其他大多半地
区则表现为北北东——北东向梳状褶皱。
秦岭地槽褶皱系仅区分为北大巴山冒地槽二级结构单元,以青白口系龙潭河组构成褶皱基底,南华纪——寒武纪以冒地槽型堆积为主。地壳运动以印支运动为主,结构踪迹多表现为北西向复合结构。
说明书及图件是在参照、利用、综合研究《四川省地区地质志》以及区内和周边1∶20万、1∶5万地区地质检查等资料的基础上编制的。
目录
1
2
2255
5
26
2626
28
2828
—29—29—29—30
前言
—105°17′110°11′28°11′32°12′
重庆市地处东部发达地域与西部资源富集区联合部。中、西部下丘陵地貌,北、东、南为边沿中、
低山区。区内水系发育,天气润湿平和,交通方便。
本说明书及图件是在参照、利用、综合研究《四川省地区地质志》以及区内和周边1∶20万、1∶
5万地区地质检查等资料(截止1999年)的基础上编制的。
依据区内结构形态及其在空间的散布特点,联合地区地质、结构特点,进而区分了以城巴断裂带为界的扬子准地台和秦岭地槽褶皱系两个Ⅰ级结构单元。在扬子准地台中以沙市隐伏断裂和七曜山基
底断裂为界区分出了大巴山台缘坳陷、重庆台坳、上扬子台坳三个Ⅱ级结构单元,同时依据各Ⅱ级结构单元中的不一样结构形态又区分出了四个Ⅲ级结构单元及八个Ⅳ级结构单元。在秦岭地槽褶皱系中,仅存一个北大巴山冒地槽Ⅱ级结构单元。
其总的结构相貌为:渝东北(沙市隐伏断裂以北)结构线多为北西向,褶皱由北往南其强度和密度均渐渐减弱,由关闭倒转褶皱、斜歪褶皱到广阔褶皱,轴面由倾斜到直立,逆冲断层多发育于背斜核部,其规模从北往南亦渐渐减弱到不发育,据地区资料及专题研究成就,其结构形态定型为印支褶皱造山运动,结构层在城巴断裂带以北为南华系代安河组—寒武系八仙组,以南为南华系明月组—三叠系;渝东南(七曜山基底断裂南东)为北北东向背向斜等宽的城垛状褶皱,断裂较为发育,且拥有多期活动性质,酉阳、黔江一带的上白垩统正阳组角度不整合于侏罗系及以老地层之上,表示该区结构形态定型为燕山期的褶皱造山运动;渝西(华蓥山断裂以西)小部为舒缓背斜、穹隆与向斜,这与川中威远—龙女寺古隆起有关,其他大多半地域(华蓥山断裂与七曜山基底断裂之间)则表现为北北东—北东向高窄背斜与宽缓向斜构成的隔挡式褶皱,主假如在燕山期及以老造山运动形成的结构形态基础上,经过喜马拉雅期造山运动改造而形成此刻的结构相貌。重生代以来的新结构运动主要表现为间歇性抬升、表层扭动及断裂活动。
本说明书及图件要点突出了区内各结构单元及其主要结构踪迹特点,同时对新结构运动、结构—堆积演化史作了简要的描绘。
本说明书采纳多旋回槽台说并参照现代结构学的一些新进展和新理论编写。
第一章结构旋回及结构层区分
第一节结构旋回及结构层的区分原则
结构旋回是经过对某褶皱带的角度不整合来确立的。褶皱幕常常相对集中在某些不太长的地质时期内,这一时期就是所谓的褶皱期或造山期。同时褶皱幕在时间上表现出周期性和阶段性,即地壳既
有较长安静期(造陆或起落运动),又有较短促的活动期(造山或褶皱运动)。安静期和活动期的交替,表现了地壳结构不停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结构层是褶皱带必定发展阶段的建筑或结构岩石组合,是结构旋回的物质表现。结构层区分的主要依照是地壳运动、不整合建筑差别、岩浆活动及地区变质等。结构层内依据平行不整合大型堆积旋回、堆积相及岩石组合差别可进一步区分亚结构层。
依据以上原则,重庆结构旋回及结构层的区分如表1。
第二节结构旋回及基本特点
1、晋宁旋回
该旋回主要形成褶皱基底,构成褶皱基底的堆积建筑为:a发育在古陆内部的冒地槽堆积如板溪
群;b发育在古陆核边沿的优地槽堆积如龙潭河组。散布于秀山邻近的板溪群与上覆南华系多为平行不整合接触,且板溪群为变质岩,而上覆岩石则为未变质堆积岩。而渝东北散布于城口的龙潭河组及上覆南华系虽均具变质作用,但二者的堆积建筑种类有显然差别,且多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局部可见角度不整合接触。
2、澄江旋回
在秦岭褶皱系南缘,澄江运动主要表现为沿扬子陆块边沿的断陷,除晚南华世末局部上涨外,全区以沉陷为主。
在扬子准地台上,澄江运动不属于褶皱运动范围,多以块断显示其特点。
3、加里东旋回
台区加里东旋回没有造山运动。下古生界各系之间多为平行不整合,为一套滨海——浅海相碳酸盐堆积及陆源砂泥质堆积,其建筑系列为藻礁碳酸盐建筑——远硅质建筑——异地碳酸盐建筑——陆源碳酸盐建筑。
北大巴山冒地槽褶皱带以城巴断裂带与扬子准地台的大巴山陷褶束相邻。加里东旋回没有造山运动,此期堆积物主要由震旦系和寒武系构成。震旦系为炭质板岩、灰岩、硅质岩;寒武系为远硅质建筑、陆源碳酸盐建筑、碎屑岩建筑。各系间均为整合接触,广泛遭到地区动力变质,并有宽泛的辉长岩、辉绿岩脉侵位。
4、华力西旋回
华力西旋回上限为中二叠世末,仍属造陆运动性质,此期的结构继承了加里东期结构格局,但其隆升范围较加里东期广,所以缺失地层许多,泥盆系、石炭系在区内大多半地域缺失,局部有零星出露。
5、印支旋回
印支旋回时限为晚二叠世至三叠纪,台区印支运动分为两幕。早幕表现为须家河组(香溪组)堆积前的微角度——平行不整合;晚幕表现为侏罗系与三叠系之间的角度平行不整合。其特点是:与相邻
槽区的主要褶皱回返时期基本同步,是台缘坳陷的主要褶皱运动,台区内部无褶皱运动,只有起落运动。印支旋回结束海相堆积的历史形成了中生代陆相盆地。
表1

重庆市结构旋回及结构层区分表
结构阶段
槽区台区

地台
台晚
发期
展陆
阶内
段改



地早
槽期
发稳
展定
阶发
段展



结构旋回















西








结构运动
喜马拉雅运动Ⅰ幕
燕山运动
印支运动晚幕
印支运动早幕
末华力西运动
晚加里东运动

































西


加里
里东
东构
结构
造层


地层序列
槽区台区
Q
K2
K1

J1




T3


T2


P3
P2

D
S
∣∣
ZZ























澄江旋回





澄江运动澄江结构层澄江结构层
晋宁运动
晋晋
宁宁
构构
造造
层层

Nh2Nh2
Qb2Qb2
北大巴山冒地槽褶皱带,在境内出露地层有南华系—寒武系,地层只有平行不整合而无角度不整合接触,三叠纪后盖层一致变形,形成了北大巴山冒地槽褶系结构格局。
6、燕山旋回
在扬子准台台缘坳陷地域(渝东北),燕山运动表现为断块运动,但缺乏燕山结构层,主要反应了印支期后的继承性隆升。
上扬子台坳是扬子准地台内有燕山运动切实凭证的结构单元。在黔江、酉阳一带的正阳组显然角度不整合于三叠系—侏罗系之上。正阳组是燕山运动后在山间盆地内堆积的一套红色复陆屑类磨拉石建筑。
7、喜马拉雅旋回
泛指发生在重生代的结构运动。可分为三幕:第Ⅰ幕发生于古近纪、新近纪之间,第Ⅱ幕发生于
早、中更新世之间,第Ⅲ幕发生于中、上更新世之间(后两幕属新结构运动)。区内未发现古近纪、新近纪的堆积物。但从周边地域的资料显示,喜马拉雅运动是重庆市范围内最重要的结构运动,它使自
南华纪以来的堆积盖层所有褶皱隆升,结束了湖盆堆积历史。
综上所述,重庆市结构格局的形成经历了各个时期的结构运动,特别指出的是,重庆市范围内北
东向结构主要受燕山运动先期形成隔挡式褶皱,尔后又经受喜马拉雅旋回的褶皱运动,而形成城垛式褶皱或隔挡式褶皱、隔槽式褶皱。
第二章结构单元区分及其基本特点
第一节结构单元区分及命名原则
依据《四川省地区地质志》,联合重庆市所处的大地结构地点等详细特点,结构单元区分原则为:
地台区一般区分到Ⅳ级,地槽区只区分到Ⅱ级,各级结构单元大多半沿用《四川省地区地质志》中的
名称。
对地台区Ⅰ级结构单元的区分,主要依照褶皱基底最后一次的形成时期;Ⅱ级单元反应地台发展阶段形成的大型隆起和坳陷;Ⅲ级单元反应地台发展阶段某一地质时期形成的中型隆起和坳陷;Ⅳ级单元反应后期结构改动及盖层特点。地槽区因范围小,故沿袭四川省的结构单元区分。
重庆市各级结构单元的区分及名称见图1。
第二节结构单元基本特点
1、扬子准地台(Ⅰ1)
扬子准地台北以城巴断裂带与秦岭地槽褶皱系分界。
区内扬子准地台的基底仅出露了褶皱基底。在陆核内部发育有裂陷形成的冒地槽,堆积物以板溪群为代表。800Ma左右的晋宁运动使地槽褶皱回返,形成了扬子准地台。
地台盖层内,下古生界拥有稳固型建筑组合特点。加里东运动使大多半地域抬升,故这些地域缺
失泥盆系、石炭系、三叠系下统。早二叠世末,开始台区整体下沉,处于潮间——潮上环境;中晚三叠人间的印支运动,结束了海相堆积历史,此后进入陆相堆积阶段。喜马拉雅期,台缘褶皱带广泛发生了前陆逆冲推覆,同时盆地发生隐伏滑脱,许多断裂发生走向滑移,在断裂双侧形成扭动结构。
(1)重庆台坳(Ⅱ2)
东以七曜山断裂为界,是四川台坳的东缘,它在古生代是一相对隆起区。台坳核部在华蓥山断裂以西,其上盖层广泛缺失泥盆系和石炭系;华蓥山断裂以东则广泛缺失部分古生界,且为一北东向的相对坳陷。早三叠世后期,该区发育成为半封闭的内海盆地,发育蒸发式建筑,受印支运动末幕的影
响,三叠纪后本区进入陆相堆积阶段。
①重庆陷褶束(Ⅲ1)
是位于华蓥山断裂与七曜山断裂之间的北东向褶皱带。陷褶束内出露的中生代地层主要为三叠系
和侏罗系,南部边沿有白垩系。据航磁资料,其褶皱基底由板溪群变质砂岩、板岩构成。在古生代,该区有关于川中台拱是沉降区,除缺失部分古生界外,其他地层发育齐备。坳陷中,从早至晚渐渐由南东向北西迁徙。到中生代,本区则渐渐隆升成陆。
该区褶皱为狭长的背斜与宽缓的向斜,背、向斜宽度比为1∶3———1∶4,构成隔挡式褶皱。结构线以北北东为主,但受基底断裂以及盆地边沿结构的限制,常产生联合或复合,形成弧形或似帚状结构。
万州凹褶束(Ⅳ1)
东以七曜山断裂与渝东南陷褶束为界。它是重庆陷褶束中凹陷最深的地域,此中心在石柱——丰
都一带,据航磁资料剖析,结晶基底埋深达17公里,该单元以发育北东向褶皱结构为特点(表2),从南西往北东,主要结构迹线走向由北北东自然弯转为近东西,均消逝在七曜山背斜北西侧,其北东角
成为向西突出的弧形结构带,即“万县弧”。次级及低次序褶皱常常呈雁形摆列,纵列轴北北东,横列
轴同主要结构迹线共同一致。褶皱形态为广阔缓和的屉形向斜和梳状高背斜相间摆列,构成隔档式结构。结构断层一般发育在背斜核部。
华蓥山穹褶束(Ⅳ2)
西以华蓥山断裂与川中台拱分界,东邻万州凹褶束。该区以北北东向结构为主,但两头多呈弧形曲折。北端受北西向大巴山台缘褶皱带的拘束而发生联合,形成“喇叭状”弧形结构;南端受渝黔南北向结构带的复合,形成近南北向的重庆弧。该区背斜狭小成山,向斜广阔成谷,构成典型的隔挡式褶皱(表3)。断层一般发育在背斜核部。
②川中台拱(Ⅲ2)
位于华蓥山断裂以西。其内侏罗系红层宽泛散布。据深钻资料,其基底由各样片麻岩及岩浆杂岩构成,盖层之下为花岗岩和变质霏细岩;盖层中二叠系平行不整合于下奥陶系之上,早中三叠世发育
蒸发式建筑,晚三叠世发育灰色复陆屑建筑,侏罗系为红色复陆屑建筑。盖层褶皱多为北东—北北东的短轴背斜或鼻状结构及半环状结构(表4)。此中可分为2个Ⅳ级结构单元。
龙女寺台穹(Ⅳ3)
穹隆地表以出露侏罗系红层为主,深部埋有中生界以老地层。穹隆轴向近东西,以穹隆为砥柱,在其东南部,表现为半环状的弧形结构。
自贡台凹(Ⅳ4)
区内为其北东部分,凹陷中心在四川省内的观音场—大塔场一带,是一个侏罗纪—白垩纪的凹陷。
区内地表结构主要呈北东—北北东向雁形摆列的短轴背斜和鼻状结构。
(2)上扬子台坳(Ⅱ2)
是渝东南的一个坳陷,西以七曜山断裂与重庆陷褶束分界。台坳内震旦系—侏罗系发育,线形褶皱发育。
褶皱基底板溪群与南华系冰碛层为角度或平行不整合,震旦系为远硅质建筑,寒武系为远硅质及内源碳酸盐建筑,奥陶系为异地碳酸盐建筑及笔石页岩建筑,志留系为海退序列的笔石页岩建筑—砂泥质建筑。加里东运动使该区隆升,台坳大多半地域缺失泥盆系、石炭系,局部有零星出露;下、中二叠统为铝土质建筑—碳酸盐建筑,上二叠统为海陆交相互的含煤建筑;早三叠世为滨海环境,堆积物为内源碳酸盐建筑;中三叠统为红色砂泥质建筑、蒸发式建筑。受印支运动影响,晚三叠世本区抬升,上三叠统为灰色复陆屑建筑,侏罗系为红色复陆屑建筑。在黔江一带,上白垩统与下伏侏罗系角度不整合,表征了盖层褶皱时期为燕山期。台坳内由西至东,结构线从南北向过渡为北东向。
渝东南陷褶束(Ⅲ3)
西以七曜山断裂为界。该区近上扬子台坳古生代的坳陷中心,下古生界发育齐备,化石丰富。板溪群仅于秀山一带出露,为一套冒地槽砂泥质建筑夹少许凝灰岩及结晶灰岩,南华系多平行不整合于
板溪群之上。酉阳、秀山一带,一套厚210—322米的冰期——间冰期砂泥质建筑平行不整合于板溪群之上。这一不整合面反应了澄江期该区急剧上涨。
陷褶束内,震旦系为礁型碳酸盐建筑;寒武系—志留系为碳酸盐建筑、砂泥质页岩建筑;石炭纪—泥盆纪海侵曾涉及本区,少量区残留上泥盆统和中石炭统;二叠系为铝土质铁质建筑、内源碳酸盐建筑和单陆屑含煤建筑;下、中三叠统为蒸发式建筑;晚三叠世—侏罗纪,该区受雪峰隆起影响,有上三叠统和侏罗系堆积;上白垩统为山间盆地磨拉石建筑,不整合于侏罗系及更老地层之上。其褶皱为燕山期所形成,并与重庆陷褶束的一系列北北东向褶皱群呈有规律的带状散布。
金佛山穹褶束(Ⅳ5)
东以大矸坝断层与七曜山凹褶束为界,南延入贵州省。该区出露地层以古生界为主,仅金佛山向斜局部有下三叠统,重庆市范围内以龙骨溪背斜及金佛山向斜为主体结构。由北向南结构线由北北东向渐转为南北向,是南北向结构与北北东向结构联合的结果。其主要褶皱及断层特点描绘以下:
续表2万州凹褶束主要褶皱特点
编号




尖子山
23
麻柳向斜
—于和

正坝—温
正坝—
24
泉冲断背
温泉

25
长店房向
长店房

一带
华蓥穹
26
明月峡背
褶束的

南东边

位于明
月峡背
27
任市向斜
斜与假
角山背
斜之间
洛碛、
28
洛碛向斜
木洞一

29
桃子荡背
东泉—

万盛
大院—
30
莲石向斜
莲石—
八面山
大盛场向
大盛场
31
—三角


32
铜锣峡背
统景—

郭家沱



近东西
N60°
—70°
E
N60°E
N30°E
N35°E
N20°
—30°
E
M20°E至南北

近南北

北段N20°E
南段
N10°
W
N20°
—35°
E

轴部地
两翼地层
两翼倾角
长度
形态特点

(度)
(公里)
J2s
T1l
10—45
35
两翼对称,轴部广阔
受正坝冲断层影响,两
翼地层直立倒转,轴面
T1l
T3—J2s
NW30—50
75
北倾。断层发育于背斜
轴部,T1j逆覆于T2b之

J3p
J2s—J3sn
52—87
约80
轴部广阔,两翼对称
由多个高点构成,轴线
P3l、T1、
T3xj、J2s
NW30—45
大于
平直,轴面偏向北西,
T2l
SE50—80
200
轴部狭小的不对称线形
褶皱
J3sn、J3p
J2s
3—20大于30
轴部广阔缓和,两翼对

J3sn、J3p
J2s
10—30
53
两翼近对称
T1j
T2l—J2x
E40—55
80
由多个高点构成轴部靠
W55—70
近两翼
J3p
J2s—J3sn
E58—75
60
W20—35
轴部宽缓,两翼不对称
由大盛场向斜和三角镇
J3sn—J3p
J1z—J2s
20—45
121
向斜斜接而成。两翼不
对称,轴部宽缓
E54—60
T1j
T2l—J2s
W36—65
35
两翼对称的箱状褶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