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十、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防治方针:
职业病的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积极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职业病危害种类:
根据企业经营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本单位的职业危害为六大类:
:在建筑施工中,材料的搬运使用、石材的加工。建筑物的拆除,均可产生大量的矿物性粉尘,长期吸入这样的粉尘可发生矽肺病。
;在焊接作业时可产生多种有害烟雾物质,如电气焊接使用锰焊条,除可以产生锰尘外,还可以产生锰烟、氟化物,臭氧及一氧化碳,长期吸入可导致电气工人尘肺及慢性中毒。
:施工中使用的机械工具如钻孔机、电锯、振捣器及一些动力机械都可以生产较强的噪声和局部的震动,长期接触噪声可损害职工的听力,严重时可能造成噪声性耳聋,长期接触震动能损害手的功能,严重时可能导致局部震动病。
;长期的高温作业可引起人体水电解质紊乱,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人体虚脱,昏迷甚至休克,易造成意外事故。
三、防护措施:
作业场所防护措施:
各项目部应根据本项目部的具体情况识别、确认本项目部的职业病危害种类,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在确定的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危害告知警示标志。
施工现场在进行有大量粉尘作业时,应配备行之有效的降尘设施和设备,对施工地点和施工机械进行降尘。
个人防护措施:
,提高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了解其危害,掌握职业病防治的方法。
,在施工中应尽量降低粉尘的浓度,在施工中采取不断喷水的措施降低扬尘。并正确佩带防尘口罩。
,使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之下,在难以改善通风条件的作业坏境中操作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和防毒口罩。
,施工人员要正确佩带防护耳罩,并减少噪声作业的时间。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饮用水,并佩带好防护用品。
,单位应将检查结果告知本人,并将体检报告存入档案。
安全检查措施:
1、企业对生产中的安全工作,除进行经常的检查外,每年还
应该定期地进行二至四次群众性的检查,这种检查包括普遍检
查、专业检查和季节性检查,这几种检查可以结合进行。
,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和具体计划,并且必须建立由企业领导负责,有关人员参加的安全生产检查组织,以加强领导,做好这项工作。
3安全生产检查应该始终贯彻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群众,边检查,便改进,并且及时地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有些限于物质技术条件当时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应该定出计划,按期解决,必须做到条条有着落,件件有交代。
安全检查措施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安全检查措施制度。
一、安全检查分类:
根据工作需要和切实杜绝或减小职业危害加强检查频率和力度特把安全检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进行。
1、安全生产大检查;
2、月度安全检查;
3、专业安全检查;
4、专业人员日常巡查;
5、生产管理人员巡查;
6、专项安全检查;
7、作业人员自查。
二、安全检查要求:
1、安全生产大检查:频率:每季度一次,要求公司领导、专业技术部门人员、安全专业人员参加,当场填写“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时整改,安全科隐患台帐记录。
2、月度安全检查: 每月不少于一次,公司安全设备科、生产质量科带队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参加,当场填写“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时整改。项目部有隐患纪录及整改后反馈纪录。
3、专业安全检查:主要针对特种设备、防火防爆、危化品、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等,各专业每季度1-2次,根据检查对象确定相关专业人员及安全专业人员,集中问题进行研究,报方案请公司办公会议定。
4、专项安全检查:防暑降温、防寒防冻、节假日等各专项工作每年一次,各有关专业人员及公司分管领导、安全设备科、生产质量科参加,填写“隐患整改通知书”重大问题报请公司解决。
5、专业人员日常巡查:不定时,每周至少1-3次公司、项目部、班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参加,现场指正,限时整改。
6、生产管理人员巡查:每班次进行,当班管理人员、班组长和专职安全员参加,纠正违章,处理隐患。
7、岗位安全检查: 当班作业过程作业者及班组安全员随时纠正违章处理隐患。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