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养牛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格式:doc   大小:41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养牛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6188 2017/9/14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养牛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养牛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330047
学分

总学时
50
理论
35
实验/上机
15
英文课程名
Cattle production
开课院(系)
农学院
开课系
动科第
修订时间
2006年2月1 日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养牛生产学》课程为农学院动物科学系动物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讲授的内容有牛的品种、用途、性能及产地来源,牛的外貌特征、生产性能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牛的营养需要,各种用途牛不同时期、不同阶级、不同季节的饲养管理技术,牛舍建筑、机械化及现代化养牛技术等。讲授的重点是生产实际操作、专业基础知识、理论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等。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养牛生产学》是以动物繁殖学、遗传学、育种学和饲料生产学、营养学为基础,以提高牛奶和牛肉的数量和质量为前提,研究奶牛、肉牛的育种与繁殖、饲养与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控制等理论和实践的科学。是动物科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综合应用的一门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配合我国、我省发展养牛业生产的策略,培养符合我国、我省畜牧业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理论课教学和实践课的操作,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掌握各种牛的品种识别,生产性能,外貌特点及育种,繁殖,营养等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熟悉各种牛的饲养环节和管理重点,以及环境卫生、畜舍建筑要求,为今后从事牛的饲养管理和牛场经营管理工作打下基础。本课程课堂讲授35学时,实验15学时。
三、面向专业:
动物科学专业
四、先修课程:
家畜生理学、动物繁殖学、动物生物化学、遗传学、家畜育种学、家畜饲养学、动物营养学、家畜环境卫生学等课程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掌握《动物繁殖学》中人工授精技术理论及操作;《家畜环境卫生学》中牧场建设及其设备;《家畜饲养学》中饲养管理技术的一般原则;《动物营养学》中各种牛的饲养标准及日粮配合原则。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一章绪论(2学时)
§(C)
§(C)
§(C)
思考题:我国养牛业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走向。
第二章 牛的品种(4学时)
§ 牛种分类
§(C)
§(C)
§ 乳用品种
§(A)
§(A)
§(B)
§(B)
§ 肉牛品种
§(A)
§(A)
§(A)
§(A)
§(A)
§(A)
§
§(A)
§(A)
$(A)
§(A)
中国黄牛与培育品种
§(A)
§(A)
§ 引进品种的合理利用(B)
§ 其他牛种(C)
思考题:1、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我国现有品种?
2、对于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