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房山培训班第四期简报999.doc

格式:doc   大小:17,690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房山培训班第四期简报999.doc

上传人:jiqingyong345 2017/9/14 文件大小:17.2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房山培训班第四期简报999.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每日研修简报
第4期
2013年9月11日
每日寄语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不会思考不是人,会思考是普通人,持续思考问题的是聪明人,围绕一个问题持续思考10年以上的是专家。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天涯。当然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叶圣陶说:“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的工夫,无论对语体对文言都很重要。仅仅讨究,只是知识方面的事情,诵读却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
送给自己6句话:,但求超越自己。,不如用汗水拼搏今天。,留下的应该是坚强。4. 选择自己所爱的,爱自己所选择的。,下一秒就会有希望。,所以你要适应孤独,没有人会帮你一辈子,所以你要奋斗一生。
学习要点
上午
一、听叶叙英老师做课——《四边形面积计算》
二、参观校园
三、校长讲话
学校文化与学校特色
课程与教学
教师与学生
下午
一、教研组课堂观察情况汇报
二、张菊荣校长课堂观察报告
第一部分:关于课堂观察的基本理念
促进三项转变:教师个人理论的自觉转变、教学研究方式的转变、
实现三个统一:描述和诠释,建构和行动,细节和系统
追求三种品质:一线特征、学术品质、持续行为与长期关注
第二部分:关于课堂观察的初步实践
根据观察主体:团队观察、个体观察、自我观察
基本步骤:主题的确定
内容的确定
方法的确定
工具的确定
分工的确定
问题:主题缺乏、主题泛滥、主题架空
理解:一个主题就是一条路径
一个主题就是一个系统
一个主题就是一种专业(专家)
行动:建立知识库、建构案例库、创造研究史
反思阶段:个别反思、综合反思
佳句选粹
,真正解决问题必须靠深入实际的研究。
,通过教研组建设来完善校本教研制度,通过校本教研制度完善来促进有效教学。

学习剪影
听课
参观校园
交流互动:姚颖老师现场评课
观看短片
研修感悟
印象汾湖实验小学
刘猛
9月11号,我们前往江苏省汾湖实验小学参观考察,给我深刻印象的是他们的校园标识“恒”,寓意是通过“恒”让每一位师生拥有成长的感觉。学校“恒”的理念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校园内两个娃娃塑像“恒恒”“成成”象征着“有恒”才会“有成”。在校园的一侧放置了一块“恒”石,旁边树立了一块石碑,用《论语》原话诠释“恒”:“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意思是无变成有,空虚变成充实,简约变成丰富,难吗?只要有恒心就能做到。
该校张校长鼓励教师每年写一本书,刚开始时,教师都不自信,张校长就鼓励教师要有“恒心”,写读书笔记,写教学反思,随时记录自己的成长足迹。教师坚持了,最后每人每年都写成了一本书,全校共有51名教师,建校4年来,共出了204本书。教师在工作中享受快乐,在研究中享受成长。
学校推荐做我们做公开课的教师以及做点评的老师都是参加工作一、二年的教学新手,学校做课不作秀,就是把教学新手推出去,磨练她们的恒心,寻求专家的帮助。
校长更是有恒,围绕一个问题撰写了15万的文章,跟我们交流侃侃而谈,交流几个小时,即没用文稿也没用PPT。他给我的印象是专家型校长。该校长以前曾担任过吴江区教育局教科研副主任,与我现在的角色相同。我与他比,还有一定的距离。我要向他学习,做一名“有恒者”。
合作交流
我思故我在
刘猛
我参加了华东师大举办的“北京市房山区教研员高级研修班”培训,几天的听课收获不小,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思考。崔允漷教授说:“不会思考不是人,会思考是普通人,持续思考问题的是聪明人,围绕一个问题持续思考10年以上的是专家。”崔教授强调了思考的价值。有句话说:“我思故我在。”我把自己的思考拿来与大家分享吧。
一、对学习目标的思考
这次培训,专家们详细地介绍了学习目标如何制定,特别强调学习目标里不要出现教师,只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与过程。在目标里若出现了“培养学生”、“帮助学生”等词组,都是不符合要求的。这次培训,专家们对“知识性结果目标”与“过程性体验目标”分解得很详细,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分解与测量就显得明显不足。
事实上,若教师是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即使他(她)在文字上呈现的只有“知识性的结果”一维目标,他(她)也能很好地完成“过程性体验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他(她)能让学生记忆理解知识高效,应用知识有趣,学生在分析问题、评价问题以及表